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大家的朋友圈有没有被精美的画作刷屏?但是购买画作之后,我们更要了解这群有才华却身患疾病的孩子。
自闭症——病因不明 筛查开始于出生后6个月
自闭症,也就是常说的孤独症。患儿表现为语言、社交、行为等方面的全面异常。对这种精神残疾,医学界尚无治愈方式,症状轻的能大学毕业,症状严重的甚至终身无法进入社会。
对自闭症患儿来说,相比康复治疗,早期发现与干预更重要。但家长的认知误区让很多有干预价值的孩子被耽误了。
美国儿科协会建议儿童在9个月时进行首次自闭症筛查,在18、24、30个月时都应该在常规发育监测中进行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筛查。《中国自闭症儿童发展状况报告》建议,我国也应对9个月儿童进行自闭症筛查。
此外,由于自闭症发病和症状出现一般在三岁以前,因此医生在孩子三岁前多以“自闭症倾向”做诊断,确诊年龄多在三岁后。自闭症康复训练越早越好,专家建议,只要孩子有轻度症状,或是有自闭倾向,就要开始干预,不必一根筋追求确诊。
脑瘫——不是绝症 2~3岁前别耽误
脑瘫是一种非进行性的脑损伤,发育不成熟的大脑、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黄疸、外伤感染等因素都可能造成脑瘫,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有些孩子还会有感知和智力缺陷。《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显示,在1000个活产儿中就有2~3.5个脑瘫患儿。
海南省三亚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医师官娜霞提示,发现宝宝脑瘫的时候,父母往往陷入纠结和痛苦中。其实,宝宝脑瘫在2~3岁以前抓紧时间治疗,还有恢复基本功能的可能。
婴儿早期脑组织处于生长发育最旺盛时期,脑的可塑造性强,代偿能力强,如果在早期能及时给予适当的刺激,会对大脑的发育有很大的帮助。孩子2~3岁以前也就是孩子大脑发育最快、代偿能力最强的时期,这时如果抓紧治疗,给孩子合理的系统康复治疗,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大脑潜力,促进代偿性恢复,对于病症较轻的脑瘫患儿甚至可以基本恢复到正常儿的状况。
精神障碍——拒绝偏见 心理治疗最有效
说到精神障碍,一听就挺“吓人”,但上海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肖泽萍认为,国人对精神障碍误会很大,精神病仅占很小一部分。精神障碍从分类来讲有10大类,72小类,近400种,以往较多关注急性和慢性的精神病性障碍,近年来,我们对焦虑抑郁,还有进食障碍、睡眠障碍、性功能障碍等均开始重视。
就像电影《美丽心灵》中表现的那样,精神障碍的治疗中,做心理治疗改变病态人格状况很有效,但是非常耗时,需要大量人力投入。现在我们还没有心理治疗合法的治疗执业环境,我国医务人员并不少,但是针对精神卫生的工作人员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