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高发, 宝宝去年得过今年怎么又病了

  3岁的小囡囡家住南京江宁。上周一晚上,小囡囡突然发烧,但温度不高,第二天就退烧了,没有耽误去上幼儿园,可到了周四的时候,突然手脚上出了红疹,伴有不同程度的低烧,去医院诊断为“手足口病”,没过几天,班级里陆续有小朋友都“中招”了,导致一个班的孩子都停课了。记者从南京市中医院儿科门诊了解到,最近一段时间手足口病出现了个小高峰,门诊三分之一的患儿都是手足口病,有的还是第二次感染了。

  手足口病也有“潜伏期”

  南京市中医院儿科唐为红主任医师介绍,从最近一段时间门诊的情况看,这两周,门诊的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高峰,“手足口病的孩子占到门诊就诊儿童的三分之一。”

  唐主任介绍,其实很多家长对手足口病的知识了解是比较多的,都知道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一般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一般孩子感染病毒后,会引起发热到38℃左右。部分孩子早期有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的可能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但是实际上,娃娃发烧了,家长不会意识到孩子是手足口病引起的,很多家长就当作是普通的感冒。”唐为红主任说,大多数孩子在发热1-2天后开始,口腔、手足出现水疱,家长或老师才会意识到,孩子是患上了手足口病。另外,除手足口外,水疱也可见于臀部及肛门附近。“而最初的两天,病毒的传染性比较强,还属于活动期。”唐主任说,所以在幼儿园里,手足口病会在“潜伏期”之后“突然”暴发,不少孩子就开始陆续发病了。

  孩子可能反复感染病毒

  南京市中医院儿科隆红艳副主任中医师介绍,对于手足口病的治疗,一定要做到及时和对症。一般来讲,病情较轻的孩子,多数建议自行回家进行隔离、休息,孩子留在家中,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和水疱结痂即可。一般5到10天即可痊愈。但也要警惕,手足口病也可能会引发脑膜炎和脑炎等严重的疾病,所以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

  宝宝在家“隔离”过程中,家长尽可能给宝宝吃点消化的的饮食,避免刺激口腔黏膜的食物。另外就是一定要多喝水,辅助的使用一些抗病毒及对症的药物。如果宝宝有低热(37.5℃~38.5℃)的情况,可考虑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如果孩子体温高过38.5℃的话,应适当地使用退热药。

  另外,反复感染手足口病病毒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有家长会问,为什么去年才得过手足口,今年孩子又得了?”隆红艳医生解释说,这是因为病毒的类型很多。而诱发的原因多与孩子的抵抗力下降有关系。

  抗病毒药物不能作为预防用药

  唐为红主任说,中成药抗病毒药物治疗,是卫生部2010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里认可的,但抗病毒药物不能作为预防性用药。

  “有报道说,有些幼儿园会建议家长给宝宝喝点抗病毒药物来预防,这点不可取。”唐为红主任说,从预防的角度来讲,首先注意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温度适宜,避免继发感染。最近气温逐渐升高,各类传染病的发生比例在逐渐增加,提高宝宝抵抗力仍然是关键。专家说,家长平时多关注孩子的状态,如果孩子突然发烧,精神萎靡,或腹痛吐泻,应该及时就医,规范化治疗。

文章关键词: 手足口病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