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的静静(化名)人如其名,一直都很“安静”,喜欢自己玩、不理睬他人,见人哪怕是父母都不打招呼也不笑。本来亲朋好友都还表扬她说“女孩子文静一点好”,可是最近当静静首次被父母带去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做儿保时,却被医生检查出原来患有自闭症。据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心理科梅其霞教授说,所幸静静年纪还小,提前对她进行干预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同时提醒家长,孩子太文静未必是好事。
三岁女童只爱独自玩
静静生下来的时候是个喜欢哭闹的小宝宝,几乎必须是由大人抱着才能入睡。随着她的渐渐成长,静静变得安静了起来。吃奶不闹,你把她放在一旁也不哭。眼睛不喜欢和人对视,总是到处看。家人都说这是“娃儿大了,好带了”。后来家人发现,静静很少和人有互动,你逗她也不笑,更不会和人打招呼,只喜欢一个人玩,一个小熊玩具可以玩一整天。父母教她什么也不听,似乎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如今静静3岁,快上幼儿园了,面试时老师提醒家长孩子有点不对劲。结果,在儿童医院心理门诊,静静被诊断为轻度自闭症。
解读:梅其霞教授告诉记者,我市典型自闭症发生率在千分之零点五左右,也即每2000人中就有一人患病。而每个月因为怀疑小孩有自闭症到重医附属儿童医院来就诊的,有50~100人,其中里面最多有5个左右真正患有自闭症的儿童。据了解,孤独症又称自闭症,现在被归入“广泛性发育障碍”范畴,它并不是抑郁症,梅其霞教授保守估计我市孤独症患儿有2万。
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
据悉,全世界大约每250名儿童中就有1名孤独症患儿,多见于男孩,男孩发病率为女孩的4到9倍。梅其霞说,孤独症是一种先天性的神经系统疾病,无法治愈。病因至今未能完全明确,可能与基因和染色体改变有关。患病儿童3岁前会表现出语言和沟通能力发展迟缓,不愿与人交流,多数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学习有明显障碍,兴趣狭隘、行为刻板,严重的还会有自残或暴力倾向。儿童医院心理科每个月都有近百名家长带着患儿就医,实际上其中仅约5%的是孤独症,其余的是“假性孤独症”。
解读:梅其霞说,很多儿童也因其它原因,比如母亲孕期情绪不好、产时窒息、铅中毒、营养不良及教育培养等因素造成“假性孤独症”。专业机构判断一个儿童是否患有孤独症,除了有外在表现外,还需进行病因分析和药物治疗。如果能够找到原因,并且经过药物治疗有效果,那么这个孩子就不是孤独症,可以矫正。
音乐游戏有助于治疗
“不管是不是真的孤独症,家长都应对孩子的异常行为提高警惕!”梅其霞说,孤独症患儿有2/3的智力低下,但他们中有的却具备某一方面的超强能力,如心算、拼图、记忆、乐感等。因此,孤独症患儿只要提早诊断后接受特殊教育,可改善症状,还可培养其自理能力,发挥特长。但是,对孤独症患儿的特教最好在4岁前进行,这样效果会非常好。
解读:梅其霞提醒,如果一些“假性孤独症”患儿家长不引起重视,很可能会发展为真正的孤独症。家长要让小孩从小多与外界接触,学会和别人沟通和交往。同时,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立和抗打击能力。此外,一旦发现孩子性格快速内向、语言迟缓,不爱与外界交往,应及时送到正规医院诊断治疗,大部分患儿可通过音乐、游戏及药物等特殊治疗方法,得到改善或完全恢复正常。
提醒:孩子有这些行为,家长要留意
我们该如何早期发现孤独症的孩子呢?梅其霞教授说,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多观察孩子:
1.不愿与你对视:患孤独症的孩子会有社会交往障碍,与亲人不亲,对父母没有依恋,避免与他人目光接触,叫名字常无反应。在平时与小朋友接触中缺乏主动性,表现出极度的孤独。
2.不愿与你交谈:语言障碍是孤独症儿童的主要表现,沉默不语或很少使用语言,有的是在两三岁以前曾有语言表达,以后逐渐减少,有的出生后就一直没有语言;有的不能主动与人交谈,不会使用代词你、我、他;有的孩子刻板、重复或模仿语言,别人说完话他马上重复别人刚说过的话。此外,孤独症孩子还存在语言音调、节奏的障碍,语言单调平淡,常尖叫、哼哼,或发出别人听不懂的话。很少用点头、摇头或其他面部表情来表达要求。
3.常常行为怪异:孤独症孩子兴趣范围狭窄,行为往往刻板僵硬。如只吃固定的食物,吃饭时坐固定的座位,出门一定要走某条路线等。他们可能有不寻常的兴趣和非同一般的游戏方式,对一般儿童所喜爱的玩具缺乏兴趣,而对一些通常不作为玩具的物品却特别感兴趣。他们可能会来回踱步、重复蹦跳、自身旋转、转圈走,还可能有扑打、摇动、敲击、撞击、前后摇摆身体或头部等动作,有的甚至有自残行为。商报记者 陈瑜
文章关键词: 孤独症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