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流行一句话:“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细心推敲,你会发现:除“为了一切的学生”体现了“有教无类”的社会公平、凸现教育的普遍价值外,学校教育并不是“为了学生的一切”,也不是“一切为了学生”。教育是按照未来人才发展和社会要求去实施的,它要照顾到学生与家庭、学生与社会、学生与学校、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利益平衡,教育目标不可能反映每个学生个体的全部利益,也不可能反映学生利益的总和,学校文化应该是反映社会利益总和的文化。这是一种让未来社会和谐的文化,大家与人为善、让自己做好人又让别人做好人的文化。
校长要善待职务
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
今天还流行一句话:“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校长文化的核心价值首先表现在校长的教育家品质。校长是教学质量、知识真理、学术研究、师生利益的捍卫者。校长不是权力,校长是责任,是实现自己执著的教学理念和治校理想的机会和平台。校长要善待职务,就要克服官本位思想,从庙堂之上回到学堂之中。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治校的突出品格是“终生一职”,一生“只做一件事”(校长),决不“今天干教育,明天弄政治;干着校长,想着部长”。目前应该大力提倡当一个“纯校长”。有了“纯校长”,就有了“纯教师”,学术和业务就不会泡沫化。学校校风、教风、学风的养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校长的一言一行所体现的教育责任和清正精神。
有人说学校就应该是一个“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的世界,妙极!因此有人说,一个国家世风坏了、官风坏了、民风坏了,只要校风不坏,民族就有希望。
校长要善待教师
校长的工作和努力不仅为学生,也为教师,当然还为社会和家庭。学校是二元的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的主体。知识的传授和继承、品德的养成和春风化雨,教师起着决定性作用。推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丝毫没有减弱教师的作用,而是对教师的素质有了一个更高要求。
校长在新课程改革中,更需要善待教师,体恤教师的职业辛苦,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解决他们的困难问题。善待教师,就要严格要求教师,从职业素养和职业规则上培养约束他们。善待教师,要以包容的精神扬他们之长、忍他们之短,忍不是放纵,而是一种理解和等待,给他们一定的空间和自由。善待教师不能是无为而治,在当下泛社会化的职业格局下,更应以积极的态度强化职业的特殊性和职业道德。校长善待教师,就要帮助教师成长,给教师适度的压力,以产生能内化为主动精神的力量。
管理者要思考的是如何布“势”造“场”,让磁针处在“场”内,向着一个方向。呵护着教师们的那份良心,他们就放不下那份责任。
教师要善待学生
约束学生、感化学生是教育的两手,爱是约束和感化的出发点,是考量两者是否适当的尺度。
学校要克服教育的功利化倾向。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其表现有二:一是教育的单一性——把教育等同于教学,把教育当成知识技能传授的单纯技术;二是把对学生的管理混同于成人式的团队管理,批评和处分中的教育附加值愈来愈少。
教育是以美好的愿景为出发点建立起的一种事业。教育不能把学生当做成品去评判取舍,而是要当做尚未封笔的作品去修改。善待学生,就是教师要有一种父母本能,满怀希望、不离不弃、像对待自己孩子一般地对待学生。教师是否爱学生,取决于这个教师的品德。所以,善待学生,教师要首先改善自己的人性,虔诚、向善、从善。在教师这个职业中,人性是第一位,经验是第二位,人性决定了教师的品位和工作效果。
教育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好的教学效果不是单位时间内传授了多少知识,而是把学生变成思想者、学者,不管今后从事什么职业,再也改不掉学习、思考、研究的习惯和爱好。
学校要善待家长
学校教育是大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
学生在家庭中互动时间的长度、家庭对学生学前期的影响、家长和学生血缘关系等,决定了学校教育无法替代家庭教育。尽管如此,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互动和提升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在家庭学校中开设讲座,和家长经常沟通、磋商,以取得教育的一致性,这样才能使家、校教育产生加法效应。
善待家长,要学会站在家长的角度分析家、校冲突和矛盾,把学校摆在和家庭利益一致的位置上,才能取得家长的共识和认同。善待家长不是一味地屈从家长,而是用善的语言和方式表达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
教师要善待职业
有两则消息,一则是日本近年来师范生报考人数明显下降,原因是教师职业的工作强度和压力过大;另一则是我国近年来师范生报考人数、应聘教师职业的人数明显增加,原因是政府提高了师范生待遇,教师职业稳定且有一份不错的收入。两则消息从不同角度说明了教师的职业特点:稳定、收入高于一般技术性职业、工作强度和压力大。
人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是以生命幸福为尺度的。职业幸福是人生幸福中最重要的元素。怎样才能得到职业快乐呢?陶行知说:“教育有无限之乐含在其中。愚蒙者,我得而智慧之;幼小者,我得而长大之;目视后进日上,皆我所造就者。其乐为何如耶!”善待职业,既是社会之需,又是个人生命之需,淡泊名利,自得其乐,通过工作让生命充实起来。
教师要敬畏职业,就要具有教育的精神。什么是教育的精神?就是对教育的虔诚感和崇敬感,就是教育的理想和信仰。这样的教育才是崇高的教育。
社会要善待教师
在中国,教师是受人尊敬的,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同时又是受人鄙视的,俗话又说“宁缺千日粮,不当孩子王”。不管是尊重和鄙视,社会对教师的道德要求却是极高的,俗话就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当前,教师中出现的一些丑陋现象受到口诛笔伐,这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对教师这个人群的高期待值,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社会对教师包容心的缺失。当然,教师队伍的完善和提升是极需重视的问题,但社会也应对教师多一点理解和宽容,帮助营造教师队伍健康成长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