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我曾仔细观察在我的候诊室里候诊的一个家庭。那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在离他母亲几步远的地方开心地玩着,有时他会跑回到母亲的膝前,让母亲抱一会儿,重新感受与母亲的情感联系,然后又跑开去。当他冒险跑得更远的时候,他会用目光探询母亲,征求母亲的允许。母亲的点头和微笑向他表明“没有问题”,然后他就会大胆地尝试着去玩那些新玩具。有那么几次这个孩子面对新玩具开始不知所措,他的母亲就用眼神向他示意,他父亲用肢体语言给他以引导,这就让他得到一条明确的信息:需要改变自己的行为。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种让他感到安全的方式,而父母又有着一种让孩子没有压迫感的权威。很明显,他们之间关系十分融洽。我忍不住称赞这对父母:“你们对管教孩子真在行。”让我感到吃惊的是,那位父亲回答道:“我们可从来不打孩子。”
我们对“管教”一词的理解显然是不同的。像其他许多父母一样,这对父母把“管教”等同于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做出反应,他们没有认识到“管教”主要指的是你对孩子良好品行的鼓励。你首先应该保护孩子、不让他跌倒,这比起等他真正摔倒后再来为他抚平创伤要好得多。
所谓“管教”,指的是你对孩子所做的、影响着他们成长为什么样的人的一切。然而,你如何才能使孩子成长为你所期望的样子呢?为了长成你所期望的样子,你的孩子又需要从你那儿得到什么呢?不论你对孩子有什么样的最终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都应该扎根于帮助你的孩子培养起能够持续他一生的内在自我控制力。你需要这样一种指导体系,它能够让孩子在4岁的时候就约束自己,从而使他到40岁时仍然保持良好的品行,你还应该将这样的指导体系融入到孩子的全部个性当中,使它成为孩子个性的一部分。假如孩子的一生都被录制在了一盘录像带上,而且你可以往前“快进”数十年,你希望在带子上看到的那个成年人具有怎样的品行呢?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成人后具有:
· 敏感;
· 信心及坚实的自尊;
· 做出正确选择的智慧;
· 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 对权威的尊重;
· 解决问题的技能;
· 幽默感;
· 不懈地追求目标的能力;
· 诚实、正直;
· 健康的性意识;
· 责任感;
· 求知欲。
一旦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你就能够着手去规划如何实现这些目标。请你记住,你的孩子并非像一张白纸那样,可以让你在上面写上自己的种种愿望。孩子的性格靠的是你和其他关键人物的引导,而不是塑造,你必须对孩子本人的个性加以考虑。由于孩子们和父母亲有着不同的气质和个性,而且每个家庭的生活方式各不相同,父母对孩子的引导方式也就因人而异。尽管如此,不论父母和孩子有着什么样的性格,所有的教养方式都建立在一些最基本的思想之上。下面的十个基本原则有助于你着手考虑在自己的家庭里如何实施对孩子的教养,在本书的后续章节中,我们将逐个地对这些基本原则展开讨论。
1. 尽早建立亲子之间的密切关系
教养的基础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健康的关系。要想知道如何教养自己的孩子,你必须首先了解孩子。对孩子的了解深深地印刻在父母的心中,你可以称之为“直觉”,但是“直觉”这个用词让人感到多少有点神秘,会令父母们迷惑不解(父母们可能会想:“我如何才能相信自己的直觉?我甚至连自己有没有直觉都不知道!”)。而“密切关系”这个词就比较容易理解。我们把高度接触的养育方式称为依附性养育(详见第二章),通过这种养育方式,你可以建立起并且不断地加强你和孩子之间的密切关系,为教养孩子奠定基础。与孩子关系密切的父母会对自己的孩子有深入的了解,因而他们能够知道对孩子作出什么样的期望是合适的,并且会明白如何让孩子知道他们的期望。另一方面,与父母关系密切的孩子知道父母期望他们有什么样的品行,并且为了让父母高兴,他们会尽力按父母所期望的去做。这样的父母与孩子在一起共同形成了对他们来说行之有效的教养方式。在第二章中,我们将为你描绘如何与你的婴幼儿建立密切关系的途径,以便让你能够读懂子女的行为从而作出适当的回应,并且使你和孩子都能发挥出内心最美好的品格。在本书的其余部分,我们帮助你保持与孩子之间的密切关系,如果你在为人父母之初和子女的关系不够稳固,我们将帮助你重新建立起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与子女关系不密切的父母由于不太了解孩子心里在想什么,会对自己的教养技巧缺乏信心,因此他们会为了弄明白孩子的行为而四处向专家求教。他们尝试着一个又一个的方法,盲目地寻找着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其实这些问题完全是可以事先预防的。如果你和你的孩子之间发生了教养问题,并且你感到你们之间有距离的话,那么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可能需要加以改善。想改善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永远都不会为时太晚。当然,越早与孩子建立密切的关系,你对他的管教就越容易进行。建立起与孩子的密切关系并且保持这种密切关系,这是教养子女的基础,也是依附性教养方式的核心内容。
2. 了解你的孩子
“了解你的孩子”,这几个字是对孩子的教养中最有用的词语。你应该了解你的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需求与能力,你的教养技巧必须随着孩子年龄的长大而改变,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会有不同的需求。一个2岁的孩子发脾气时父母需要做出的反应与一个4岁的孩子发脾气时父母所要做出的反应是截然不同的。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将指出怎样的行为是正常的,怎样的行为是不正常的,以及父母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应该怎么去做。
了解适龄行为。父母与孩子之间许多冲突的发生都是因为父母期待孩子像大人那样去思考和行动。为了辨别什么才是真正的不良行为,你必须在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了解哪些行为对当时这个阶段来说是正常的。我们发现教养自己的第八个孩子比教养第一个孩子容易得多,主要是因为我们已经掌握了教养孩子的关键,我们知道子女什么样的行为需要给予指导、需要我们耐心和幽默地对待,什么样的行为需要我们毫不含糊地加以纠正。我们会容忍孩子的那些与年龄和成长阶段相应的行为(比如,大多数2岁大的孩子都无法在餐馆中安静地坐定一两分钟),但是我们会纠正孩子的无礼行为以及可能给孩子或他人造成危险的行为(比如,我们会说:“你不可以爬到桌子上去”)。
深入了解孩子的心思。小孩子的想法与大人是不同的。小孩往往会试着去做一些傻事,也往往会有一些怪念头——至少按大人的标准来看是这样。如果你以一个大人的观点来评判小孩的行为,那会让你也做出傻事。一个2岁的小孩跑到外面的大街上去,他并非是想跟父母过不去,而只是要去把他的球捡回来。欲望突然间产生之后,紧接着就是行动,中间不会有任何的思考。如果一个5岁大的孩子非常喜欢小伙伴的玩具,她就会去把它“借”来。成年人在有了欲望之后可能会停下来,掂量一下所要采取的行动的必要性、安全性以及是否道德,而小孩子不会这么做。贯穿本书的内容,我们将教会你如何用“孩子的眼光”来看问题,从而让你能够了解是什么造成了孩子的行为,并且能够想出办法去对孩子的行为加以引导。我们称之为“先想孩子所想”。下面来看我儿子马修的故事。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