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让孩子大声说出自己想法的过程中,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心灵得到了放飞,思想得到了解放,自主意识得到了加强。只要给孩子大声说话的机会,就会还他们以自尊与自信。
--法国教育家 洛克
【个案点击】
明明今年上小学二年级。一天早餐时,他兴奋地对妈妈说:“妈妈,我昨晚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妈妈摆摆手说:“别说了,快吃饭!一会儿上学要迟到了!”明明埋头吃完饭,背起书包上学了。晚饭时,明明又想起昨晚的梦境,对妈妈说:“我昨晚做了一个梦,可有趣了!……”
还没说完,妈妈打断他说:“先吃饭,吃完赶快写作业!”吃完饭,明明说:“我今天作业不多,一会儿再做。先给你讲我的梦吧!”妈妈不耐烦地说:“一个梦有什么好讲的。赶快写作业,写完作业再预习一下明天的内容。”说完就走了,留下明明一个人失落地站着。
渐渐地,妈妈发现儿子变了。以前,每次放学回来,他总是妈妈长、妈妈短地说个没完,现在却什么都不说。许多事情,都是班主任给妈妈打来电话,妈妈才知道。对自己的许多话,孩子也开始置之不理。儿子这是怎么啦?妈妈又迷惑,又伤心。
【案例解析】
父母与子女的良好沟通,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共识。而鼓励孩子主动说出内心的想法,是走向成功沟通的第一步。不认真倾听孩子讲话,不让孩子把话说完,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就像上文中明明的妈妈那样,久而久之,会伤了孩子的心,使孩子产生对抗情绪,造成沟通困难。
随着与自我意识相联系的情绪情感和道德感的初步萌芽,孩子会因为受到别人嘲笑而感到不愉快,也会因为自己的行为符合了大人的要求而产生快乐的满足感。而父母对待孩子的不正确的态度和语言,会使孩子产生心理阴影:小时候不敢说出自己的心里话,长大后不敢面对他人、面对挫折,心灵易产生自卑等消极情绪,而且很难恢复。这种不良经验会跟随孩子一生,影响其今后对他人和对自己的看法,不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让孩子能够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在让孩子大声说出自己想法的过程中,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心灵得到了放飞,思想得到了解放,自主意识得到了加强,自尊和自信得以保持和恢复。
一般而言,孩子敢把自己的感受、想法说出来,表示他与父母的关系是开放的,能自由交谈而无所顾忌。如果父母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板起面孔强迫孩子按自己的指令做事,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引起孩子的不满,使他们关闭自己的心灵,不愿再与父母沟通。像上文中的明明,他本来是把妈妈作为朋友,乐于向妈妈倾诉内心的感受,却遭到冷淡与拒绝,使他觉得自己不受重视,不受尊重。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成人与孩子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孩子的思维与成人的思维存在质的不同。孩子有自己的思维习惯、方式、逻辑,当成人以自己的思维方法作出结论,而以自己的标准来训斥孩子,这是不尊重孩子,扼杀孩子天性的愚蠢做法。
孩子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看法,是一种自信的表现,是一种能力的体现。父母鼓励孩子主动说出内心的想法,可培养孩子的创造性。鼓励孩子主动说出内心的想法,还可发展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无论孩子的意见如何幼稚,父母都应认真倾听,加以鼓励。父母还可故意提出不同意见与孩子进行讨论。当孩子反驳父母的意见时,父母应予以鼓励。如果孩子的想法不对,父母可以认真地倾听之后加以纠正。一定要避免明明妈妈的做法,鼓励孩子主动说出内心的想法。父母有了这种态度,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头脑的孩子。
【建议父母的方法】
孩子向父母敞开心扉,说出胆怯,说出疑惑,说出建议,说出奇思妙想,才能最终说出光明的未来,说出健康的人格,说出灿烂的明天。怎么鼓励孩子主动说出内心的想法呢?
方法一:对孩子的话要表示浓厚兴趣
方法例示
“妈妈,我……”10岁的久久放学回来,一脸难过。“怎么啦?好好说,别着急。”妈妈关切地看着女儿,把她搂在怀里。“今天放学,跟小雪约好一起回家,可她一转眼不见了,我等了她好长时间,最后,学校都没人了,我才一个人回来。”女儿委屈地说。“哦,她可能忘记了,或者临时有事,明天到学校问问她,事情说清楚了就行了,别老想着。”妈妈安慰道。
“她不该忘记我们的约定,让我呆呆地等了这么长时间,我真伤心!”妈妈抚摸着女儿的头发说:“好孩子,每个人都会无意间犯错误,我们应该学会宽容别人,这样,朋友关系才能持久……”正在这时,电话铃声响起,妈妈拿起听筒。“是小雪打来的,她问你回来没有,并表示道歉。”女儿接过话筒说:“小雪,没关系,我们还是好朋友!”
操作提示
父母要对孩子想说的话表示出很大的兴趣和十分认真的态度,这会使孩子对父母产生亲近感。父母可用体态语言,即面部表情、身体姿态如:靠近孩子,与孩子表情“共振”和口头语言,如:一边听着孩子讲话,一边深深地点头说“是吗?”表示关注。表示“你说的我都明白了”的意思,这很重要。因为如果孩子一旦认为自己讲的话被父母接受了,就会对说话产生自信。
方法二:多听少说,给孩子以话语权
方法例示
一天,美国著名主持人林克莱特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你长大了想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我要当飞机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说:“我先告诉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先跳下去。”
当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孩子,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使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小孩子的回答透露出一个孩子的真挚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我还要回来!”
操作提示
亲切、平和、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内心想法,不要急于判断,那么父母肯定也能听到孩子最善良、最纯真、最清澈的心语。父母与孩子沟通不良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父母过于主观,没有静下心来去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父母应以宽容、鼓励的心态来倾听,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平等与尊重。不要经常指责、埋怨孩子,随意地打断孩子的话语,从而使孩子关闭心灵之窗,不愿与父母交流。
方法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内心
方法例示
一名六年级男生在语文期中考试时,写出自由命题作文:《我对她的爱情》,让阅卷老师傻了眼。在写作手法上,老师认为它主题鲜明,语句通顺,但是主题思想存在严重问题。那么小的孩子就有如此想法,是不是应该给予批评教育?
从小男孩的作文中,可以看出他对小女孩的真情流露。他对这个青梅竹马的小女孩特别有感情。因为从小一起长大,哪一天不在一起玩就会想念对方,这是深厚的友情,而不是男女之爱。但是因为受到外界五花八门的信息刺激,这个小男孩用“爱情”这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来形容他和小女孩之间的纯洁友情。
后来,细心的老师找这个小男孩及他的父母了解情况,小男孩一脸坦然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压根不理解老师问话后面隐含的意思,令老师松了一口气,原来是虚惊一场。
操作提示
父母应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思维方式,引导他们正确地区分和表达。孩子的心是纯真的,孩子的眼睛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体验和成长。父母应该理解孩子,而不要给他们当头棒喝,不要急着去责备。学着用孩子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才能更走近孩子的心灵。
方法四:允许孩子提出不同的意见
方法例示
宁宁的爸爸是个很开明的父亲。他对孩子具有宽容的心态,洒脱的教育,很少对孩子说“不准”、“不要”。他尊重孩子的个性,欣赏孩子的“淘气”,鼓励孩子说出不同的意见。
一次,他给宁宁出了一道带启发性的思考题,“一棵树上站着三只小鸟,一个顽皮的孩子用弹弓打掉了一只,试问树上还有几只小鸟?”宁宁说:“三减一等于二,树上应该还有两只。”妈妈在旁边笑起来,说:“宁宁,你再好好想想。”但宁宁却执着地说:“就是两只嘛。”于是爸爸启发他说:“宁宁有主见,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是好样的。但是,你想一想:打掉的虽然只有一只,但弹弓一响,其他两只也就吓跑了,所以,一只也没有剩下。”这样才结束了争论。
操作提示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大胆提出与自己看法不同的意见,给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培养孩子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鼓励孩子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和突发奇想。这样才能使孩子没有压抑,敢于张扬自我;平心静气,坦然接受失败和错误,并将其转化成成功的基石。这一切将为孩子打造一个健康的心灵,使他们成为一个“抬起头来走路”的自尊、自信的人。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