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儿童教育专家贾军聊正确引导孩子成长(实录)(3)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29日 11:01  新浪育儿  
北京东方爱婴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贾军 北京东方爱婴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贾军

  贾军:那当然,感觉统合训练对大家而言只是个词汇。在家里,你提到的小孩子的瑜伽球,那我们说在家里怎么玩呢?可能对于一个六七个月的小孩子,我们更多的是说,让他趴在上面滚动,去训练他的前庭,去跟他自身的协调和控制的能力。可能他可以趴上,可以躺上,七八月的孩子还可以弹跳。那可能对于一岁左右的孩子除了趴躺跳以外,可以帮助视频:儿童教育专家贾军聊正确引导孩子成长媒体来源:新浪育儿他行径当中去推进,也可以这种大范围的进行跳跃。那么对于两岁左右的孩子,那我们可以把球的气给缩短,他甚至可以坐在上面,自己去控制它整个的平衡。我觉得那个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工具,其实不用把感觉统合这个词,把它想像的那么复杂。比如说孩子小的时候可能就家里的一个按摩球,你可能按摩他的手臂,按摩他的臂膀,按摩他的身体,加深一个触觉促进和训练。可能你别小看孩子喜欢那个马路牙,可能或者一条小小的在家里画的一条线,这样训练是慢慢的去训练平衡。你需要想的就是在这平衡上面我有什么样难度。可能我两岁左右的时候,线走直就好了。两岁半左右可能平衡就加大了。可能手里端一个东西呀,再难度大一点,在他头上放一个小的软的小沙包啊,让他控制让沙包它不会掉下来呀。这个就是我觉得,教育一定是源自于生活,再回归生活。尤其对三岁之前的孩子,这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陌生的,他一定要从他所在的生活的环境里面去吸收、去获取他成长当中的很多的信息,然后一次一次地去重复。你比如这个小孩,我们说,所谓的手部的精细的动作和协调能力。这手用来干嘛的,是不是人自理的最重的方面,对吧?只要小孩握着拳头生命出来,你会发现多长时间呢?一年,他才打开手。所以你会发现小孩子一岁多左右最喜欢就是拍妈妈的脸、拍桌子,但他一定没有手和腕部的动作,因为他不到手和腕部的配合。所以你要意识到这个问题,怎么样从他从生命出生握着拳头出来,到打开这一年的时间,你需要了解孩子手部的规律。从握拳头,慢慢大拇指去分离,慢慢地拇食指的结合,慢慢三个手指头的结合,到一步一步完全打开。就你应该会能意识到,那么就是为什么那个小孩子出生像拨浪鼓握紧拳头,他没办法把这个手指张开,对不对?你会发现四五六个月的小孩子,一条细头发都可以捏住,为什么?他可能就是训练拇食指的配合。你会发现九个月的孩子,最喜欢抠妈妈的鼻孔啊、耳朵眼,他要把这个手指独立分离出来。如果这样子你会发现小孩子喜欢捅你的电门,一个是好奇心,一个那个洞洞,你如果找一个不是电门,而是有洞的东西,你觉得他有兴趣摸吗?一定是。所以,我觉得教育这东西一定不要把它想像的我必须干嘛,就在我们每天生活当中。比如说一岁半的小孩子最喜欢干的一件事情,说吸完吸管以后,他不让你把那个吸管扔掉,他一遍一遍在酸奶盖上去戳那个东西,它要练习手和腕部的插是他每天的动作。有些小孩子到一岁八九月的时候他每天拽着门,他就在门口,但是他就老不松手。为什么,他要拧那个门,他要训练手和腕部的力量。这就是找到生活当中可以用的东西,随时在训练他,在慢慢地去尝试错误。对我们说这个门要这样拧,我就能把门开开。你会发现一岁多的小孩子经常这样,那两岁的小孩子你不用管,“哗”门就开了,就进去了。可在一岁多他想不到,用到拧再松手,这个过程这个孩子他可能花好几个月时间才适应这个门。

  主持人:从您刚才说的好像都可以体会到,对孩子的教育一般来说都是普及在生活的细节中间。

  贾军:我觉得它是源自于这个生活,然后最为重要一点是你家庭环境里面,要创设一个具有自我教育意义的环境。举个例子来讲:一岁多的小孩子最喜欢开关抽屉对不对?家长就说不行,我得把抽屉粘上,说万一夹了手怎么办?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为了安全着想。我说:你知道孩子为什么喜欢开关抽屉吗?他好奇呀,他不知道抽屉里有什么?如果你能够给他创造一个环境说,今天你抽屉里放的是他最喜欢玩的三个玩具,你说他还会抽抽屉吗?他的目的就是把抽屉打开把玩具拿出来就完了嘛。他说他又喜欢看那三本书,说我把这个抽屉像一个百宝箱一样,今天是放他的玩具,明天是放他的书,后天是放他某一种特别喜欢的一杆笔或者是他涂鸦的某一个东西。他的兴趣点就不在于开关抽屉的本身,而是他好奇心驱使,去发现去探索抽屉里的秘密。这同样一个拉抽屉,你把它粘上,你不在阻止他探索的欲望吗?相反你变换抽屉里的内容,激发他的是什么呀?我的抽屉就是百宝箱,我总在一种好奇、兴奋当中期待着发现新的宝贝。你的孩子好奇心会不会有?会呀。所以,我在新环境中就在观察,哇!今天是新浪亲子,这边怎么弄一个新浪的中文呢?他在这个环境里面就是说每个孩子看到的东西不一样的,如果他的眼睛能够看到,他的观察挺好,他的好奇心有,他就会琢磨,什么颜色的字,这里什么材质的,写的什么的,有什么规律。如果你没有,就把它封上引疯,这个东西就被抹刹掉了,他就没有这种欲望再继续探索。

  主持人:所以你的建议是不是当家长发现小孩对什么特别好奇的时候,不要一味的扼杀他,或者只是单纯的角度?

  贾军:对。你看见孩子最想做的那件事情时候,常常是他的发展需要。你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说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他最大限度的去自由他的那种需要就好了。

  主持人:哎!你刚才说的保持一个最大限度的自由,是不是算不算您说的?

  贾军:你比如说还拿抽屉举例,你怎么样让孩子最大限度的自由?小孩子没有这么好的控制力或会夹到手,这样最担心的对不对?那我的两个小孩子在小的时候,我们家的抽屉永远挂着一条毛巾,小毛巾,要是天天看他的好奇心根本不在毛巾那里。但是你想毛巾夹在那里小孩会不会夹到手?它有一个缝隙嘛。如果你把这个安全的前提具备了,你随便他翻嘛?因为你不让他打开抽屉的原因就是担心他夹手,第二你担心抽屉里有一些危险的东西。可能家长有时候把家里的针线啊或者某一个什么起子呀什么的放在里面,这个就是安全的隐患。拜托你把这些东西拿走,让他只要安全了,你夹一个毛巾放在抽屉边上,你再打开的时候,它一定不会夹手,这就是一个在安全前提下最大的自由。所以我会觉得小孩子自由和管束之间,这其实也是父母的智慧也是一种孩子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规则是制定了说在中国所有的红灯必须停下来,你说绿灯走的人担心吗?一定是走了,可是因为有人在红灯走下他不守规则,所以绿灯的人获得的自由也不是最大的。所以我觉得折射出孩子养育的过程,当中我们要有一个基础的规则,在很多事情。在这规则上限下给孩子无限的空间,它就是自由。但如果没有规则的自由,那这个自由是无边际的,是没有价值的,它就没有一个底限了。所以我常常教育孩子,你只要掌握大的规则就无所谓了,你就让他最大的自由。我觉得在生活当中很多孩子教育的问题真的不是孩子的问题,是家长的问题。我亲自在一个公园里面,我就看到一个小孩子,大约三岁多一点吧,那孩子要去爬一个桥的楼梯,这小孩就是因为他就累了,说;爸爸,抱抱我好不好。我就亲眼看见这个过程,爸爸说:不抱,你必须自己走,非常的较劲。那孩子就不走,而妈妈过来说:你必须自己走,你可以走的。可是这个孩子,我相信他逛公园逛累了,他没有更多的要求,就抱着走上台阶,你觉得这是原则问题吗?可是就这么一件小小的事情,他们僵持了二十分钟,最后孩子哇哇大哭。然后一直就哭,哭到最后“啪啪”打了几下走了。我当时实在看不下去了,我就站出来对那个妈妈说,我说你在较真,你很固执地处理一件事情。那妈妈说:你谁呀。我说没关系,我是一个妈妈,我说但我看不下去,你很固执,你知道你这个固执行为的背后带给孩子什么一个性格吗?就是他的固执。本来就是抱起来走上去这件事一分钟,就让你们很愉悦的结束了公园的旅程的时候,你觉得就是因为他累了不想抱,我想训练你自己走到楼梯。,这是非原则问题,为什么较劲啊?这是非原则问题。

  主持人:你是不是经常看到这种很中国很传统的培训方式,总是想让孩子怎么艰苦地锻炼他,让孩子怎么样坚韧的人格。

  贾军:没有,其实这个标准他们不统一啦,最关键我觉得在于很多父母就是不该较真的事他较真,很多事他太在意,太认真。我在新浪微博里经常收到很多这样的留言让我来回答,比如说前两天一个妈妈就问我说:这个小孩说今天晚上说要想起一件害怕的事情,说这件害怕的事情是,昨天很高兴去幼儿园,今天他说我再也不去了,再也不见那个小朋友了,然后我见到他要把他打死。那个妈妈就很紧张,当我收到那个微博时,我就有点紧张。我就问她:为什么呢?我白天让他看那个动画片,小孩子要把他打死,所以我今天焦虑了一夜我没睡着,我不知道明天要不要送幼儿园?我说呀,你太多虑了,你的孩子睡觉之前跟你说这个话,等他早上七点半起床时候,他根本不记得这件事情。你反过来再跟他讨论,今天你打死谁,你怎么回事的时候,相反你就把这种就拉回来了。所以在孩子生活当中,很多不经意当中说的一些话或者一些事,只是他瞬间的一些想法,如果你认为没必要去强化的,放他一马,没关系,第二天他可能就不在意这个事了。他就开始这个事情只是在他头脑中闪过,在大脑这个网络路径里面因为重复的次数不够多,所以它并没有留下很多的记忆,所以你就不要紧张。可是那个妈妈跟我说紧张的一夜不知道第二天早上跟那孩子说什么,就是我们变得太敏感,真的是。

  主持人:我觉得,感觉家长需要具备两面性,一方面就是,不要太较真,不要对孩子太认真。包括这个呢是指,在他有时候放出一段豪言壮语的时候,你就应该以宽容的心态获取。另一方面呢,对他较真,是在平常对他细小的教育中。

  贾军:对,你的教育是原则问题是不可以改变的。比如说,我们出门坐车,什么叫做原则,一个三岁以前的小孩子绝对不可以在前座副驾驶坐。这是原则,今天既使你一个人带他出门,你也不可以,坐在车上将汽车的安全座椅扣紧,这是原则。为什么?这原则背后是安全的需要,但这就是一个原则的问题我们不可以变。可能讲安全座椅,家长会了解,会容易接受一些什么叫原则,可是对孩子很多的行为习惯家长就会常常会比较忽略。比如说这个小孩子吃饭的培养的问题,比如说这小孩子读书习惯的问题。比如说在中国最普遍的这个吃饭,什么是吃饭不可以动用的原则?说,吃饭是不是得要,自己的,小孩子年龄的增长,他有他自己的椅子,他有他自己的空间,要不要,这是不是原则?可能在我们的很多城市里,我们的父母做到了,根据他年龄不一样,我们挑选不同的餐椅。可是在我们很多其他城市里面,即使在北京这样的一个城市里面,很多的孩子吃饭,他没有固定的地方,今天可能在沙发上吃,明天可能在桌子上吃,后天可能卧房吃,大后天可能就在书房吃。这是一个原则,就是,要准备他吃饭用餐地点的选择,那我们要相对固定,对不对?

  主持人:这出于什么考虑呢?

  贾军:行为习惯的培养,知道在什么地点在做什么事情?

  主持人:还是习惯的培养吗?

  贾军:对,这就是行为习惯的问题,你比如说你再说吃饭的问题。你说,我这小孩子吃饭,我就会觉得说,你好好吃饭哦,吃好了饭我就让你看电视,吃好了饭我就让你看书。这个背后给一个错误的导向,孩子吃饭不重要。你知道吗,吃饭是额外的,你干好了,我奖励给你的是书,奖励给你的玩具。吃饭对孩子重不重要?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分享到: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