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7月1日上午,上海市发生一起恶性袭警案件,28岁的北京来沪无业人员杨佳突然持刀闯入一综合办公楼内,连续捅伤多名公安民警和一名保安,随即被民警擒获。在杨佳父亲杨明(化名)的记忆中,儿子从小到大没打过架。有一次,杨明带着读小学的杨佳逛书市,他在书市内吸烟后随手将烟头扔了,杨佳马上跑过去捡回烟头,还指出父亲不守公德。
为什么年幼时如此懂规矩的好孩子,长大后却做出这样的事?在接受庭审时,杨佳提到了自己的“特殊家庭”,姑且不论他袭警究竟出于何种动机,初中时父母的离异、单亲家庭的成长环境,很可能是造成今日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没有父亲的指导遭受挫折的男孩会出现暴力行为
1994年,杨明和妻子离婚,14岁的杨佳随母亲在亚运村居住。从此,父子很少见面。每月,杨佳会到父亲那里领抚养费,但每次领钱后,内向的儿子很少跟父亲说心里话。2004年后,父子俩失去联系,两人从此再未见面。
“单亲家庭的孩子很容易因为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导致心理失衡。”郑大教育学院心理系副教授许慧说,杨佳从小性格孤僻,不喜欢与人交谈,初中的他正处在叛逆期,需要更多的关爱,但父母却离婚了,更让他常常感到孤独、忧虑,进一步加剧性格孤僻。
这种孤独、失望的心态不能得到及时排解,久而久之,就可能影响其人格的健全发展,甚至影响情感、意志、品德的发展。
此外,父爱和母爱对孩子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父亲会给孩子力量和安全感,父亲角色的弱化和缺失,多少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不安全感。”许慧说,父亲通常表现的独立、自信、勇敢、坚强等,在一定程度决定着孩子扮演的社会角色。
据全美父道组织整理的调查显示:该国72%的少年凶杀犯、70%的长期服役的犯人来自无父家庭。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威廉·波拉克解释说,在没有父亲的情况下,缺乏对孩子的纪律教育和监督,缺乏教育孩子怎样做男人的机会。父亲在帮助男孩控制自己的情感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没有父亲的指导和带领,男孩遭受的挫折常常导致各种暴力行为和其他各种反社会行为。
母亲处事态度培养、纵容了他的攻击习惯
原本父爱缺失了,母亲如果勇敢站出,担当起父母双重责任,也能尽量减少离异对孩子心理成长的影响。然而,从杨佳的邻居处了解到,自1995年起杨佳便跟随母亲王女士搬到该楼居住,他们与很多邻居关系紧张,常因小事与邻居发生口角甚至动手打架。
他们的近邻、一对老人家接受记者采访时,形容杨佳的母亲是“不爱讲理的滚刀筋”,喜欢在家里“成天骂大街”,母子俩平时都跟邻居没什么来往,而杨佳性格也有些像他母亲,平时在楼道里看见他,“都梗着脖子,小眼瞪着,像老猛牛似的”。
“母亲的不良心理状态和‘榜样’作用,对孩子都会有影响。”许慧说,杨佳母亲和别人发生冲突时,都采取不健康的攻击性处理方式,而杨佳很可能从她身上培养成了用攻击性行为处理问题的习惯。
然而,当他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时,母亲纵容的态度更强化了他这种行为。据邻居李大妈说,“两三年前,我儿媳妇出门穿鞋前先把一袋垃圾搁在楼道里,王女士便开始骂人,最后两人都打起来了。杨佳回家后,把我们家的大门都踹歪了,还砸坏了楼梯的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