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冬病夏治 首选穴位贴敷

  南京市中医院儿科副主任中医师 隆红艳 儿科主任医师 唐为红

  冬病夏治是传统医学中一种很有特色的治疗方法,即对冬季好发及受寒易发证属阳虚阴寒内盛的疾病,在三伏天或夏至—秋分的阶段,运用中医的治疗手段进行施治,以达到扶正固本的目的。冬病夏治的方法有很多,内服、外敷、针灸、穴位注射给药等,但儿科最常用的还是穴位贴敷。

  冬病夏治的理论基础

  在一年气候变化中,“冬至”与“夏至”是阴阳转化的两个转折点。从冬至开始,阳气开始复生,阴气开始消退;到了夏至,阳气的胜复达到了顶点,同时阴气的消退也趋于尽头;从夏至开始,阴气开始复生,阳气开始消退;到了冬至,阴气的胜复达到了顶点,同时阳气的消退也趋于尽头。

  慢性支气管炎、咳喘等是冬病,好发于寒冷季节,当冬至来临,阴气的胜复达到了顶点,阳气的消退也趋于尽头。所以,要积极让夏至胜复达到了顶点的阳气,去驱散冬病病人胜复达到了顶点的阴气,从而使失衡阴阳达到平衡,也达到了冬病夏治的目的。

  冬病夏治的现代医学实质

  盛夏人体皮肤血液循环旺盛,汗腺及毛细血管普遍开放,药物吸收快;皮肤给药除了局部作用显著外,还可透过皮肤进入全身血液循环,且皮肤间层有储存作用,使药物浓度曲线平缓,避免了口服或注射给药中时间一血液曲线上表现出的峰谷现象。且不经口服,从而避免胃肠道消化液及肝脏首过效应等因素的影响,能充分地发挥药物的作用。

  穴位是经络之气交会输注的部位,三伏天人体皮肤毛孔翕开,此时进行穴位敷贴,可通过对穴位的良性刺激使药物持续作用于机体,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激发了大脑皮质对植物神经的调节,增强患儿的免疫功能。

  宝宝贴敷的适应症

  1、哮喘

  小儿哮喘为变态反应性疾病,多为阳气虚弱所致。肺、脾、肾三脏不足、痰饮留伏是哮喘发病的内因;气候转变、寒温失调是哮喘发病的诱因。痰饮、寒邪皆属阴属寒,且哮喘多在冬季发作,因此,小儿哮喘就季节而言应属冬病,以寒证多见。

  伏九天贴敷常用药物白芥子,甘遂温化伏痰、直通肺气,元胡辛散温通、活血利肺气,细辛、生姜温散透达而宜肺,木香辛香走窜、开窍通络以利药物吸收,而所选的背俞穴多为肺俞、膏肓、定喘穴等,其中肺俞、膏肓穴可散寒邪、补肺气,定喘穴可利肺气而止咳平喘。药物贴敷体表穴位后,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及药物在特定穴位上被吸收,药穴同疗,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阴阳、行气散结、抗御病邪的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肺功能,是防治哮喘的有效途径之一。穴位贴敷可调节机体免疫力,背俞穴的平喘作用与气道的神经调节密切相关,刺激背俞穴后交感神经兴奋,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而平喘,增加肺活量,改善肺通气功能,从而达到防治哮喘的目的。

  2、过敏性鼻炎

  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是机体对某种变应原敏感性增高而引起的鼻塞流涕鼻痒、喷嚏、嗅觉减退或丧失的一种病症,中医将过敏性鼻炎称之为“鼻鼽”,认为该病为本虚标实,风、寒、异气等外邪引而发病。本虚为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致肺脾肾亏虚,儿童尤以肺气虚与肾阳亏虚为主。

  因此,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应补肺温肾以固本,同时辅以解表通窍,标本兼收,则鼻鼽自止。鼻鼽极易反复,疗程较长。敷贴外治,不累脾胃,且方便易行,易于被患儿接受。穴位贴敷法通过刺激相应选穴,解表温肺利气、宣通鼻窍,进而控制过敏性鼻炎病发症状。远期疗效表现为改善儿童体质,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降低过敏性鼻炎复发率。

  3、反复呼吸道感染

  是指在1年内上、下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超过规定次数而言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归属中医学“体虚感冒”、“咳嗽”、“痰饮”、“喘证”等范畴。其发生多责之于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及营卫失和、卫表不固,临床以脾肺两虚最为多见。我们常选择肺俞、膏肓、大锥、天突为主要治疗用穴。本治疗方案选择于症状缓解期,因此不论膏药的药物组成,还是俞穴的选择,均针对痰饮内停这一病理机制,祛除痰湿、宣通肺气、御风固表,以求根除病邪、防患于未然。

  ●专家提醒

  贴敷当天注意:避免吹电风扇、空调,禁食生冷、辛辣、韭菜、香菜等刺激性食物和海鲜、虾、牛羊狗肉及油炸食品,贴敷当天不洗澡。

  李珊 整理

文章关键词: 冬病夏治 穴位贴敷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