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识字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商?
提倡早认字的观点中,常常会提及日本教授石井勋在80年代的一个测试结果:如果从5岁开始学起,到入学前一年,智商能达到110;要是从4岁开始学起,学两年,智商能达120;若从3岁开始学习三年,智商能达到125一130。
首先,这个结果的真实性还有待考察(可参见后面附的其他文章),就算是真的,其实也说明不了什么。且不说3-5岁儿童的智力具有不确定性,我们知道,智商的测量是基于一些测量方法,鉴于传统智商测量的局限性,现在最新的智力测量依据已经不是简单以传统测量来判断了,现在的智力分为潜在智力和实用智力,新的智商测量包括以皮亚杰的认知理论为基础的智力测验和以现代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的考夫曼儿童评估测验,都尽可能避免过去传统测量的误差。更主要的是,智力测量(智商)所测量的仅仅是人的智力表现,而不是真实能力的表现。智商绝不能做为预测个体的健康、幸福或成功的唯一有效指标,比如:个体获得成功的主要因素包括:家庭、习惯、教育、实践能力、创造能力、成功动机等等[1]。
如果相信日本教授的数据真实可靠,可能有家长会说,我致力于通过早识字孩子的智力开发,培养出高智商的孩子,是为了今后培养杰出人才。可是,在现代社会,有高智商和文凭并不是衡量能力的指标,现在需要的是开创性人才,创造力比高智商更加重要。创造力是一种发散思维,不是聚合型思维,发散式思维要求个体发现问题的各种不同答案和解决办法,而聚合型思维要求个体找出问题的一个最佳答案,并且要精确(这是智力测验所测量的内容)。有这样一个事实:日本是极端强调早期智力开发的国家,奥地利的孩子7岁以前不识字读书,两国的人均诺贝尔奖指数,奥地利比日本高出数倍。
2、如何看待“婴儿期识字对右脑开发的作用”
人的左脑主要从事逻辑思维,右脑主要从事形象思维,右脑是创造力的源泉,是艺术和经验学习的中枢。孩子6岁之前,本来就是以运用右脑为主的,从6岁以后才用左脑进行抽象思考和学习。婴幼儿这个阶段的孩子富于幻想和直觉,是感性思维阶段,这个阶段孩子学习的最主要特点是喜欢听故事、听音乐、看图画、空间探索等等,孩子是运用视觉、听觉、感觉来进行综合学习的,所以,象讲故事、空间感的培养、音乐、美术等方面的熏陶等,都是非常适合这个时期孩子的。
早认汉字有利于右脑开发的观点是日本的七田真等人提出来的,其主要的理论基础源于杜曼(Glenn Doman)的研究、包括闪卡的应用,现在是非常有争议的。杜曼的方法本是帮助大脑受损儿童恢复,其原理是利用人类大脑中在婴儿期尚具备功能但是后来逐渐退化的“动物脑”部分,这个应用,到底对正常孩子的发展会不会造成危害,目前没有对比研究,因为科学家不可能用有风险的事情拿到孩子身上做实验。另外,迄今为止并没有相关的跟踪数据表明,“杜曼宝宝”以及“右脑开发”儿童长大后,到底和正常成长的孩子到底有何不同。而且,就算是被开发的孩子中有成功的,自然成长的孩子里也有大量成功的例子,而自然成长是没有风险的。我一直觉得,孩子的成长不是高风险投资行为,任何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内在伤害的事情,还是尽量避免为好。
此外,我之所以对杜曼和七田真等人的方法不感兴趣,是因为我坚信人类正常认知发展的规律,不需要用诸如“闪卡”这样存在高风险的“武功秘籍”来走捷径。比如七田真育儿法认为,“不求理解”是右脑教育的关键,其结果是能够大大提高记忆,我觉得这是不折不扣的灌输式学习:不管是通过闪卡灌进去的还是把文字当图片记住的,如果是从婴儿期就这样灌输给孩子,这个做法一旦养成习惯,那么今后接触新事物时,是不是也不求理解而是先记下来,这如何发展孩子自己的主动性思维和创造力呢?
3、什么是真正的顺其自然?
在这个话题讨论中,看到最多的观点是“顺其自然”,但是,怎么顺其自然呢?当看到小婴儿对汉字关注时,就认为孩子到了该学认字的时候了,就开始给他看字卡、甚至闪卡,这就是顺其自然了吗?我们有没有真正了解孩子的需要呢?我们真的给孩子提供了他需要的环境吗?
有专家说得好,父母其实不需要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只要以平和的心态陪伴孩子成长,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就告诉他,想看字就和他玩个字的游戏也无妨,不刻意、不灌输,——当然,这是最理想的境界。可是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各类观点满天飞,加上教育也高度市场化,很多宣传性的内容并不客观,妈妈们身在其中,要想保持一颗平常心,实话实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么,出路是什么呢?如果想真正地顺其自然,还是要学习和了解儿童早期发展的普遍规律,在这个基础上再去顺应自家孩子的个体发展。孩子有自己的学习方式,我们首先要相信孩子,我们的孩子不会因为比别人少学几个字就落后,我们需要做的,是为孩子提供他真正需要的环境,满足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孩子从一出生,其实就开始了自主学习,保护孩子这种主动求知、主动思考的本能,比什么都重要,这才是孩子今后学习的坚实基础。
4、不让孩子早认字是因为懒惰、或者为孩子不够聪明找借口?
在这次是否要让孩子早识字的讨论中,类似的留言我看到很多。孩子没有早认字,就认为孩子不聪明或者家长不够勤快,这样的看法实在是很极端,却也非常有代表性,正是因为这样的观念,有非常多的妈妈因为自己的孩子对认字不感兴趣而备感焦虑。
说说我家的例子吧,不一定有代表性,希望能带给妈妈们一些参考。我和我家大胡子,可以说是一个鲜明的对比,20年前(感慨一下,时间过得真快啊!),我和大胡子都算是高考中的幸运儿,我们一南一北,相遇在某重点大学的一个热门专业,我的成绩是北京市某重点中学前十名,大胡子是南方某省、全国高考竞争最激烈地区之一的理科高考状元。我父母是6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在我3岁多的时候就开始教我认字、学英语和数学,我5岁上小学,20岁重点大学毕业(也算传统早教的成果了吧?)。我曾经一直是乖乖女、在我妈妈的精心培养下一路重点学校走来,是妈妈的骄傲,可是我从大学毕业起就开始了叛逆之旅,那时父母已经为我安排好了出国留学,我的托福成绩也很好,可我说什么也不想再学了。我虽然曾经领先于起跑线,却一度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很迷茫,用了大量时间寻找自我、修复自己。
大胡子呢,和我完全相反,他的家乡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因为婆婆身体不好,没有太多精力管他,他从小是放养长大的,上小学前根本没学过认字什么的,在学校也不是什么好学生,却凭借高三一年的努力,以当地理科高考状元的成绩考到北京(大胡子来自全国高考竞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成为当地的传奇人物。我是大学毕业就没有了学习动力,直到很多年后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才真正体会发自内心的学习是什么样。大胡子却一直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兴趣和学习热情,大学期间曾经被C语言老师认为将是最有潜力的软件开发者,后来基于兴趣转向其他专业,并在大学毕业时考了全国最热门的研究生继续深造,研究生考试的前后准备时间不超过3个月,考试成绩却非常高。大胡子业余兴趣广泛,在桥牌、国际象棋等方面也表现出过人之处,除了逻辑能力,他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运动能力、平衡能力等也都很强,让我自愧弗如,尤其是审美能力,惭愧地说,我和好好平时买衣服,都是听大胡子同学的意见。我想这可能是因为他从小在自然天地中长大,被大自然赋予的灵气吧。可奇怪的是,说实话,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一点没觉得他比我聪明,厚着脸皮说,反而我的反应力比他更优越,我们一起做过智商测试题,我的智商还高些。但是,我在前面所说的那些方面,都比大胡子差很多,这大概就是早教培养出来的和自然生长出来的差别了吧。即使我是3岁以后才学认字什么的,但是过早学习文字,束缚了思维和感性方面的发展,这些靠后天是难以弥补的。
那么,既然大胡子并不是“天才”,他学习的秘诀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他在学习和思考时,非常的专注和高效——要么不做,如果做,就做到最好。这一点,其实可以说是基于兴趣的主动学习和思考带来的,而这个特性,孩子从小就是具备了的,只要我们保护得好,就能发展为高度注意力和高效率。
我家好好同学,从小没学过认字,但是我尽可能带她去大自然体验、游山玩水,在她3岁前,我们周末去过最多的地方是植物园、动物园、海洋馆...,外出度假是去海边,为好好建立了充分的感知基础。好好的好奇心和专注力也一直被保护得比较好,4岁起进入文字敏感期后,她通过日常生活中接触以及讲故事等方式,短时间内就认识了大量的汉字(具体认识多少我没数过),现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汉字和图画书上的字基本都认识了,我从没刻意教过。好好自进入敏感期以来对认字的兴趣一直强烈,而且乐在其中。我觉得,这样自主的学习方式,最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发展是良性的,能够很好地保护孩子的自主思维和好奇心。此外就是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一个认知发展良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身心健康的孩子,我不会发愁她今后的学习的。
可能有人说,你自家的例子没有代表性。那么,我还想再举一个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的例子,这是张教授在博客中写给一个9岁上大学的孩子诗钧的一篇“是谁害了天才儿童”中的内容,讲了他自己的经历:
“人类历史上被认为是智商最高的米尔,十一岁就掌握了当时的所有数学,二十岁出头精神出现了问题。其后米尔自己“调控”,康复,要到四十六岁才发表他的经济学巨著。我认为如果米尔的父亲不是见到儿子的天赋惊世骇俗,日夕强迫儿子学习,米尔的成就会大得多。
我是过来人,二十四岁才进大学。不敢说自己少小时的天赋比得上诗钧小友,但姊姊们的记忆,是年幼时我过耳不忘,而儿童的玩意,无一不精,所向无敌,——只是读书不成罢了!有什么打紧呢?二十四岁才发劲读书,三十三岁正教授,可能因为误打误撞,用尽了长途赛跑的法门。
七十一岁还有后劲,还可冲刺,显然是因为我二十四岁才起步。诗钧小友,慢一点起步吧。来日方长,上苍不会那么小器,给了你天赋然后拿回去的。”
深更半夜罗里罗嗦又写了这么多,是因为一再看到有妈妈在要不要提早让孩子认字的问题上感到困惑,不知通过这一篇的分析,您是否做到了心中有数?此外还有几篇我在网上看到的在这方面研究得比较深的文章,我列在本文的后面了,感兴趣的妈妈可以再看看。(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为了这篇文章我竟熬了一个通宵,呵呵,感觉围绕这个话题说起来没完没了的,就此打住,不知这次我说明白了没有,希望大家不要烦我啊。)
本文参考资料:
[1]《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作者:(美)David R.Shaffer
[2]《阅读大脑的故事和科学》,作者:(美)Mryanne Wolf
[3]《七田真0-6岁育儿法》,作者:(日)七田真
文/友童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