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口腔卫生习惯不好怎么办?

2016年06月26日 06:30 金陵晚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口腔科 穆锦全

  近日有网友向“妈咪帮”提问,如果孩子口腔卫生习惯不好,比如吮手指,屡教不改,孩子又快4岁,实在不小了,这该怎么办?怎样才能更好保护孩子的口腔状况,特别是牙齿健康?

  关于这个,不妨问问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口腔科主任穆锦全。

  口腔不良习惯的产生与孩子在成长期所受的外界因素和自身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要帮助孩子戒除或防止孩子产生不良习惯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密切观察成长期孩子的行为,发现其有不良习惯,及时加以纠正。一般而言,如果不良习惯发生的时间不长,是可以通过耐心说服和心理引导加以纠正的。

  2、对于一些并不是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通过劝导无效时,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戒除,如有吮指习惯的,可将拇指包住或在拇指上涂抹苦味药等。

  3、对于顽固性不良习惯的戒除就必须经过口腔专业医师的指导和治疗,如戴用不良习惯破除器使之戒除。

  4、对于因精神因素或病理因素而形成的不良习惯,应配合心理和病理治疗,解除病因才可达到戒除的目的。

  另外,要给宝宝保护好牙齿,作为一个牙科医生,我也有几条建议。

  1、在婴儿的牙齿萌出前,爸爸妈妈就要开始给宝宝清洁口腔。

  建议最好在哺乳后或每天晚上,用手指缠上纱布,放在白开水或生理盐水中浸湿后擦洗牙龈和腭部,进食后给孩子喂开水或漱口。清除牙菌斑应从第一颗乳牙萌出时开始。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做好最基本的口腔保健非常重要,婴幼儿期主要的口腔疾病是龋齿,主要是由牙菌斑引起。

  2、在第一颗牙齿萌出时,就要给宝宝做口腔检查,最迟要在宝宝满12个月之前进行。

  这不仅是一次口腔检查,更重要的是,医生会针对宝宝的喂养习惯,提供健康咨询,指出哪些不良喂养习惯可能导致婴幼儿龋齿,同时还会告诉你健康科学的喂养和饮食。临床发现,大多数因龋齿而就诊的婴幼儿,均有不良的喂养习惯。可见,有关喂养和饮食的建议,在宝宝第一次口腔检查中进行咨询是非常重要的。

  3、在宝宝3岁以后,一定要让他们学习自己刷牙,掌握刷牙方法。

  父母最好与儿童一起做好早晚餐后的刷牙与漱口。6岁左右的儿童乳牙开始脱落,恒牙逐渐萌出,此时可发生疼痛、牙龈红肿、不舒服等症状,应及时找医生检查处理,以保护好新萌出的恒牙。

  ■如果宝宝在出牙■

  1、出牙一般是不疼的,但有些宝宝会感到不舒服和烦躁。你可以用干净的手指或湿润的纱布,放入孩子的口中磨擦牙龈,这样会对他有所帮助;凉凉的出牙环也可以用来缓解孩子出牙时的牙龈不适。

  2、要谨慎使用牙胶,过多地使用牙胶对孩子没有好处。

  3、出牙不会引起发烧。如果孩子发烧,应该带他去看医生,可能另有原因。

  4、母乳喂养对宝宝的牙齿发育是有利的。

  5、宝宝6个月大时就可以使用水杯,这些有利于他的牙齿发育。

  6、在两餐饭之间只要添加些水或普通纯牛奶即可,不要让孩子喝果汁或其他饮料。如果您想给宝宝喝些果汁或加了甜味剂的牛奶,可以直接让孩子在用餐时饮用。

  ■有些药物也伤牙■

  现在爸爸妈妈对于宝宝的牙齿关注度显著上升,也开始注意控制甜食、定期清洁口腔。不过很多爸爸妈妈并不知道,有些常用药也会伤牙。

  在这些药物里,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四环素类药物,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和地美环素等。它们对牙齿中的钙化组织有较强的亲和力,形成稳定的螯合物,导致牙釉质发育不全,牙齿呈灰暗色或灰黑色。

  这种牙齿损害的程度与药物成分、剂量、用药时的年龄有关,从怀孕中期到出生后4-6个月,药物对乳牙的影响最大;6个月-5岁时,对恒牙的影响最大。所以年龄越小,就越容易受累,即使短期用药,也有极高的发病率。因此,目前建议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小于8岁的儿童禁用此类抗生素。四环素牙的主要治疗方法有脱色治疗、复合树脂贴面和烤瓷冠修复。

  好在,因为“四环素牙”大名鼎鼎,大部分父母都会有意识回避。但下面这些,很多父母就不知道了。

  1、抗癫痫药

  因为疗效好,苯妥英钠常作为癫痫患者的首选药,但长期服用容易引起牙龈增生,发病率占长期用药者的20%,且多见于儿童和青年患者。类似的药物还有苯巴比妥、扑米酮等。

  2、免疫抑制剂

  如环孢素,多用于器官移植的病人,也可能损伤牙龈。

  3、钙通道阻滞剂类降压药

  如硝苯地平、尼群地平、氨氯地平、维拉帕米等,这主要是成人用得多。连用2个月即可发生牙龈增生,因此,应在用药前治疗好牙龈炎。

  为了保护牙齿,在给孩子用药时,能够选择可替换药物的,医生一般都会尽量选择更为安全的药物,所以家长只要保证避免自己误用即可。但有些药物往往是不得不用,这种情况下,就更加要注意口腔的清洁和保健,确保正确有效的刷牙,并定期到医院检查、治疗口腔疾病,最大限度保护口腔特别是牙齿的健康。

  钱莹 朱菁菁 整理

订阅专业权威的母婴健康知识,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新浪育儿 (xinlangyuer)及活动微信:BB营(yangyuyoudao)。

新浪育儿 BB营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