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医偏方缓解宝宝5种暑邪病

  5种暑邪病 中医轻松解

  夏天是属于孩子的灿烂时节,但是一到8月,便进入了又闷又湿又热的三伏天。这种特殊的天气潜伏着不少疾病危机,暑湿感冒、腹泻、食欲差等也是这个时节孩子的常见症状,这些症状与其他季节的表现大不一样,治疗和护理也有很大的不同。那么,在闷热的三伏天,为防止暑邪的侵袭,家长该注意些什么呢?

  暑邪病的3个特点

  夏至过后立秋之前,正是中医所讲的暑邪肆虐之时。暑邪的致病特点具有以下几个方面:

  1.暑邪性质炎热,侵犯人体故可出现心烦、面赤等症状。

  2.暑邪性升散,容易耗伤人体正气并损伤津液,所以炎炎夏日,宝宝患病后往往伴有口渴、倦怠、乏力等症状。

  3.暑邪多挟有湿邪,二者同时作用于人体,所以患儿除了有发热、心烦、口渴等症状外,还会出现胸闷、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谨防5种暑邪病

  1.夏季热

  病症解说

  炎夏酷暑的季节,婴幼儿常会有一种长期不明原因发热的疾病,中医称为夏季热,又叫暑热症。临床上,孩子除了发烧以外,还有多饮、多尿、少汗、汗闭等症状,最常见于6个月到3岁的婴幼儿。这是由于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加上发汗机能不健全,以致排汗不畅,散热较慢,难以适应夏季的酷热环境,造成发热反复,并且每次都持久不退。

  中医认为暑为夏季火热之气所化,火热属阳,故暑属阳邪。暑邪伤人多表现出一系列的阳热症状,如发热、心烦、面赤等,所以“发烧”是夏季热最常见的症状。体温每天从清晨起逐步上升,中午持续,午后渐退,傍晚最低,入夜后又开始升高,每日体温呈规则性变化,一直持续到夏季结束。在这期间如果宝宝没有其他疾病,除了发热及食欲不振、哭闹等反应外,很少有其他不适症状。

  专家支招

  对于夏季热的治疗,基本上不需借助药物,退烧药仅是以备不时之需。如果宝宝少汗或无汗时,可以给孩子来个温水浴,每天1~2次,促使皮肤血管扩张以帮助散热。

  西瓜自古以来就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消夏解暑良品,可人们大多是鲜食瓜瓤,瓜皮当废物弃之。其实西瓜皮经过适当加工,利用价值很高。应选择青皮种类的西瓜,将瓜洗净,用刀将含有蜡质的青表皮切下,晒干后即为西瓜翠衣。西瓜翠衣性味甘凉,加入适量冰糖煎茶饮用,可治暑热烦渴、水肿、口舌生疮、中暑以及干燥引起的咽喉干痛、烦咳不止等。

  另外,这个季节还可选择其他具有解毒、消暑、清热、养胃、生津、止渴和利尿作用的食品,如冬瓜和绿豆汤、百合汤、酸梅汤等,也是不错的消暑办法。

  积极预防

  患有暑热症的孩子,由于次年夏季很有可能复发,因此在闷热季节来临之前,要鼓励孩子适当地进行户外活动,以提高对环境变化及外界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另外,不要给孩子穿得过多过紧,要穿柔软、宽大吸汗的衣服,并且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和尿布,保持皮肤清洁卫生。

  2.苦夏

  病症解说

  苦夏又称注夏或疰夏,是小儿独发于夏季的季节性疾病,以全身疲困倦怠、身体瘦弱、饮食不思、大便失调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认为引起苦夏的病因有两方面:一为小儿体质娇嫩、脾胃薄弱,不能耐受夏季暑湿之气的熏蒸,导致脾胃失和;二为感受时令之气,暑湿困阻于体内,致脾胃失和。苦夏常见的有以下2种临床表现:

  1.湿困脾胃  症见饮食不振、精神困乏、喜卧思睡、懒言少语、大便失调,或体内热气散不去而烦闷不安,小便黄赤,舌苔白腻或微黄腻等。治疗原则为醒脾化湿。

  2.脾胃虚弱  先天不足,脾胃素虚或疾病伤及机体正气,失于调护。又逢夏季闷热,暑邪和湿邪共同作用,脾失健运,均可致脾胃虚弱。症见精神不振、身体瘦弱、不思饮食、口淡无味、肢软无力、大便稀溏等。治疗原则为健脾补气,并且要注意化湿。

  专家支招

  1.荷叶粥   将鲜荷叶洗净煎汤,再用荷叶汤同大米、冰糖煮粥。荷叶性味苦、涩,是清热解暑的良药。大米味甘而温,配合冰糖调口味,三者结合,有健胃解暑的功效。

  2.桑椹茶  桑椹性寒,味甘,为夏令佳果,有滋阴养液之功效。苦夏正是由于邪热伤阴耗液,才会出现烦躁不宁、口渴多饮,故小儿苦夏者,宜用桑椹煎水饮用,或取紫黑熟透的桑椹生吃。

  3.番茄西瓜汁  番茄性凉,味酸甘而多汁,有清暑热、生津液、解烦渴的作用。对于发热烦渴、口干舌燥的孩子,可用番茄适量,洗净切片,水煎代茶饮,热饮或冷饮都可。也可用番茄汁同西瓜汁各半杯,混合后服下,或用番茄汁半杯,甘蔗汁一酒盅,混匀服用。

  4.鲜芦根茶  芦根性寒,味甘,最能清热除烦、生津止渴。当苦夏的孩子出现身热不退、烦躁不安、口渴多饮时,可选用新鲜的芦根水煎当茶饮用,既能清热,又能除烦、止渴。

  3.暑湿感冒

  家长在做好防暑工作的同时,也该当心孩子感冒。千万不要认为只有在冬天或季节更替时才会频发感冒,夏季孩子也很容易得感冒,即暑湿感冒。暑湿感冒病程缠绵,大多需数日治疗才能痊愈。治疗这种感冒时,可以选用祛暑解表、化湿和中的中成药,如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胶囊、香苏正胃丸等。患病期间,孩子的饮食一定要选清淡易消化的,如米粥、面条等,特别是荷叶粥。暑天感冒,表现为困倦乏力、头重、不思饮食者,可用此粥代餐。

  4.中暑

  中暑发病急,但恢复也快,一般1~2天,甚至几小时内症状即可消除。

  中暑时重在祛除体内的暑湿,基本治疗方法有祛暑清热、解暑和中、祛暑利湿、清暑益气等。常用的祛暑中成药有十滴水、六一散、仁丹(又叫“人丹”)、广东凉茶、午时茶,以及外用清凉油、风油精等。另外家长还应给孩子做好防暑工作,注意休息,不要让孩子过于疲劳。

  Tips

  中暑和暑湿感冒都可见到暑中夹湿的现象,湿易伤脾,湿蒙清窍,所以二者常出现相同的症状,如腹胀、腹泻、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头晕等,家长容易将两者混为一谈。但暑湿感冒属感冒范畴,有明显的感冒症状,如发热、微恶寒、鼻塞、流涕(或咳嗽);中暑虽有发热(比感冒发热重),但没有恶寒、鼻塞、流涕之类的感冒症状,这是与暑湿感冒的根本区别。

  5.高热惊厥

  病症解说

  高热惊厥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性疾患,儿童时期患病率为3%~4%,首次发作年龄于生后6个月至3岁之间,平均为18~22个月。男孩稍多于女孩,有一定的遗传倾向。高热惊厥一般发生在热性疾病的初期,表现为体温骤然升高(大多超过39℃),70%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其他伴发于出疹性疾病、中耳炎、下呼吸道感染或急性菌痢等疾病。

  随着气温的上升,门诊上小儿高热惊厥的病例也开始明显增多了。此类患儿发病之初一般都有上呼吸道感染的表现,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导致感染进一步加重,加之夏季气候炎热,患儿发病后不易散热,体温便会进一步升高而引起抽搐。

  专家支招

  当孩子夏季由于其他感染性疾病出现高热时,父母所要做的当是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物理降温,如松衣散热、冷湿毛巾敷额、温水擦浴,给孩子喂服解热镇痛药后及时送往医院,以免延误治疗。特别是既往有高热惊厥史的孩子,再次感染后极易再发抽搐,尤应引起重视。应在孩子发热初期及时给予解热降温药物,如小儿常用的泰诺林、美林等,并可配服口服中成药羚羊角颗粒,以防止发生孩子惊厥。

  另外,有一些小儿推拿可以缓解孩子的热症:

  1.惊厥快要发作时,可以迅速按压大敦穴。该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的那一侧)甲根边缘约2毫米处。

  2.惊厥发作时,身体向前屈者,可掐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即膝盖里侧中央);身向后仰者,掐膝眼穴(在髌骨即膝盖骨两侧的凹陷处,内侧的称内膝眼,外侧的称外膝眼)。

  3.牙关紧闭,神昏者掐合谷穴(拇指、食指张开,将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拇指尖下压处即为合谷)、人中穴(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

  虽然暑邪疾病症状多样,但家长也不必谈暑色变,只要遵循上述中医调护的原则,孩子就可以平安过夏。

  文/张葆青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暑邪病  中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