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多的凡凡今年9月就要进小学了,在最近的一次亲友聚会中,人们惊奇地发现原本已经60多斤重的凡凡变瘦了,也长高了。问起原因,凡凡的奶奶说,很简单就是再也不追在孩子屁股后面喂饭了,孩子说不想吃了,我就把剩饭端走。凡凡的父母在国外工作,凡凡从小就由奶奶带大,在奶奶的心目中,孩子白白胖胖才算可爱健康,所以在孩子的饮食上奶奶很是认真,直到孩子五岁的时候,每餐饭都是奶奶喂下去的,而且奶奶要求碗里的饭菜一定要吃完,所以孩子说不想吃了,吃饱了,跑下餐桌去玩了,奶奶也要追在孩子屁股后面把饭一勺一勺塞下去。
在最近的一次体检中,医生说,这孩子超重了,就快上学了,可别变成小胖墩了,肥胖不但影响健康还影响学习。在医生的指导下,奶奶改变了喂养方式,乘着孩子春天长个子的时候很快就瘦下来了。
很多家长不觉得孩子超重
在采访中儿保专家钟燕告诉记者,中国的家长和国外的家长一样,对于儿童的肥胖问题都不太重视,很多家长认为,“我家小孩只是‘婴儿肥’……他们很可能突然长个子,然后变得瘦骨嶙峋。”还有的家长说,很难判断孩子是否肥胖,因为他们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
近25年来,全球肥胖和超重的孩子增加了一倍,这与家长的过度喂养不无关系。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喂得胖,是自己能干的表现,非常有成就感。其实,爱心喂出胖孩子,却苦了孩子,会给孩子带来很多健康危害。
肥胖会对儿童各系统的生长发育、智力发育、心理行为等产生不良影响,对当前及以后的生活质量、学习工作能力、健康状况等造成损害,还会缩短预期寿命。研究人员表示,若要遏制“肥胖潮”,家长们必须正确认识到正常体重和超重的区别。专家说,父母在孩子摄取食物和参加锻炼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只有他们意识到孩子的肥胖现状“才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荷兰一项类似调查结果显示,3至5岁儿童的母亲很少能意识到孩子存在体重问题。超过四分之三的儿童家长不觉得孩子有超重或肥胖问题。“因此他们一点儿也不着急,也就不会采取行动,”专家塔姆·弗赖伊说,现在胖孩子越来越多,这“提高了家长们对肥胖的判断标准”。
钟燕告诉记者儿童肥胖的治疗非常困难,因为儿童缺乏减肥动机,对少吃、多动的减肥方法很难持之以恒。因此,儿童肥胖的预防就显得特别重要。预防儿童肥胖应从胎儿期开始,贯穿一生,在肥胖好发年龄(婴儿期、5—8岁、青少年期)采取措施,效果更佳。
怀孕时要管住嘴巴
胎儿期要预防新生儿出生体重过重。孕妇在妊娠期需增加营养,但并不是营养摄入越多越好。如果孕妇体重增加过快,常会导致胎儿出生体重过重,使今后发生肥胖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要预防胎儿体重过重,孕妇首先要定期检测体重增长是否符合正常妊娠的生理规律。正常孕妇前3个月增加1.5—3千克,以后每周增加400克,至足月时体重比未妊娠时增加12.5千克。其次,孕妇要根据体重增加情况调整热量摄入量。第三,孕妇还要保证适当的活动量,如散步、轻体力活动等。
婴儿期鼓励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研究表明,母乳喂养的婴儿在多年后发生肥胖的风险显著低于人工喂养儿,而且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婴儿以后发生肥胖的概率越低。其原因可能是,母乳喂养儿可以更好地控制每餐的摄入量和间隔时间,避免过多热量的摄入。而人工喂养常有过度喂养的情况存在,造成孩子摄入过多,引起肥胖。
成长期要加强运动
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首先,应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有能力根据自己的生长需要来调控热量摄入,家长只需提供多样化的食物,由孩子自己决定吃不吃、吃多少。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其次,通过增加活动量以增加热量的消耗,是预防肥胖的一个重要措施。即使在婴儿期,也不要总是将孩子抱在手中,而要帮孩子翻身、做做被动操,从5—6月开始训练孩子在成人腿上自动跳跃、独坐、爬、扶走等。在幼儿期,要多让孩子独立走、跑、跳、玩游戏。在学龄期和青少年期,要让孩子每天有30—60分钟的体力活动。
此外,还要定期帮助孩子检测体重,发现体重增加过快时,则应引起重视,及时调整。
本报记者 吴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