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我最难忘的一次女儿感冒经历

  《冀连梅谈:中国人应该这样用药》

  2011 年早春的一个夜晚,一场大雪把北京城装扮成了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女儿嘉嘉早上起床往外一看,立刻欢呼雀跃起来,张罗着让我和她爸爸带她去公园玩雪拍照。当天刚好是周末,难得的一家三口一起外出的日子。我们想着春雪融化得快,得赶在太阳公公发威前让她玩个够,于是带上玩雪工具就兴冲冲赶到了家附近的郊野公园。结果光顾着准备玩雪的工具,忘了给她准备换穿的衣物,尤其是鞋子。当积雪迅速融化时,在雪地里疯玩的嘉嘉全然没注意到她的鞋子湿了,等我们注意到时,估计已经湿了有一会儿了,于是马上带她回家换鞋。傍晚的时候,嘉嘉就说不舒服,晚饭也没怎么吃,嘉嘉爸爸摸了一下她的额头,说脑门很烫,我拿出家里的电子体温计,放在她的腋下一量,38℃。小姑娘发烧了。

  嘉嘉姥姥着急地说:“快吃点药吧,别把宝宝脑袋烧坏了。”

  我安慰她:“宝宝应该是早上玩雪的时候穿湿鞋冻感冒了,发烧烧不坏脑袋,体温还不太高时,先给她物理降降温,体温超过38.5℃再考虑给她吃退烧药,吃药的目的也不是为了防止烧坏脑袋,而是怕烧得太高宝宝会高热惊厥进而抽搐。”

  于是,我帮嘉嘉洗了温水澡,之后喂她喝了些水,安顿她睡下。小姑娘睡得并不安稳,体温不久又升上来了。

  嘉嘉爸爸不断用手去感觉她的体温,当发现嘉嘉额头发烫而手脚发凉时,他也不淡定了,提议说:“带宝宝去医院看医生吧。”我用肯定的语气安慰他说:“宝宝有明确的得病原因,是因为玩雪着凉了,基本上就是病毒性感冒,发烧是她身体的自我保护措施,说明她的免疫系统在和病毒作斗争。头热脚凉也是正常现象,因头上血管丰富,致使局部温度高。又因为宝宝心脏搏动力量较弱,发烧时更多的血供应重要器官了,因此到达手脚末端的血流就少。再继续观察一下。这会儿即使去医院看急诊,医生也会建议先观察病情进展。”

  安慰完嘉嘉爸爸,我把嘉嘉身上的被子往下拉了一点,帮助她身上散热,同时用被子盖上了她发凉的手和脚,为她的手和脚保暖。

  接近半夜的时候,小姑娘烦躁地醒来,我再次量了她的体温,38.7℃。我马上把准备好的退烧药泰诺林(浓度为160 毫克/5 毫升的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按她的体重每千克15 毫克算好剂量,并折算成毫升数喂给她吃,同时又喂了她一些水,之后用温热的毛巾帮她擦身上、腋下、脖子等发热的地方。很快,小姑娘就又睡着了。一觉睡到了天亮。

  第二天,她还是有些低烧,但精神状态还好,低烧并不影响她吃饭、喝水、玩积木搭公主城堡,我就继续把她留在家里观察。夜里体温再次烧到了38.5℃以上,就又喂了一次泰诺林。

  第三天,她继续白天低烧夜里高烧,并且开始咳嗽。

  嘉嘉姥姥拿出自己平时吃的止咳药甘草片说:“万一咳出肺炎怎么办?来给她吃半片甘草片。”

  尽管我也为嘉嘉的咳嗽担忧,但理智还是促使我及时地制止了嘉嘉姥姥:“妈,孩子不是大人的缩小版,她的肝、肾等重要器官还没长成熟呢,大人药减半给她是非常不科学的,别给孩子用成人药。另外,咳嗽是咳不出肺炎的,感冒的时候伴随咳嗽也很常见,你看她咳的时候还有痰,要是吃了止咳药,痰咳不出来,倒是有可能感染到肺导致肺炎。另外,您知道吗?国外已经不推荐给4 岁以下的儿童使用止咳感冒药了,今年美国开出‘医生不该作为’列表,继续呼吁不要给4 岁以下的儿童使用止咳感冒药。这些药没有好处,相反还有严重的副作用。目前嘉嘉只是偶尔咳嗽,还不影响她正常的活动,再继续观察吧。”

  “可她咳嗽的时候会咳到吐,这不严重吗?”嘉嘉爸爸也不失时机地表达了一句他的忧虑。

  “咳嗽是需要呼吸肌参与的动作,儿童的呼吸肌发育还不成熟,还不能很好地完成咳嗽这个动作,因此往往需要呕吐这样的动作来协助咳嗽把呼吸道中的痰排出来,因此小朋友咳到吐的情况也很常见,通常不会以咳嗽的时候吐不吐来判断病得重不重。”我说。

  “我看还是得吃点消炎药,邻居家的宝宝咳嗽,吃了点头孢就好了,你们给嘉嘉也吃点头孢,她能好得快点。”看得出,嘉嘉姥姥实在看不惯我们不给嘉嘉吃药的做法。

  为了缓解她的担忧,也为了排除感冒有可能导致的并发症,我对嘉嘉姥姥说:“头孢属于抗生素,是处方药,虽然我是药师,也不能随便自己就给宝宝吃头孢。要不要吃头孢得去看医生诊断后做决定,如果医生诊断嘉嘉感冒后有细菌感染的并发症,就需要吃抗生素。如果没有细菌感染乱吃头孢,反倒把宝宝身体里的好细菌杀死了,宝宝的免疫力就下降了。”

  我抓住这难得的机会让嘉嘉姥姥更新用药观念,继续说:“妈,你可能有个误区,认为嘉嘉咳嗽的症状和咱邻居家的宝宝一样,那么嘉嘉得的病就和邻居家的宝宝一样,治疗用药也应该一样。事实上,医生不会这样考虑疾病。咳嗽本身不是一种病,它只是身体表现出的一个症状,很多病都能表现出咳嗽的症状,比如肺炎能引起咳嗽,支气管炎也能引起咳嗽。而且咳嗽也不一定就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病毒感染也会引起咳嗽啊,咱得先搞明白咳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针对病因去治疗才是有效的治疗。”

  “那现在就带嘉嘉去看医生吧。”嘉嘉姥姥听明白了我的意思。

  于是我们在嘉嘉发烧第四天的时候带她去了医院。儿科医生认真听取了我对嘉嘉病程的描述之后,用听诊器听了她的心和肺,之后结合嘉嘉的精神状态和查体情况,给出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感冒), 并没有并发症”的诊断,嘱咐我们继续回家护理。

  这下嘉嘉姥姥、嘉嘉爸爸的心就都放下了,因为他们知道,有了诊断之后,针对诊断科学地用药和护理疾病就是我的专业范畴了。随后几天,在我们的护理下,嘉嘉很快恢复了健康。

  我相信,上述在我家存在的儿童感冒认识误区,在中国很多家庭中也存在。宝宝感冒,绝大多数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送宝宝去医院或者给宝宝乱吃消炎的、止咳的感冒药,将宝宝康复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医生或者药物身上,而忽视了身体自身在宝宝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们应该清楚,如何治疗宝宝疾病的最终决定权在你们手上。是你们在宝宝表现出不舒服时做出是否需要去看医生的决定,也是你们在医生做出诊断、开药方提出治疗意见时,最终决定是否接受这样的治疗意见。准确地说,你们对疾病的理解能力、决策能力和护理能力会对宝宝的康复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