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妈妈总是害怕孩子饿着,就不分具体情况地强迫孩子多吃;因为害怕孩子冻着,总是让孩子比别人多穿一层;因为害怕孩子累着,总是替孩子包揽一切,穿鞋、背书包、叠被子⋯⋯
记得有一次,我去拜访很多年都没有见过的老同学。她的儿子都4岁了,可是到了吃饭的时候,我却看到,孩子还是要妈妈喂,如果妈妈不喂,就拒绝吃饭。老同学当着我的面有些不好意思,解释说:“孩子从小到大喂习惯了。”
所有的妈妈都知道,这是给惯出来的“毛病”,因为她“爱”孩子。可真的是这样吗?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汪女士是省级著名的营养专家,她根据孩子的生长发育精心制定菜谱,可是,孩子的生长发育并不像她期望的那样。孩子和同龄人相比,长得又瘦又小,根本不像是10岁的孩子。并且,孩子的脾气暴躁,性情孤僻。
一位育儿行家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来概括汪女士的做法。原来,汪女士精心地去制定菜谱,非常讲究科学:每天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吃,吃多少的量都做了明确严格的规定;每一周的食谱和要求都贴在厨房和孩子的房间里,时刻提醒着孩子。孩子吃不到规定的标准,父母就不肯罢休,一定要想办法让孩子“完成任务”。这位育儿行家对此做法的评论是:他们的方法如果用于生产一架机器或培育一株稻谷,肯定会成功,可惜父母面对的是一个有独立意识的孩子。
言下之意是,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心理的情感需要。我们不能否认这位妈妈的出发点是好的,她是为了孩子能拥有健壮的身体,才在生活上对孩子关怀备至,并且还建立出一系列的规则,让孩子定时定量去完成。但是,殊不知,除了吃饭,孩子还有自己的需求,还有生理之外的需求。心理学家通过对儿童成长的观察和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最为需要的,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充足的食物,而是爱和关怀。”
如果妈妈把精力都集中在孩子的生理需求上,而对孩子更高层次的需求漠然视之的话,必然会对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