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手足口病的解读与防治

  2008年,中国多地爆发手足口病疫情,并有数十名婴幼儿因此丧命。2009年时下,河南、山东、北京、云南、内蒙古等地又出现手足口病疫情,且已有数十例患儿死亡。手足口病虽可防、可治、可控,但也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及早预防,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什么是手口足病?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在夏秋季比较常见,可引起低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会并发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可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柯萨奇病毒是最常见的一种。

  疾病特征

   季节性

  1.一年四季均可发生,3~4月开始增多,夏秋季达高峰或易流行。

  2.根据日本、英国等欧洲发病资料,有周期流行特点,间隔2~4年。

  好发场所

  1.幼托机构是手足口病暴发、流行的主要场所。

  2.幼托儿童较散居儿童高。

  3.调查发现,幼托儿童接触病人后,37%出现显性临床感染。

  4.家庭与散居接触者出现显性感染极少,约5%~10%。

  人群特征

  1.主要侵犯对象为5岁以下幼儿,发病率可高达14.23‰~32.85‰。

  2.家庭接触发病,二代发病率约30%,12岁以下儿童可高达77%。

  如何传播?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传染性

  传染源

  1.人类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

  2.传染源主要为病人、健康带毒者、隐性感染者。

  3.健康人病毒携带率:5岁以下11%,5岁以上至成年人82%。

  4.显性病人患病期间,口鼻分泌物,粪便及疱疹液具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

  1.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

  2.亦可经口传播,与患者同一室最易感染。

  3.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4. 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传播。

  潜伏期

  3~6天,平均4天。

  症状临床表现

  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初期可有轻度上感症状,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手、足、口病损在同一患者身上不一定全部出现。水疱及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后消退。

  临床表现

  症状

  1.口腔炎(口腔黏膜出现红色溃疡性疱疹),同时手、足、皮肤出现斑、丘疹,并转为疱疹。

  2.还有伴有低热、口腔疱疹溃疡后患者咀嚼时疼痛,并拒食、流涎。

  并发症

  极少数病例可并发肺炎、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等。

  诊断依据

  1.好发于夏秋季节。

  2.以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常在婴幼儿集聚的场所发生,呈流行趋势。

  3.临床主要表现为初起发热,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继之口腔、手、足等部位黏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

  4.病程经过较短,多在一周内痊愈。

  鉴别诊断

  水痘

  呈向心性分布,以头、面、胸、背为主,随后向四肢蔓延;手足口病多见四肢出疹子,躯干部位极少。

  疱疹性咽颊炎

  虽有发热,咽部起疱疹,但水疱如针眼大小,以咽颊、软腭、扁桃体多见,发热常在38℃以上,其他部位不出现疱疹。

  单纯疱疹

  多分布在颊黏膜、舌及牙龈,继发感染常见于口唇、眼睑、鼻周,为粟粒状水疱,没有其他部位的皮损。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而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

  治疗

  对于手足口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对症治疗以减轻发热、头痛和口腔溃疡引起的疼痛。

  西医治疗

  1.目前尚未特殊有效疗法,主要为对症治疗。

  2.一般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无效。

  3.主要应用抗病毒药物、中草药或基因工程药物。

  4.注意休息、护理,防止继发性细菌感染。

  中医治疗

  治疗本病宜根据疾病的发展状况,辨证用药。中医又称为“分段治疗”。本病依照症状的发展可分为初期治疗、中期治疗、后期治疗。

  初期治疗

  小儿常见症状为发热、微恶风、咳嗽、鼻塞流涕,甚至纳差、恶心、呕吐、泄泻等,舌苔薄白,宜清凉解表,疏散风热,

  方剂

  连翘9 克、金银花9 克、桔梗9 克、薄荷9 克、竹叶4 克、荆芥穗9 克、淡豆豉6 克、牛蒡子9 克、生甘草6 克。

  用法

  水煎服。在银翘散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灵活地进行加减治疗。

  1.为使疱疹早透而出,可加升麻6 克、葛根10 克。

  2.若肌肤瘙痒甚者,可加蝉蜕3 克、浮萍6 克解肌透表。

  3.发热高者,可加野菊花10 克清热解毒。

  中期治疗

  小儿常表现为发疹,主要症状为口痛拒食,手足皮肤、口咽部出现大量疱疹,局部瘙痒,伴有发热、烦躁不安、夜寐不宁、尿黄赤,大便干结或便溏,舌红、苔多黄腻。治疗以清热解毒祛湿为主,或兼以透疹外出。

  方剂

  金银花10 克、连翘5 克、栀子8 克、防风8 克、蝉蜕6 克、紫草8 克、桔梗8 克、滑石10 克、车前子6 克。

  用法

  水煎服。发热咽痛者可加适量柴胡、玄参;口唇干燥加适量芦根。

  后期治疗

  由于前期病程中邪热之毒耗伤阴液,而且口咽部的疱疹影响患者的进食,因此在疾病的后期小儿以阴伤脾虚,症见疱疹渐消,伴有身热渐退、口渴、舌红少津,治疗宜健脾助运,生津养阴为主。

  方剂

  陈皮6 克、厚朴6 克、苍术6 克、砂仁(后下)2 克、神曲6 克、麦门冬9 克、芦根9 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100 毫升,早晚分服,疗效满意。

  就诊指征

  留观指征

  3岁以下婴幼儿,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需留观。乡镇卫生院如发现符合留观指征患者,应立即将其转至县级以上医疗机构。

  1.发热伴手、足、口腔、肛周皮疹,病程在4天以内。

  2.疱疹性咽峡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

  3.发热,精神差。

  住院指征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需住院,应立即将其转至指定医疗机构。

  1.精神差、嗜睡、易惊、烦躁不安。

  2.肢体抖动或无力、瘫痪。

  3.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末梢循环不良。

  4.呼吸浅促或胸片提示肺水肿、肺炎。

  危重指征

  具有以下特征的患者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更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开展必要的辅助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

  1.年龄小于3岁。

  2.持续高温不退。

  3.末梢循环不良。

  4.呼吸、心率明显增快。

  5.精神差、呕吐、抽搐、肢体抖动或无力。

  预后

  1.该病有自愈特点,一般轻者常可自愈。

  2.病程最短3天,最长8天,3~6天者占90.6%。

  预防与护理对策

  1.切断传染途径

  定时开窗通风,阳光中的紫外线是最好的消毒剂。婴幼儿应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去玩。

  避免让孩子与患儿或有可疑症状者接触,吃东西前一定要洗干净手,不要随意使用别人的餐具或其他生活用品。

  2.控制传染源

  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应将患儿隔离,以免引起流行蔓延。宝宝应留在家中,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和水疱结痂。

  注意让患儿注意卫生,对于粪便应马上进行处理,便盆、衣裤要及时注意消毒,保护手、脚部的皮肤及衣着、被单的清洁,避免污染破溃的疹子,勤给患儿洗手,并且将指甲剪短,以防抓疹子而造成皮肤感染。

  3.减轻疼痛与补充营养

  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可将维生素B2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 2 、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如果在夏季得病,宝宝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

  得过手足口病的人是否还会再得?

  A:应该说无论成年人还是儿童都是容易感染这个疾病的,但是很多人可能在小时候就已经感染过这个病毒,产生了抗体。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不止一种,但是每种病毒感染后,都会相应的产生该种病毒的抗体,即使是隐性感染者,以后也基本上不会再得该种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但这并不意味着,得过手足口病的患者就不会再得病,其他的病毒还是可以感染的。

  文:李萍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手足口  防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