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的宝宝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些生活经验使宝宝对事物的认识进入到一个更高层次的阶段。他们开始采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探索周围的事物。常常做一些让爸爸妈妈头疼的事情。探索,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快乐,但也尾随着爸妈此起彼伏的惊叫。先来回顾一下宝贝们因“过度探索”带来的麻烦吧。
“探索”花絮
片段一:3岁的诺诺把自己反锁在厕所,不知道在捣腾着什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轮番在门外叫唤,小诺诺就是不搭理。堵在门外的大人心急如焚,就怕孩子碰到什么不该碰的危险装置。只听到厕所间传来一阵阵抽水马桶的声音。莫不是小家伙拉肚子了?在爸爸严厉的“威胁”下,小诺诺终于把门打开了,只见他浑身上下弄得湿哒哒的,乐呵呵地咧嘴笑着,身后的马桶还在抽水,众人探头一瞧,惊呼:小家伙把他的百变金刚扔进了抽水马桶。
片段二:小米的爷爷热衷于种花,家里的阳台被爷爷装扮成一个漂亮的小花园。小米最近成了爷爷的粉丝,只要爷爷开始料理花草,小米就尾随在爷爷身后,“为什么、为什么”问个不停。这不,爷爷去接电话,没人搭理的小米真不习惯,于是,小家伙开始自己为“为什么”找答案。待爷爷接完电话,回到小花圃前,惊呆了,小米把他刚种下的观音莲连根拔起:我只是想看看它的种子!
片段三:冰箱在波比的眼中是个神奇的东西,它能把喝的饮料像变魔术一样变成冰块。炎热的夏天到了,波比对冰箱的关注度空前上涨。趁着大人不注意,小波比对冰箱进行了彻底的“解剖”。他将冰箱里的食物全部拿出来,转而放上了自己的坦克车、特种部队。放眼望去,冰箱成了一个玩具陈列柜。当然,陈列柜只是昙花一现,在奶奶的惊呼声中,冰淇淋化了,保鲜的菜坏了,小波比也被爸爸强行带离现场,与冰箱彻底“隔离”了。
为“探索”辩白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喜欢到处探索,这里摸摸,那里碰碰,甚至会采取一些比较过激的行为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把玩具扔进马桶,也许只是想让心爱的玩具洗个澡,只是无奈找错了澡盆;拔起爷爷的花,只是想看看泥土下面是否就有爷爷说的种子,原来这样是看不到种子的;把特种部队放进冰箱,或许是好心想让他们也凉快一点,哪知结果会让冰淇淋融化……小小年纪,考虑难免不周全。这一些让父母头痛的行为其实只是源于宝宝强烈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想尽办法去探索周围的一切,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却全然不知自己过度探索的行为带给大人很多的麻烦。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损坏一些物品基本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在同时,他们却在不断增长着见识,积累着经验。如此一想,父母是否会对宝宝的这些“过激”行为释怀呢?与其严厉地斥责宝宝的淘气顽皮,倒不如利用宝贝天性好奇的特点,在安全的前提下,引导宝宝进入一个全新的探索境界,让好奇心成为拓展思维的金钥匙。
对待过度探索的策略
1. 变通策略,满足宝宝的好奇心
有时,宝宝的“探索”具有“破坏性”。父母与其担心宝宝毁坏物品,不如教宝宝正确的使用方法,满足宝宝想要自己操作的好奇心,同时又把“探索”活动的破坏性降到最低。比如宝宝想给他心爱的玩具洗澡,父母可以为宝宝找一个脸盆,一起参与到玩具的沐浴中。若宝宝对厨房情有独钟,妈妈不妨也给宝宝在厨房里找一个活,比如帮助妈妈清洗水果,帮妈妈拿拿碗等等,让宝宝也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有些东西比较危险或者不想让宝宝玩的,父母则可以找其他相似的、安全的替代物。
2。正确应对宝宝的“为什么”
由于宝宝的认知有限,又具有好奇的天性,在探索过程中,他常常会产生很多奇怪的问题:“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当宝宝对某项事物产生兴趣时,他会坚持不懈地打破沙锅问到底。面对宝宝的“为什么”,父母应保持耐心,进一步引导宝宝去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宝宝继续思考,通过自己的探索找到问题的答案。
3。换位思考,做个大孩子
面对宝宝过度探索造成的混乱局面,父母在发火前,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幻想一下自己也是个孩子,也有童心未泯的时候。站在宝宝的立场、角度去看问题。你会发现,孩子们的世界其实很简单,但却非常丰富。释放自己的童心,加入到宝宝的疯狂探索中,一起去体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4。让宝宝的探索更深入
宝宝的思维方式很奇怪,很多时候都不按理出牌,而正是这样的游戏方式,才能让他的好奇心得到最好的发挥。比如搭积木,宝宝好不容易把积木搭成房子,一分钟不到他可能会把刚搭建成功的房子推到。匪夷所思的行为背后,宝宝只是想看看积木房子倒塌后是什么样子?倒塌时会有声音吗……父母不仅没必要压制宝宝这种因为好奇心引起的行为,还应该引导宝宝发现事物深层次的奥秘,让他的探索更深入。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