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向孩子“求教”激发求知欲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2日 08:57  当代家庭教育报 

  父母在答复孩子的问题时绝对不要轻率地说“不知道”、“忘记了”等,否则当孩子回答问题时,也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不知道”、“忘记了”。父母更不可不懂装懂胡乱编造或说假话欺骗孩子。

  在告诉孩子某个物品的名称时,在解答孩子的问题时,父母要很小心,告诉孩子时不要弄得像上课一般,不要把它当作孩子必须记住的东西。更不必如此这般地测试孩子——“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样的测试毫无必要,这样做只会把孩子置于一个压力极大的境地——若是他说错了,他就会感到自己犯了很大的错误,这很糟糕!我常常见到许多非常好心、特别和蔼的父母对自己的小孩子这么做。他们并无恶意,只是想帮助小孩子学习更多的知识。在学校里,每当老师发问时。很多孩子马上就显现出某种紧张、畏惧的表情,随后开始陈旧的、糟糕的套路——虚张声势、猜测、玩闹、渴望得到暗示。即使在极少数情况下,有个别孩子对提问没有如此的高度不安的防御式的反应,太多的提问会让孩子觉得:学习并非是要弄清楚事务的规律与状况,而只是要搞到一个答案。只要有了一个答案,就万事大吉!把孩子原本充满好奇和欢乐的求知和学习,演变成了一场又一场压力极大、很容易挫败孩子自尊的考试了!

  此外,还有一点是许多父母在亲子教育中不曾意识到的重要方针——“示弱”。我自己在这方面就受益匪浅。我女儿从小到大,一直都保持着强烈的好学、好问的好习惯。“示弱”就是把自己放在“无知”、“求知者”的位置上,让孩子来给父母“讲解”!

  请仔细地想像一下:究竟是你从他人的讲解中获得知识的乐趣大呢,还是你为他人讲清、解答了某些问题获得的乐趣大?当然是后者!

  父母向孩子“求教”时,无疑会更强烈地激发起孩子的求知欲望、成就感和自尊心。父母中的一人可以“明知故问”扮演“求知者”,另一位则主要承担为孩子解惑答疑的任务。父母也可以交替担任“专家”与“求知者”。如此一来,可以改变小孩子在求知好问的过程中,总是处于“弱势”的局面,有效地增强孩子的求知动力,同时又能够很好地提升孩子的自尊和表达水平,一举多得。

  梁钦元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家庭  沟通  教育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