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手足口病防治指南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4日 07:51  石家庄日报 

  重点保护对象:婴幼儿

  手足口病好发于5岁以下,尤其是3岁左右的婴幼儿,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婴幼儿的个人卫生,注意观察孩子的健康情况,做好预防措施。另外要指出的是,手足口病虽然容易侵袭婴幼儿,但并不代表成年人完全没有患病几率。像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的人、慢性病患者(如结核病患者、肾病、肿瘤病人)等也有可能患上手足口病。

  高发季节:春季

  春季及春夏之交的5至7月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因此,在这段时间内,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到公共场合,风大的天气要减少或避免外出。

  传播途径:粪口传播

  手足口病病毒的传播,虽然有空气传播的可能,但仍是以粪口传播(即消化道传播)为主。因此,在少到公共场合的同时,更要关注婴幼儿的卫生,看好孩子,不要让孩子养成把什么都放进嘴里的习惯;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一定要洗手,减少病从口入的机会。

  典型症状:对称疱疹

  疱疹:手足口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在手心、足掌心、口腔黏膜及臀部等处出现疱疹,其特点是从小米粒到绿豆大小不等,疱壁较厚,不易溃破,不发痒。80%的手足口病疱疹可同时出现于手、足、口腔等处,但有时也会单独发生在手心或口腔、臀部等部位。不过,若是单独出现的疱疹,而且疹子越小、数量越少时,往往提示手足口病重症,当引起注意。

  疱疹出现在手足的部位,往往是在手心、脚心,很少在手背、脚背;而且一般是对称性出疹,即左右手、左右脚同时可见,很少只见于单侧。

  发热:手足口病属于肠道病毒的感染,因此,发病除可见疱疹外,还有发热、精神状态较差等症状,部分患儿可见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表现。

  鉴别:湿疹、水痘

  手足口病与湿疹、水痘的症状表现是存在差别的。湿疹很少有发烧的情况,而且皮疹仅限于颜面、手背等局部,很少见于手脚心;而水痘虽然也表现为疱疹,但水痘多为全身性的,多见于躯干部位,且容易溃破,可结痂。

  死亡原因:呼吸循环功能衰竭

  手足口病一般分为四期。手足口等处出现疱疹及疱疹性咽峡炎属于一期,大多数患儿均处于这一期,只要密切关注其发展动向,掌握相关防治知识,并规范治疗,是完全可以控制其病程发展的。

  二期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脑脊髓膜炎,属于重症,为控制重点。当患者在3岁以下,皮疹出现三四天,体温高于39℃时,见到下面三点的任一点时,均应高度重视,及时就医,以避免向三期发展:①精神状态较差,出现嗜睡或烦躁不安;②呕吐,开始为进食后呕吐,发展到后来即使不进食亦可呕吐,并伴有精神不振;③惊跳现象,即四肢不自觉的抖动,提示神经系统受损;若在睡眠中每小时出现惊跳2次以上,则更要密切关注。另外,即使没有这三点表现,但白细胞>15×109/l,血糖>8~9mmol/l时,亦提示危重症。

  除上述表现外,当患者出现呼吸频率增加、心率加快、呼吸困难(急促)、血压升高等症状时,则提示疾病向三期转化。三期则属危重症,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是造成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如果可以度过三期,则可进入恢复期。

  托幼幼儿:注意询问

  对于需要托幼的孩子,家长更应注意观察孩子的健康状况,并要有意识地向孩子、幼儿园老师、其他家长等询问情况,一旦发现症状要隔离治疗;如果发生疫情,则应等疫情解除后再去幼儿园。

  免疫:非永久性

  手足口病并不能使人获得对该病的永久免疫,它是可以重复发病的。这是因为对于手足口病的致病病毒,机体产生的抗体并不足以抵抗下次病毒的侵袭,这也是现在尚无手足口病疫苗的原因。所以对于此病,大家一定要注意预防。

  护理治疗:家居通风

  如果患上手足口病,除了遵医嘱及时治疗外,家庭护理要重视开窗通风。另外,中医认为本病属于湿热致病,故可应用清热解毒中药配合治疗,如蓝芩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痰热清注射液等药物,可在医师指导下对症使用。

  预防:洗手消毒

  对于手足口病的预防,现在并无特效预防药物,故大家应掌握一些生活中的预防措施。

  消毒:对于患儿接触过的物品如玩具等用含氯杀毒剂进行擦拭,像84液、漂白粉等均可。

  曝晒:除了居室多通风外,经常曝晒衣物、被子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洗手:勤洗手,防止病从口入。但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导致发病的,酒精、来苏水等并无作用,故洗手时应使用皂液代替固体肥皂。

  特别提醒:

  专家提醒,现在正处于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如果有婴幼儿出现发热情况,家长一定要注意观察,先自行检查,如果出现红色、高出肤面的皮疹,并在12小时内形成水疱,则应高度重视,及时到指定医院咨询、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手足口病并不是什么新的疾病,它最早在1950年发现于美国。但由于该病致病病毒演化,致病性增强,对人体的危害亦随之增加,尤其是在去年手足口病的发病达到了一个高峰,故而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我国在去年将其列入了丙类传染病。不过,只要我们对它有足够的了解,掌握有效的预防措施,就能牢牢捏住手足口病的“七寸”,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专家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儿科主任胡民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孩子  手足口  防病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