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年龄超35岁 乳腺癌风险高两倍

乳腺双侧对称性乳腺双侧对称性
表观情况表观情况
检查乳腺外上方检查乳腺外上方
检查乳腺外下方检查乳腺外下方
检查乳腺内下方检查乳腺内下方
检查乳腺内上方检查乳腺内上方
检查乳腺中央区检查乳腺中央区
挤压乳头有无溢液挤压乳头有无溢液
检查腋窝检查腋窝

  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唐毅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黄蓉芳 通讯员白恬、黄贤君

  关于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高危因素,除了年龄45~55岁、生活压力大、长期处于不良情绪、接触放射线、接触化学药、吸烟、饮酒、乳腺癌家族史、长期口服避孕药、一些乳腺良性病史等这些人们熟知的因素,还有一些高危因素越来越多地为医学界所重视,其中包括:肥胖 (BIM≥24),初潮早、绝经晚,一直未生育,初次足月产年龄大,未哺乳或哺乳时间短。

  肥胖:

  体重增加风险增大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唐毅介绍,根据目前的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与体重不变的女性相比,在18岁后体重增加了25kg的女性,其绝经后,乳腺癌的相对危险度(RR)为1.45,而且,随着体重增加,危险度还会增加;与体重不变的女性相比,绝经后体重增加10kg的女性,其乳腺癌的相对危险度为1.18,同样也存在随体重增加危险性增加的趋势。

  唐毅介绍,BMI的计算公式是BMI=体重(千克)/身高的平方(米),按照中国人的体质特征,BMI指数小于18.5为体重过轻,在18.5到23.9之间为正常,在24到27.9之间为超重,大于等于28的为肥胖。“为了避免乳腺癌风险,建议女性尽量将BIM控制在24以下。”

  初潮早、绝经晚:

  内源性激素作用时间长

  唐毅介绍,初潮早于12岁,绝经晚于55岁,患乳腺癌的风险都会相对增高。

  唐毅分析,初潮每延迟一年,与其相关的绝经前、后乳腺癌发病风险会分别降低9%和4%。平均绝经年龄每延迟一年,乳腺癌发病风险约增高3%。究其原因,是因为初潮早 、绝经晚意味着有较多月经周期,乳腺癌发病风险增高可能与更长的暴露于内源性激素作用之下有关。

  未生育、初产年龄大:患乳腺癌概率高两倍多

  唐毅介绍,与经产者相比,未经产妇女的乳腺癌发病风险在增加。这种风险在40~45岁之后显而易见。根据《中国乳腺癌现状报告》柳叶刀肿瘤特刊中发布的调查数据发现:没生过孩子的女性比生过孩子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要高2.5倍,35岁以上怀第一胎的女性则比20多岁怀孕生孩子的女性要高2倍多。也就是说,正常年龄段怀孕生子会大大降低患乳腺癌风险。

  唐毅介绍,初次生育年龄大,多指超过35岁。初次生育年龄大之所以导致乳腺癌风险增加,是因为乳腺腺体上皮的永久改变及乳腺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改变与第一次妊娠有关。在妊娠期细胞分化后,上皮细胞变得周期更长,而且G1期时间延长,在这一时期允许DNA修复。从月经初潮至首次妊娠间隔越长,首次妊娠的不利作用越大。第一次足月妊娠的年龄越晚,DNA产生错误的可能性越大,而在妊娠期这将会随乳腺细胞增殖而遗传。第一次妊娠后乳腺组织对致癌物的敏感性降低,反映了乳腺的分化。这种现象也反映在乳腺对放射线的年龄依赖的敏感性上。

  唐毅说,一项包括28篇已发表的关于乳腺癌发病率资料的综合分析提出以下假说:妊娠期的乳腺组织是由迅速生长且未分化的细胞组成,这一时期的乳腺细胞最容易癌变;在妊娠早期,乳腺未分化细胞的数目像乳腺上皮细胞的快速生长那样开始增加。如果妊娠持续至足月,这些细胞在妊娠晚期分化,因此,易恶变细胞的数据减少。作为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的结果而发生的乳腺细胞分化的中断已被假定为可增加妇女发生乳腺癌风险的因素。

  口服避孕药:服用含高剂量雌激素避孕药风险增3倍

  唐毅说,关于避孕药与乳腺癌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有研究报道乳腺癌发病风险与口服避孕药具有一定相关性,然而其他研究却认为乳腺癌发病风险与口服避孕药无关。

  唐毅介绍,美国西雅图弗莱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和华盛顿大学的科研人员近期开展了一项关于乳腺癌与避孕药相关性的研究,该研究共纳入1102例已确诊的乳腺癌女性患者,年龄均值为40岁。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对照组,经常服用避孕药女性的乳腺癌发病风险会升高50%。如果女性服用含高剂量雌激素的避孕药,其乳腺癌发病风险会增加三倍。就算服用含中剂量雌激素的避孕药,其乳腺癌发病风险同样会升高60%。然而,服用含低剂量雌激素避孕药女性的乳腺癌发病风险却没有明显变化。其中,有两种特殊剂型的避孕药需要特别注意,它们可以显著提升女性的乳腺癌发病风险:一是含双醋炔诺醇的避孕药,会提升女性的乳腺癌发病风险至原先2.6倍,例如Continuin或Femulen;二是含有0.75毫克炔诺酮的避孕药,会提升女性的乳腺癌发病风险至原先3.1倍,例如Ortho 75。

  对于这项研究,唐毅分析认为,也不能谈避孕药色变。首先,现在服用含高剂量雌激素避孕药的女性十分罕见。很少有女性会服用50或80微克的雌激素。大多数女性之所以会服用含高剂量雌激素的避孕药,目的是为了治疗其他需要高剂量雌激素的疾病,例如突破性出血。

  其次,一旦停用避孕药后,女性的乳腺癌发病风险会回归正常水平。研究发现,只有在服用避孕药1年之内,女性的乳腺癌发病风险才会升高。

  第三,乳腺癌的发病率很低。40岁女性的乳腺癌发病风险为1.5%,50岁女性的乳腺癌发病风险为2.38%。“很明显,如果你原先想服用避孕药,这些证据并不足以使你改变主意。”

  第四,避孕药同样具有抗肿瘤作用。有研究报道,避孕药可降低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如果有子宫内膜癌家族病史,服用高剂量雌激素避孕药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唐毅认为,对大多数人来说,避孕药所带来的意义远远大于它所带来的致病风险。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避孕药,有助于将风险降到最低。

  未哺乳、哺乳时间短:哺乳12个月乳腺癌风险降4%

  很多年轻的妈妈为了保持身材,不愿意母乳喂养。然而,唐毅指出,早在1926年,就有提出未哺乳的乳腺更有可能癌变的观点;最近对30个国家的近50项研究的一项汇总分析显示,所有经产妇女每哺乳12个月,其乳腺癌发病风险总体降低4%。哺乳有两个主要生物学机制能引起保护性作用:一是哺乳可能导致乳腺上皮更进一步的分化终止——减少细胞恶变;二是延迟了妊娠后月经周期的恢复——减少内源性性激素对乳腺的刺激次数。“因此,女性终生哺乳时间最好在12个月以上。”

  14个高危因素

  ●年龄45~55岁

  ●生活压力大

  ●长期处于不良情绪

  ●接触放射线

  ●接触化学药品

  ●吸烟、饮酒

  ●肥胖 BIM≥24

  ●初潮早、绝经晚

  ●一直未生育

  ●初次足月产年龄大

  ●未哺乳或哺乳时间短

  ●长期口服避孕药

  ●乳腺癌家族史

  ●一些乳腺良性病史

文章关键词: 乳腺癌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