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病”是怎么引起的?如何防治

2016年05月04日 06:32 南京晨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最近,到眼科就诊的“红眼病”病人多了起来,有一家三口同患“红眼病”的,甚至还有一个班级里十几个孩子先后都得了“红眼病”。那么“红眼病”到底是怎么引起的,又该如何防治呢?

  对此,八一医院眼科主任张志强指出,“红眼病”是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俗称,传染性强,多见于春秋季节,可散发感染,也可流行于学校、工厂等集体生活场所。红眼病发病急,潜伏期为1-3天,两眼同时或相隔1-2天发病,发病3-4天时病情达到高潮,以后逐渐减轻,病程多数少于3周。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发病后患者眼部有刺激感和充血,晨间醒来眼睛有分泌物,起初分泌物呈较稀的浆液性,随病情进展变成黏液性及脓性。

  专家提醒,“红眼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为了预防“红眼病”,我们一定要做好日常的防护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最好不要用手触摸眼睛;不要与别人共用毛巾或个人卫生用品,要用流动的水洗手和脸;不接触患者用过的洗脸用具、毛巾;不要与他人共用眼部药物、眼部化妆品和其他可能接触眼部的用品;不采用集体滴眼药的方式预防眼病;红眼病患者应适当隔离,在治愈前不要返回学校或工作地点,避免到各种公共场所;在流行期,要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果得了“红眼病”,一定要及时治疗,如果不及时治疗,有的会转为慢性结膜炎。治疗的原则是去除病因,抗感染治疗。滴用有效的抗生素滴眼剂和眼药膏。急性阶段每1-2小时1次。当患眼分泌物多时,可用无刺激性的冲洗剂如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冲洗时要小心,避免冲洗液流入健眼,以免造成交叉感染。切勿包扎患眼,但可配戴太阳镜以减少光线的刺激。流感嗜血杆菌感染而致的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或伴有咽炎或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患者局部用药的同时应口服头孢类抗生素或利福平。

  通讯员 崔娉 洪瑾 孙慧 记者 戚在兵

订阅专业权威的母婴健康知识,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新浪育儿 (xinlangyuer)及活动微信:BB营(yangyuyoudao)。

新浪育儿 BB营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