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病毒性皮疹
冬春交替,气候渐暖,各种病毒开始大量滋生,宝宝是病毒最容易侵袭的群体。宝宝感染病毒后大部分都会表现为出疹,但各种病毒红疹的症状不一样,妈妈们应该了解一下各种病毒感染后皮疹的特点,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小儿出疹性疾病的诊断:
疾病 |
病因 |
皮疹特点 |
发热 |
全身症状 |
麻疹 |
麻疹病毒 |
红色斑丘疹,头面部→颈部→躯干→四肢,退疹后有色素沉着及细小脱屑 |
发热3~4天,出疹期体温最高 |
全身症状轻,耳后、枕部有淋巴结肿大,并有触痛 |
急疹 |
疱疹病毒 |
红色斑丘疹,颈及躯干部多见,一天出齐,次日消退 |
高热3~5天,热退疹出 |
一般情况良好,高热时可有惊厥,耳后、枕部淋巴结亦可肿大 |
肠道疾病 |
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 |
散在斑疹或斑丘疹,很少融合,1~3天消退,不脱屑,有时可呈紫癜样或水疱样皮疹 |
发热时或热退后出疹 |
发热、咽痛、流涕、结膜炎、腹泻、颈部和枕后淋巴结肿大 |
居家护理
对于病毒性出疹的治疗原则是:加强护理,对症治疗,预防感染。
常规护理
(1)室内要保持通风。患儿一般都被要求卧床休息,因此居室要温暖、安静、清洁,空气要新鲜,注意温度和湿度,每天可开窗换气2~3次,但不得让冷空气直接吹到患儿身上。
(2)患儿不宜穿衣过多,被子不宜盖得太厚,以防止孩子因热量散发不出去而引起高热抽搐。同时要保持眼、鼻、口腔和耳的清洁,避免强光刺激。
(3)要给予宝宝容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补充充足的维生素。
对症治疗
宝宝体温不超过40℃者一般不予退热,若体温高于40℃伴有惊厥可适当降温,应尽量采用物理降温方法。烦躁者医生会给予镇静剂。发烧较重的婴幼儿可用解热镇痛药,一般无需使用抗菌素。同时还要保持皮肤的清洁,避免让宝宝用手去抓,防止疱疹感染。
预防感染
(1)预防病毒传染最重要的是加强自身保健,起居有规律,不要与带毒者直接接触,更不应和带毒者同用脸盆、毛巾等物品。
(2)流行期间尽可能少带宝宝去或尽量不去公共场所。
(3)孩子的饮食也很重要,要给孩子多喝开水,食用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
(4)天气渐暖时一定要带宝宝锻炼身体,从根本上阻断病毒的侵袭。
Tips
皮肤色斑都是病吗?
宝宝出生后皮肤可出现各种色斑,但不一定都是病。
青斑 多见于骶尾部、臀部、手足、小腿等部位,呈蓝灰色,形状大小不一,不高出皮肤,无不适。这是皮下色素细胞堆积的结果,不需要治疗,多于5~6岁时自行消失。
红色斑 为云状红色痣,又称毛细血管瘤。常见于眼睑、前额以及颈后部,这是接近皮肤表面的微血管扩张所致,大约1岁左右可消失。
草莓状痣 表面似草莓状凹凸不平,医学上称为草莓状血管瘤,至6个月时可以长得很大。但是家长不用担心,因为痣的颜色会渐渐变浅,有的3岁左右会消失,即使不消失也可以进行治疗。只是不主张在新生儿期便急于采用手术治疗,当然特殊部位的血管瘤必须切除。
牛奶咖啡斑 顾名思义呈牛奶咖啡色、大小不等的斑块。可在婴儿四肢或躯干见到,少数几块对宝宝的健康并无妨碍,如果数量很多,则应请小儿神经科医生诊治。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