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培养品格儿童:鹿约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6日 07:13  《根基》 

  鹿约小朋友在镜头前,身穿咖啡色的校服,系着红色的领结,手斜插在裤兜里,头微微斜着,俊秀的脸上露出明朗的笑,在拍摄现场的我们一行三人,不由得发出赞扬声。“真帅!” “像个好莱坞小童星呀!”设计师一边翻看着镜头里的“鹿约”,一边冲站在镜头前的鹿约说。没想到,这时,看上去显得庄重的鹿约却双手扮成小猴状,嘴巴撅得老高来回应我们。看他滑稽而可爱的模样,大家都忍俊不禁,都被逗乐了。

  品格儿童小档案

  姓名:鹿约    年龄:7岁半     

  学校:北京实验二小王府分校

  年级:小学二年级

  最喜欢读的书:《世界伟人传》(从中学到很多好品格)  

  最喜欢的电影: 《蜘蛛侠》 (动作很潇洒、很敏捷)

  最开心的事:与朋友一起玩鸭子过河

  最有成就的事:小说《哈里野星球》在班级网站发表

  最好的习惯:做完作业后再玩,早睡觉,早起(6:00)

  最喜欢的朋友需具备的条件:学习好、运动好、爱劳动、爱友谊

  最大的梦想(目前):制造喷火机  (节约能源,可以在空中飞来飞去)

  爸爸 鹿永建(大鹿)   媒体资深记者      妈妈 钱红林  致力于“培育男孩”方法的传播

  非盈利组织“关爱家庭”创办人

  妈妈眼中的鹿约

  尊重权威

  对于鹿约来说,每一次变换环境对他都是一次挑战。

  红林每周都和鹿约一起去周末学校。上周因为换了新的地方,鹿约一到那个地方就做怪样。一进教室,有老师招呼鹿约坐到她身边,鹿约扭头不理睬。坐在位子上后,他身体斜着,表情怪异,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够没礼貌的!红林觉得很尴尬。

  老师开始和小朋友一起唱歌了,但是,鹿约似乎与动听的旋律无关,他仍然身体斜着,表情怪异。糟糕的是后来,教唱歌的老师将鹿约叫到前面给小朋友做示范。

  鹿约面向小朋友,故意将两肩耷拉到很低处,做着鬼脸,小朋友们一阵哄笑。这是史无前例的,妈妈从来没有见过鹿约这样子!唱歌开始,鹿约一会儿伸出舌头,一会儿闭上眼睛,像喝醉酒的样子。小朋友哄笑得更厉害了,鹿约似乎更得意了,继续伸舌头、闭眼睛、烂醉如泥的样子,让一旁的妈妈“是可忍,孰不可忍”。

  红林起身将鹿约招呼出了教室。出了教室,到了一个封闭的走廊。在这个封闭的走廊上,红林火冒三丈,但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你刚才是什么样子,你知道吗?”

  “不知道。”鹿约回答。

  确实,这样一个7岁的孩子,他根本不知道刚才在做什么。红林将他刚才那样子做给他看,他还在那儿翻白眼。

  “你是觉得教室换了,不适应,是吗?”

  “就是,换了教室,我难受。”

  “今天是新环境,妈妈知道你心里有点不舒服,但是,你刚才那怪样,实在是不对的。你好好想想吧。”红林语调相当严厉地对鹿约说。

  鹿约这才从刚才的歪歪扭扭中清醒过来。

  “你好好想想吧,你在这儿面向墙,人站直了,别歪歪扭扭。”妈妈将他的身体扳直了。鹿约看到妈妈那严厉的样子,立刻站直了,他面向墙壁,面壁思过。

  五分钟后,红林和鹿约一起回教室,他安静地坐了一会儿,开始和着大家的声音一起唱歌。过了一会儿,他冲妈妈笑了笑:“妈妈,别生气了。”他的笑脸表明他是一个对于权威心悦诚服的孩子,他是尊重父母权威的。

  钱红林点评:要让孩子心悦诚服地尊重权威,尊重权威的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他将敬畏真理。他将是一个建造者,而不是颠覆者。

    老师眼中的鹿约

  敢于承担 有责任意识

  在班主任赵老师的眼中,七岁的鹿约是个阳光男孩,明亮的笑容时常挂在脸上,整个人看上去非常纯净。

  在鹿约身上有很多闪光的东西。赵老师讲述了这样的事:上学期,在一年级开展了“争当小绅士、小淑女,爸爸妈妈争当绅士爸爸、淑女妈妈活动”,活动主要反映孩子们的家庭生活实录,全家共同成长的经历,表达 “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更骄傲,更自豪”的主题,鹿约将代表一六班在全年级四百多个同学面前进行演讲。

  演讲的那天是周一,一大早,大鹿像往常一样把鹿约送到学校。爸爸告诉赵老师鹿约突然发烧了,有38度。平时遇到这种情况,鹿约会在家休息,但当爸爸征求鹿约的意见,演讲是不是就不去了时,小鹿约非常坚定地说:“我要坚持参加演讲,我代表的是全班四十多个同学,代表的是班级的荣誉,我不能因病而耽误。”后来鹿约镇定自如地走上了演讲台,声音脆亮,情绪饱满。当时,在场的全年级同学有四百多人,除了赵老师,没有一个人知道正在台上声情并茂地演讲的鹿约同学正发着38度的高烧。鹿约的演讲一结束,台下立即掌声不断,演讲空前成功!鹿约一走下台,大鹿立即把他带到医院去看病。看着鹿约依然纯净的笑脸,赵老师感动地说:“在生病的情况下,他用意志和毅力坚持来完成任务,真是个了不起的孩子。他的责任感,在同龄的孩子中少见,这一点在我从教十多年的生涯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每一个品格儿童的背后,都站着精心培育他们的父母。鹿约的爸爸大鹿来自江苏,在北京工作,是一名媒体资深记者,美丽又温文尔雅的妈妈红林是地道的上海女孩,目前在北京创办了一家文化公司,同时创立了非营利组织“关爱家庭”。当年大鹿是颇有前途的文学青年,红林则是上海一家有名的杂志社的编辑。大鹿的一篇小说辗转到了红林的手中,两人相识相恋。结婚后,红林来到北京。近些年,红林专注“关爱家庭”的社会工作,致力于把美国家庭教育权威杜布森博士的系列书籍引进到中国出版。她告诉记者,杜博士的教育观点对她和丈夫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培育男孩》一书,让他们夫妇在教育孩子方面获益匪浅,当记者问到品格儿童鹿约是怎样炼成时,大鹿和红林娓娓道来 。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家庭  教育  培养 
留言板电话:010-626763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