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来袭,南京已有幼儿班停课

2015年05月29日06:54  南京晨报 收藏本文     

  手足口病悄无声息地来了,尽管不如去年那么“声势浩大”,但已经开始引爆家长群。市民李女士就发现身边幼儿园有两个班已经停课了。南京儿科医生提醒,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预防的最好的办法是讲卫生,提高孩子免疫力,对于为预防给孩子吃板蓝根的做法,专家表示根本没用。

  南京已有幼儿园班级停课

  30岁的李女士女儿小囡囡(化名)上周一晚上突然发烧,由于温度不高,第二天就退烧了,所以没有耽误去上幼儿园,家人也没在意。可到了周四的时候,小朋友突然手脚出现了红疹,还发着低烧,在南京市中医院儿科被诊断为“手足口病”。继囡囡之后,班级里陆续有小朋友出现了“手足口病”的症状,结果幼儿园小班一个班的孩子都停课了。

  “不巧的是,我同学家的女儿也患上了手足口病,他家住江宁,幼儿园一个班也停课了。”李女士告诉记者,她带着女儿去就诊的时候发现,儿科集中了不少手足口病患儿家长,都是3-5岁的小宝宝,手上、屁股上有红疹子,严重的口腔黏膜都破了。

  门诊1/3患儿是手足口病患儿

  “每年病毒的发病都有大小年之分,今年病毒发病情况较以往呈现一个峰值较高的发病趋势。”南京市中医院儿科唐为红主任医师介绍,这两周,门诊的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高峰,手足口病的孩子占到门诊就诊儿童的三分之一。

  唐主任介绍,随着家长保健意识的增强,目前很多家长对手足口病的知识了解是比较多的,如很多家长都知道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一般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一般孩子感染病毒后,会引起发热到38℃左右。但是当娃娃生病过程中,很少有家长会意识到孩子是手足口病引起的。所以大多数孩子在发热1-2天后,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水疱,手、足出现丘疹、疱疹等症状时,家长才会意识到孩子可能得手足口病了。

  板蓝根不能预防手足口病

  ■延伸阅读

  昨天,南京市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科科长洪镭表示,这一病毒的暴发全年有两个发病高峰,第一个高峰在5—7月,第二个高峰在11—12月。眼下,手足口病病毒以柯萨奇A16和EV71型为主,患者一般表现为发热,手心、脚心、臀部、肛周可出现丘疹和疱疹,口腔出现疱疹或溃疡,疱疹不痛不痒,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

  游乐设施也是病菌传染源

  采访中,一些家长疑惑地问医生:宝宝没有上幼儿园,也没有跟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怎么也会得手足口病?

  据唐主任介绍,临床上,有一部分小朋友的手足口病可能就是通过一些公共设施传染的,比如商场门口、超市门口的婴幼儿摇摇车、社区里的一些公共设施如滑滑梯等。这些设施经常有小朋友在玩耍后,如果没有及时认真洗手,用手抓东西吃,或者直接吮吸手指,很容易中招。

  另外,轮状病毒造成的腹泻,还有支原体肺炎等等,这些疾病都是群体性的,经常一发作就是一个班一个班的,接触性传播非常强。为此,提醒家长,在外面游乐场游玩后,要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无特效药无疫苗,别吃板蓝根

  “手足口病一没有特效药,二没有疫苗,有的家长一听说有手足口病了,就给孩子吃板蓝根,我们非常反对这一做法。”对于家长盲目预防疾病的做法,专家提出了批评。他说,服用板蓝根根本没有用。

  洪镭告诉记者,手足口病是一个“病从口入”的疾病,预防的关键是做好个人卫生。最好的预防办法是勤洗手,不仅仅是饭前便后,吃东西前要洗手,平时外出回来也要洗手。洪镭建议家长,平时要多查看孩子的手心、屁股、嘴巴等地方是否有红疹子。尽量少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另外,一些幼托机构、儿童游乐场等地,也要注意平时的消毒。

  专家提醒,抗病毒的中成药物也是起到治疗作用的,所以不能作为校园预防性用药,有报道说,有些幼儿园会建议家长给宝宝喝点抗病毒药物来预防,这点不可取。从预防的角度来讲,应该是环境方面,注意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避免继发感染。

  宝宝在家“隔离”过程中,尽可能给宝宝吃点易消化的饮食,很多孩子伴有口腔的疼痛,尽量避免刺激口腔黏膜的食物。一定要多喝水,辅助地使用一些抗病毒及对症的药物。如果有些宝宝有低热(37.5℃~38.5℃)的情况,可考虑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如果孩子体温高过38.5℃的话,应适当地使用退热药。

  记者 戚在兵

  (原标题:手足口病来袭,南京已有幼儿班停课)

文章关键词: 手足口病 孩子 家长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