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湖南卫视纪录片《一年级》正在热播,在明星、萌娃上演快乐、温情的同时,也展现出很多教育问题,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孩子的幼小衔接问题。
问题|什么是幼小衔接?
教育专家告诉记者,幼小衔接是很多孩子难以适应并艰难跨出的一步,因为这个转变标志着以后小朋友将系统地接受正规教育。刚进入小学的小朋友,具体来说有以下不适应——
作息时间不适应。幼儿园没有严格的上、下课时间规定,也没有严格的出勤时间要求,相对比较自由,中午还可以午睡。而上了小学就要严格遵守时间安排,不能迟到,上课时不能自由活动,中午也没有午休了。
学习内容不适应。幼儿园的安排以玩中学为主,学多少没有严格要求。上了小学就以学知识为主了,有具体的知识学习目标,学起来没那么轻松。当孩子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往往会情绪低落。
学习环境不适应。小学一年级对陌生的环境需要适应过程,小学的教室环境与幼儿园不同,多彩装饰的幼儿园教室变化为每人一套桌椅、前面一块大黑板,没有太多装饰的敞亮整洁的教室,让孩子很不适应。
人际关系不适应。离开熟悉的伙伴是不少孩子对上学最担心的事。入学后,不像在幼儿园里什么事都可以找老师。与同学发生摩擦和矛盾时,孩子必须开始独立解决矛盾。
指导|家长[微博]应该怎么做?
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充分的入学准备,能为孩子入学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作为家长,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
张先生以他的经历为例,为家长提供了一些建议——
激发孩子热情。这一阶段,儿童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羡慕新书本、新书包、新铅笔盒,羡慕红领巾等。儿童心理的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了上学读书的强烈愿望,时时刻刻流露出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美好向往。此时,作为家长应该细心体察孩子的情绪和心态,和孩子一道,以满腔热情来迎接他们的新生活。比如,故意用羡慕的口吻对孩子说:“宝宝长大了,真了不起,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让孩子产生当小学生的光荣感、自豪感。再如,当孩子拿着书,缠着你讲故事时,你趁机告诉他:“等你上学了,自己就能读故事了。”千万不要吓唬孩子:“你再调皮,等上了学,让老师好好整你!”此类语言会使孩子未入学就产生恐惧感。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进入小学后,孩子过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像系鞋带、上厕所、准备学习用品等问题,都得靠孩子自己,孩子动作慢,能力差,势必会影响其信心。
孩子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应让孩子自己去做。家长要帮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而不要代替他们克服困难。此外,还要在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术上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孩子掌握技巧,少走弯路。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