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起分享孩子的成长过程

http://www.sina.com.cn    《捕捉儿童敏感期》 

  我是孙悟空

  2岁半的胖胖是我们班的新生,他最大的兴趣就是模仿孙悟空,初次见面我就领教了他的这个本事。

  “你好,我是你的老师,你可以叫我徐老师。”胖胖睁大眼睛直愣愣地看着我,好像没听懂我的话。不一会儿,他竟然舞动着金箍棒找妖精去了!这可把送他来的“亲友团”急坏了,赶紧把他追回来,重新把我隆重地介绍一遍:“胖胖,她是你的老师,就像唐僧是孙悟空的师父。”胖胖果然一点就通,立刻叫了我一声“师父!”

  新来的孩子第一天情绪都不太稳定。还好,我们这天坐车到火车站上戏剧课。一路的景色让胖胖暂时忘却了离开家人的苦恼,我亲了一下怀里的他:“哈哈,被我亲到了吧!”我以为他会开心地笑,没想到他一语惊人:“妖精才会哈哈地笑,孙悟空是哼哼地笑!”

  胖胖每天带着金箍棒来幼儿园。他认定自己就是孙悟空,把打妖除魔视为己任。一天,娄域戴着奥特曼的面具在后院里玩,被胖胖追打得满院跑,说是要打妖怪。平时胖胖的一言一行也都模仿孙悟空,与小朋友发生冲突就说:“看俺老孙怎么收拾你!”回家时则对我说一句:“师父,老孙告辞了!”

  为了帮他建立正确的概念,我反复跟他说这个世上没有妖怪,也让班里的每个孩子都告诉他“你是胖胖,不是孙悟空”。刚开始他并没有理会,可大家都这样说的时候,他一下子委屈地哭了。那一刻,我开始怀疑自己这样做是不是正确,我不能肯定他的状态是一种单纯的模仿,还是一种神游。(徐颖)

  孙瑞雪:

  儿童向往神通广大。很多儿童喜欢孙悟空,因为孙悟空神通广大。大多数孩子都曾想象过自己是孙悟空,有些孩子收集孙悟空的书,画孙悟空,反复看电视剧《西游记》。

  儿童有“神”的敏感期,崇拜“神”、热切地认识“神”,搜集“神”的故事;想象和实施“神”,进一步夸张和设想“神”,编织“神”的神话;希望“神”在现实中出现、想象自己和“神”在一起,想象或期待自己就是“神”,“神”游天下。模仿神的各种特质和细节,搜集“神”的各种内容,一个都不放过,全部研究清楚。刚开始,儿童不能把自己和故事分开时,就会认为自己就是那个“神”。把这个现象称作“神”游最名副其实(此“神”游和蒙特梭利歧变中的“神游”是两个概念)。根据儿童发展是人类发展缩影的理论,我们可以从现存的神话和宗教以及一些供奉神的原始部落印证这一点。

  4、5岁或者更早一点,儿童就会根据自己的心理状态去崇拜一些偶像。通过观察我发现,那些成长在强权中的儿童崇拜强大的、有暴力倾向的神,这有点像人格替换,借助强大的神去面对强大的父母和老师;那些生长在平和环境中的孩子,会崇拜智慧和美丽的神。

  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正处在身份确定的敏感期,他会选定一个偶像并时时模仿,“我是忍者神龟!”“我是超人。”我常常听到这些话。通过吸收偶像的人格特点,儿童建构自己的人格状态,最终形成自我。我们推想胖胖也可能正处在这一时期。

  这个敏感期过去后,你再这样一叫他,他可能会不高兴,会说:“我就是我。”

  我们要和孩子一起度过人类的童话期,帮他走向成人。

  老师,我很棒

  孩子们都在专心地工作。3岁半的肖肖在探索二项式。摸索了半天,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就开始四处张望。

  我走到他旁边,坐下来问他:“我可以和你一起工作吗?”他脸上是一副无从下手的表情,点点头表示同意了。我对他说:“请观察。”然后将二项式的操作过程,以分解、缓慢的动作全部演示了一遍。肖肖的表情依然不自信,悄悄对我说:“老师,我不会工作二项式。”我说:“老师相信你会做得很好。”

  他拿起二项式开始尝试,完整地操作了一遍,操作完毕,依然用一种很不自信的眼神看我。我说:“肖肖,非常棒,你还想工作吗?”他愉快地点点头。这一次操作完成后,肖肖的表情显得很有成就感,他指着完整的二项式,自豪地对我说:“老师,你看!”我亲吻了一下他的额头:“非常棒。”就这样,肖肖重复工作了很多遍,离开教室的时候,他对我说:“老师,我很棒吧!”(朱晓红)

  孙瑞雪:

  二项式教具就是把中学里的二项式(a+b)2做成直觉的形态。这个教具在儿童阶段可以当作积木,而且是很好的、很高级的积木。到了中学时期,这个积木的数学意义表现出来,那时,工作过这个积木的孩子就会轻松地理解这个公式。

  二项式教具是这样的:a和b相加得到一个长度,以这个长度为边长求面积,就等于一块以a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加上一块以b为边长的正方面积,再加上两块以ab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

  有了这个思路,孩子们接下去就能容易理解三项式:27块小立方体的总和。接着就理解多项式。这就是蒙特梭利教具的魔力。

  三项式

  9:30左右,主题课结束了。3岁7个月的王诣达径直来到桌边,取了一支笔,选择了“三项式”教具。以我的经验,他的心智尚未达到工作三项式的程度,但他脸上的表情令我惊讶——一种很深的宁静,仿佛他此刻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15分钟后,我再次观察他时,发现他已将形态相同、颜色相同的木块垒在一起,进行了分类。在此之前我从未向他展示过三项式的操作步骤。这时,王诣达旁边的李博文过来了,试图参与进来,王诣达用目光寻找到我,平静地说:“老师,他打扰我工作。”我立刻把李博文抱开,王诣达头也不抬,继续工作。

  lO分钟后,王诣达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李博文的“二项式”上,而此刻李博文在搬运二项式。这时王诣达的表情有点发呆。我试图引导他继续工作,我认为他一旦能分类,下一步就可以进行三项式底层排列。但很快我发现他的目光是游离的,注意力仍在李博文的二项式上。我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构成“打扰”,便迅速离开。(闰华)

  孙瑞雪:

  “三项式”对幼儿来说是比较难的教具,儿童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操作它。对儿童来说,最重要的是喜欢工作,在工作中发展他的逻辑思维能力。

  你不是好男人

  餐厅里,3岁的虎虎把脚放在桌沿上仰天大喊:“烦死了!烦死了!”我走过去问:“虎虎,你怎么了?”老师,我快烦死了!”“为什么?”我烦,我就是烦。”虎虎的表情沉重极了。

  “能告诉老师你烦什么吗?”蹲在旁边,看着他烦躁的样子,我心里很难受,什么事情能这样折磨孩子?

  “我烦我爸。”他看着我说。

  “这样好吗?你先吃饭,然后我们谈谈?”虎虎点点头,松了一口气,拿起小勺子吃饭。

  吃完饭,我和虎虎独自待在一起聊天。我问道:“你今天不快乐吗?”他点点头:“老师,我爸爸对妈妈不好。”

  “为什么?”

  “反正不好,他从来不抱我妈妈。”他显得很无奈。

  “小虎虎,你可以试着帮帮他们。”

  “怎么帮?”他马上转过脸来问。

  我想你可以经常搂搂爸爸,然后建议爸爸学你这样对待妈妈……”虎虎听完,过了好一会儿,点点头。

  第二天见到了虎虎妈,和她谈到了小虎虎的烦恼,我才明白问题出在哪儿。前两天,虎虎跟着爸爸妈妈到户外玩,爸爸抱起虎虎,一边亲他一边说:“虎虎真可爱,爸爸爱你。”然后看着妈妈故意说,“我就不喜欢妈妈,她一点也不可爱,我就不抱她。”

  小虎虎曾经在电视上看过一则广告——“让女人心动的男人才是好男人。”于是他转身说:“爸爸你不是好男人!”爸爸惊奇地问:“为什么?”“因为你不能让我妈妈心动,所以你不是好男人。”

  就是爸爸的那番玩笑话使孩子单纯的心灵产生了波动。那天以后,虎虎很痛苦,他担心爸爸不爱妈妈了。

  这件事深深触动了我。在孩子面前我们必须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不能乱逗孩子,因为孩子还不明白什么是开玩笑。(陈文慧)

  孙瑞雪:

  孩子的烦恼表现在他的显意识,孩子的压抑表现在他的潜意识。显意识通过话语表达,潜意识则在睡梦中流动。

  爸爸对妈妈不好了,妈妈对爸爸不好了,爸爸妈妈吵架了……都会使孩子难过、焦虑。因此,明智的父母不当着孩子吵架,夫妻之间的问题私下里解决,不让孩子承受成人的烦恼和痛苦。

  然而最好是父母相爱。要了孩子,要学会相爱。这样孩子因父母相爱,就知道什么是爱,这是孩子未来自己婚姻幸福的基础。我们可以为了孩子而相爱。

  一位父亲这样说:“我可以为子女做的最伟大的事情就是爱他的母亲。”这种爱给儿童带来安全感、稳定感、美好和神圣。

  逗孩子是成人的一个习惯,也是一个问题。有时我们并没有逗孩子,而是说话随意了一些,就能给孩子带来烦恼。对孩子大意不得。说话时,请把小孩子当成和你一样平等的人看待。

  请爸爸工作     

  3岁的贝贝是一个秩序感很好的孩子。那天下午晚些时候,爸爸来接贝贝,可他还想在教室里工作,不想回家,就对爸爸说:“爸爸,你把鞋脱了和我一起工作。”爸爸说:“好吧!脱鞋进了教室。贝贝走到教室门口,看着两只随意摆放的鞋子,对爸爸说:“爸爸,我把你的鞋归位。”说完,把爸爸的鞋归位在鞋架上。进了教室,贝贝又对爸爸说:“爸爸,你先去拿一张工作毯,我们在工作毯上工作。”贝贝的爸爸听话地拿来一张工作毯。贝贝拿来螺母组合,放在爸爸的工作毯上,让爸爸工作。(金娟)

  孙瑞雪:

  孩子不仅会把规则变成秩序固定在自己身上,还会把它变成一种通则;孩子喜欢规则,就会把规则当作礼物送给父母、教师和喜欢的朋友。一个个良好的规则积累起来,最后造就一个文明的成人。

  熟悉新环境

  我第一天进小爱神班,就见到了不快乐的桐桐。

  桐桐的小脸上,长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大大的双眼满含着与她3岁年龄极不相称的忧郁。

  每天早晨,从她妈妈手里接过她时,我都要对她说声:“早晨好。”但回答我的,总是桐桐无声的啜泣与满眼的泪水。整个早晨,她的情绪都很低落。午饭时间大概是她一天中最失落的时刻,一进嘈杂的餐厅,她就大哭着抓住老师,一遍又一遍重复:“我不想吃饭!我不想睡觉!”只要你告诉她:“老师喂你吃饭,老师抱你睡觉!”她便会安静下来,但依然会无声地流泪。

  吃完午饭回到班里,桐桐一步不离老师,一直等到老师把所有的小朋友安顿好,抱着她坐下来,她似乎才真正平静下来,依偎在我的怀中,听着故事,安然入睡。

  桐桐来学校才半个月,还没建立起对环境和老师的安全感,我理解她的泪水与忧郁,我相信,总有一天她会快乐起来的。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桐桐一天天发生着变化。早晨来时她不再哭泣了,午饭也开始自己吃了,睡觉也不需要老师抱了。下午上课,她能专注地做手工、画画或是选择教具去工作。

  从不快乐到快乐,桐桐只用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段武宽)

  孙瑞雪:

  新环境是否安全,成人靠经验和理性来判断,儿童却做不到。陌生的环境使儿童焦虑、紧张、恐惧,充满了不安全感。帮助儿童熟悉新环境、消除不稳定的情绪,使他心情好起来,最好的方法就是关注她的情绪,给他爱和自由。

  我们学校每个班,会专门安排一个老师照顾新来的孩子。一个班每周只接收一个孩子(混龄班级,2岁半~5岁)。让孩子把安全感建立和转移到这个老师身上。刚来的孩子都惧怕学校,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大门一关,亲人被关到了外面。孩子尤其惧怕进教室,他担心教室将他关起来回不了家,见不到父母。孩子也惧怕老师(她是陌生人)、惧怕进餐厅吃饭、惧怕上床……相对而言,孩子觉得大街上比较安全。我们派老师陪孩子出去走动,累了再回学校,这样对学校就有了家的感觉,派老师陪孩子接近他恐惧的东西,逐渐消除他的恐惧。这个过程让孩子逐渐感觉这个人不错,跟妈妈很像,能够依赖她。这样孩子就开始依赖环境,就逐渐成为环境的主人。最后,孩子进幼儿园如同进了另一个家。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成长  行为 
留言板电话:010-626763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