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家庭亲子沟通有窍领(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8日 10:30  《吴娟瑜的成功父母学》 

  在深圳,一位讲求高效率的妈妈,终于对儿子说:“我不能太急了。”

  在上海,一位努力改善亲子关系的爸爸,终于明白抬头挺胸向前走,才能建立儿子良好的自我形象。

  2004年,我应实践家知识管理集团公司之邀,和郭腾尹副总共同主持“菁英团队Vs。亲子教育”的演讲会。这是一趟丰富的成长之旅,让我见识到来自各行各业的杰出人士,他们求知若渴、不时低下头来抄笔记的认真模样,令我印象深刻。

  兹列下这三场亲子沟通巡回讲座的内容,让我们来关心这些杰出的职场人士,在转身面对自己的家人时,他们会有哪些困惑和紧张,以及如何调整沟通技巧和心态。

  我不是坏女孩

  在深圳,当我谈到“情绪吸收”的议题,点出子女会将父母的情绪表现吸收为自己的情绪时,一位女士忍不住热泪盈眶,于是我邀请她到学员面前,练习说出压抑已久的负面情绪,同时释放它。

  原来,在她念中学时,有一天突然收到一封爱慕者的来信,这件事被她的父亲知道了,立刻在家里掀起了轩然大波。

  她说:“我不认识那个年轻人,也不明白他为何要写信给我,可是在父亲眼中,我已经是个大逆不道的女儿,他认定我偷偷地早恋,连一点让我把话说清楚的机会都没有。”这件事之后,这位女士感觉自己像是“坏女孩”一样,一直得不到家人的谅解。如今,自己都已结婚生子了,然而谈起情绪、谈起父亲,她如鲠在喉,一时难过不已。

  这时,我请她从“我是好女孩”“我是很棒的人”和“我喜欢我自己”这三个句子中挑出一句来成长。最后,她决定了第三句。接着,在闭上眼睛不停复述“我喜欢我自己”的过程中,她破涕为笑了。

  没错,或许长辈没想到当初的一句话会影响子女一辈子的自我认知,但是从渴望成长的人的角度来看,虽然不能立刻改变外在环境,无法马上改变别人的看法,但是至少可以改变对自己的感觉。

  这位女士在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时,除了享受全体学员给予她鼓励的掌声,同时也宽心许多。

  我是他的妈妈

  在深圳的演说会场,有位十多岁的少年,看来生涩而内向,在我引导他的过程中,他明显地有着手足无措的模样。后来,有位四十多岁的女士从会场跳了出来,指着少年对我说:“我是他的妈妈。这么多年来,说他也不是,不说他也不是,我都不知道怎么和他相处了。”

  原来这位妈妈在公司是高级主管,对员工总是高效率地领导,所以公司业务蒸蒸日上。可是这套管理方法拿回家后却不管用,儿子总是用沉默不语或摇头来响应,她又急又气,却无法把儿子当员工“fire”(辞掉)。

  “我爱我的儿子,可是又气他总是跟我闹别扭。”说话速度挺快的妈妈提起儿子颇为无奈。

  “你知道吗?我们明明想鼓励孩子,没想到说出的话语和口气却是负面的,这使得孩子内心起反感,导致自我防卫机制的出现。何不把话语转一转,例如:妈妈相信你做得到,妈妈看到你正在进步中。”

  “原来如此,我越啰嗦他越没有信心,而且离我越远。”聪慧的妈妈反应颇快,她已经找出亲子关系矛盾的关键所在。她又说了一句自我提醒的话:“我不能太急了。”


家庭亲子沟通有窍领

    向儿子道歉的父亲

  “我的教育水平不高,过去不懂得教育儿子,曾经有一段时间,儿子见了我也不打招呼,我心里很懊恼,上了相关课程后,我回到家已慎重向儿子道歉,现在我们的关系正在改善中。”这位父亲约莫四十多岁,可能为了养家糊口而操劳过度,看来非常的瘦削,连背腰都弯了。

  这时我建议他改变身体的感觉,我告诉他:“你长相英俊而且笑起来很好看,何不抬头挺胸,然后展现亲切的笑容,这样可以让儿子从你的形象建立连结、建立自信。”

  一听到“自己改变了,儿子也会跟着改变”的说法,这位父亲严肃的脸庞迅速绽开笑容,这真是神奇的一刻,刚才那个缺乏自信、无精打采的中年男子不见了,只见一位走路虎虎生风的帅气男子,就在全体学员有节奏的拍手声中,大步地走回座位。

  妈妈的眼泪

  当初她和丈夫处不来,在长期分居的状态中,女儿从小跟着公婆和她爸爸。尽管思念女儿,尽管有许多的不舍,但是在鱼与熊掌无法兼得的情况下,她选择了自创前程。等到事业有成、一切就绪后,预备把女儿接过来同住,可是,当机会来的时候,女儿多年来对她早有误解,总认为母亲亏欠她,母亲应该补偿她。

  伤心的妈妈一提起女儿,她不停地自责着。

  “暂停!你也是这样对女儿说话吗?如果你不停地责备自己,女儿将不懂得感激妈妈的努力,也不知道需要体谅妈妈的苦衷,这样对你们的母女关系并没有帮助。以一位母亲奋斗向上的精神而言,你已经给了她非常好的榜样,女儿不应对你予取予求。”

  过多的愧疚感反而会阻碍子女的成长。这位妈妈终于听懂了,从今以后对于女儿的索求,该给则给,不该给则要适时地说NO,才不致掉入女儿情绪勒索的陷阱里。

  儿子要抱抱

  同样是个对孩子感到愧疚的妈妈,她的年纪较轻一些,儿子也只有三岁多。她正为“儿子为什么这么不听话,走路还要求抱抱?”而苦恼。

  原来,年轻妈妈有一天兴致勃勃带儿子外出逛逛,才刚走出家门,小娃娃就哭闹着要妈妈抱。年轻妈妈认为儿子不懂事,都已经三岁多了,该自己走路才是。

  “请问你一天花多少时间和儿子在一起?”

  妈妈回答:“一小时。”

  “一小时?”我惊讶地回问妈妈。

  年轻妈妈颇不好意思地表示:“为了孩子将来有更好的物质享受和更好的栽培机会,所以我们夫妻俩非常打拼。孩子成天和老奶奶在一起,看到我就是要抱抱、要撒娇。”

  “在孩子最需要感到被爱的时候,其实你愿意蹲下身子抱抱他也是不错。所谓抱抱,并不见得要把他抱着走,这样多累啊!这时,给他一个温馨的拥抱,问他这样够不够?若不够,再继续给他拥抱,直到他感到爱的满足感,然后再牵着他的小手一起走动,这样小娃娃一方面得到爱的保证,一方面也学会体谅妈妈,不见得要妈妈抱着走。”

  “原来如此!我只想到孩子不懂事、不听话,没想到可以用另外的方式解决。”释怀的年轻妈妈,终于找到可以和儿子沟通的新方法。

  “情绪空间”敞开,有效亲子沟通的开始

  常见有些爸爸妈妈很认真、很严肃,或是很焦急地想和孩子沟通,可是无论怎么引导、怎么威吓利诱,孩子不开口就是不开口。这时,爸爸妈妈的心一急,可能又会说出不当的言词,这样让孩子的嘴巴闭得更紧,连心门也关起来了。

  若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管道,首先要开放“情绪空间”,接纳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绪。

  从“情绪管理”的角度来谈,爸爸妈妈可以从两方面来开放家庭的“情绪空间”,建立家庭EQ教育。

  一、容许孩子有情绪自由表达的安全感

  也就是要让孩子在我们面前至少能够很自然地表达“喜怒哀惧”四种基本情绪。

  在“喜”的部分,有时候孩子回到家很兴奋、很快乐地要告诉爸爸妈妈一些好消息,结果可能动作太夸张,或是声量太大,爸爸妈妈就出口制止:“要有女孩子的样子!”或是:“不要得意忘形,下次可能别人就赶上你了!”这时候孩子就学会了压抑。

  在“怒”这个部分,有时候一看到孩子发脾气,爸爸妈妈也跟着不高兴,会对孩子说:“你给我进到房间去,你再给我生气看看!”有的还当场对孩子说:“你再哭看看,闭嘴!闭嘴!听到了没有?”

  孩子一下子把怒气压下去,以后不是学会生闷气,就是迁怒别人。我们虽然不赞成孩子乱发脾气,但是至少在他有负面情绪时,让他有机会表达清楚,接下来再引导他——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

  在“哀”的部分,有的孩子碰到自己饲养的宠物死了,或是好朋友要搬家,难免心情难过,这时候孩子内心是有些舍不得或忘不了的画面,做爸爸妈妈的大人,在这一刻来临时,需要了解他的伤心情绪并给予安慰。

  在“惧”的部分,也就是孩子会有“害怕”的感觉。尽管孩子一天天长大了,可是对人生、对生命难免还会有些不能理解或接受的事情,大人在这个时刻需要给他一些关怀和支持。

  二、运用3W的方式,让孩子得到EQ教育

  这是说,当孩子在各种情绪里时,比如生气啦,难过啦,或是不耐烦时,我们不妨在孩子比较冷静的时候运用3W方式,让孩子学会自我调整。

  所谓“3W”,就是:

    What 什么事让你……?

    Why 为什么让你……?

    How 下一步,该怎么处理会更好?

  其中以“How”最重要,尽快让孩子进入“该怎么办?”的思考领域,这样他比较不会一直停留在“Why”的责人或自责的负面情绪,而会尽快找到方法或方向来改进自己的情况。“How”在3W里占了百分之八十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两方面的引导,孩子才会乐于敞开“情绪空间”,乐于学习情绪管理,同时也乐于和爸爸妈妈沟通了。

  共同成长使亲子沟通来到了最美好的阶段,爸爸妈妈接受了孩子有优点值得庆贺,有缺点需要鼓励的实况。孩子也接受了爸爸妈妈的提醒,增强了自己成长的助力,这样不是皆大欢喜吗?

  当孩子一天天长大,他总会想通,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怎么绕,走来走去,最后终究会发现——这一生最能了解他,最能接受他的还是自己的家人,尤其是爸爸妈妈。

  总有一天孩子会懂得感激,懂得张口说谢谢。其实在这一天之前,我们做爸爸妈妈的,早已经心甘情愿地接纳自己的孩子,鼓励自己的孩子,不是吗?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家庭  沟通  教育 
留言板电话:010-626763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