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可是很多同学却一点也提不起精神。“到学校报到后 ,回来肚子就不舒服。”“我觉得很难适应校园生活,做事不能集 中 精 神 , 不 想 学习。”……不少同学反映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记者走访部分专家了解到 ,新学期开始,不少孩子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身体问题,不少疾病也容易在新学期开始时发生,这些被称为“开学综合症”。需要引起家长和学校的足够重视。
病症1:肠道传染病
感染学专家告诉记者,初秋季节天气依然比较炎热,食物上的病菌仍然可以大量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因此,学生们一旦不注意饮食卫生,消化道的传染病就很容易在他们之间发生。据介绍,可能出现的消化道传染病包括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甲型肝炎以及各种肠炎、腹泻症等,此外,也可能因为吃了不洁食物导致食物中毒。
专家支招:所谓“病从口入”,尤其是肠道传染病,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搞好环境卫生。切记不要在卫生条件不好、苍蝇满天飞的地方进食或购买食品,要吃已经洗干净的瓜果。提高身体抵抗力,根据需要可选用伤寒、副伤寒或病毒性肝炎的疫苗,预防疾病。此外,患了肠道传染病的同学应避免将病传给他人,在肠道传染病的治疗中,隔离具有重要意义。
病症2:红眼病
8月、9月是红眼病的高发季节,该疾病医学上称之为“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是一种传染性极高的急性病毒性眼病,该病潜伏期短,为18~48小时,病程发展快,发病开始时多为单眼,以后很快传染到另一只眼。
据专家介绍,通过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及经水传播是该病的两种主要传播方式,比如学生一起外出游泳,通过毛巾、手帕、水等接触眼部间接传播,或是到理发店接触到不洁的毛巾引起的。据了解,不少地区红眼病疫情发生在学校。
专家支招:在红眼病的预防上,应注意个人卫生,尽量不共用毛巾、浴巾、手帕等,并要特别注意手的卫生。在学生中,如果发现短时间内发生眼红、明显眼刺激症状、刺痛、异物感、烧灼感、畏光、流泪并出现片状结膜下出血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治疗,同时做好隔离工作,防止疾病的传播和蔓延。
病症3:心理恐惧症
王女士的女儿今年11岁,准备上六年级。她的女儿平时很懂事听话,可不知为什么,她竟有这样一个“怪毛病”,就是寒假暑假过后开学几天,都要大病一场,表现为头痛、腹痛。打针吃药把病治好了,下学期开学又会循环出现生病的情况,王女士特别着急,不知道女儿究竟怎么了。
专家支招:有关专家对此表示,王女士的女儿可能不是身体上有大毛病,而是对上学有心理疾患,即一般所讲的“上学恐惧症”。据介绍,上学恐惧症出现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环境,学校环境不如家里舒服,加上要和父母分离,让学生产生“分离焦虑”;二是人际关系,一些学生不太善于经营人际关系,害怕与同学、老师交往,于是产生恐惧;三是学习压力,可能是父母给予孩子成绩上的压力,比如考试要拿到多少分,进入好名次等,都可能让学生对开学产生恐惧。
专家认为,找出孩子出现问题的“心病”,通过对症调整,就可以避免了,其中家长运用正确的方法去疏导最关键,比如有分离焦虑症的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学会独立面对新环境,有人际关系问题的要注意培养孩子与人沟通相处能力,而因为学习压力问题的,父母应调整期望值,缓解孩子的压力,培养其学习兴趣。
病症4:麻疹
麻疹一般在冬春季高发,但最近不少医院接诊了一些散发个案,对于青少年来说也值得注意。据了解,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无免疫抵抗力人群对麻疹病毒普遍易感。专家介绍,青少年也属于容易感染人群,一方面由于他们学习压力大、竞争激烈,免疫力也易下降;另一方面,在教室等环境中学习,空气流通相对比较差,如果与潜伏期麻疹病人接触,就很容易感染。
专家支招:预防麻疹最直接、最有效的防控措施就是接种麻疹疫苗。青少年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注意营养均衡,不挑剔食物,多喝开水。一旦如发现麻疹病人,则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止传播和流行。麻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医院),少串门,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