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如何让孩子变得有责任感

http://www.sina.com.cn    《学校不大教的56门必修课》 

  负责任是一个态度和一项本领。孩子只有在被父母教导后才知道把玩具收起来;成年人也是在经历了儿时的教育才知道要把借来的东西还回去,在工作的时候要准时。让你的孩子变得有责任感,是维持亲子关系的关键一招。

  亲子放大镜

  一天,匡匡的爸爸去学校接匡匡回家,结果才到半路上,就看见儿子一个人背着小书包在过马路。

  匡匡的爸爸立刻停车过去问:“今天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怎么就你一个人,以前不都是跟同学一块回家的吗?”

  匡匡神秘地说:“今天班里进行大扫除,他们都在扫地擦玻璃呢,我看老师也没在,也没人管,就先出来了,这样我就不用扫地了。”

  匡匡的爸爸听了匡匡的话后问:“今天的大扫除是全班都参与的吗?”

  匡匡说:“是的,所以趁着人多我就溜出来了。”

  匡匡的爸爸听后严厉地说:“回去!”

  匡匡不解地说:“回哪儿?”

  爸爸说:“回去打扫卫生去!”

  匡匡开始还以为爸爸会为自己的聪明行为感到高兴,谁知爸爸却变得不高兴,并让自己回去打扫卫生,于是也生气地质问爸爸:“为什么?”

  爸爸严肃地对匡匡说:“这是你的责任!既然是全班都要参加的大扫除,就有你的一份,你就有责任去为班集体贡献你的这份力量。”

  匡匡说:“责任?我不懂什么是责任,也不管什么是责任。”

  爸爸说:“责任就是你应该做的事情必须去做,你犯下的错误必须去纠正,你作出的承诺就一定要履行。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将来是不会有出息的!”说完,没等匡匡再反驳,爸爸一把抓起匡匡就把他拉进了车里,然后把他送进了学校,并陪他一起到了班里。这时同学们都已搞完大扫除,爸爸二话没说又带着他去向班主任承认错误。匡匡一时还没想通,回家后一肚子的气都“挂”在了脸上。

  晚饭后,爸爸来到匡匡的屋里,坐到匡匡的床边,对匡匡轻轻地说:“还生气呢?爸爸今天下午做得可能有点过激了,向你道歉。别再跟爸爸生气了好不好?爸爸也是为你好啊!好孩子要有责任心,应该做的事情就要做,不能耍小聪明。爸爸不希望你是一个逃避责任的人,你要理解啊!”

  经过这件事后,“责任”二字总是萦绕在匡匡的心头,他知道了该自己做的事情就要坚决做好的道理。他总是提醒自己:该自己承担的责任就要承担,要像一个男子汉。

  本领养成4招

  经常听到这样的消息:某人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自杀了。惋惜的同时,也令人深深的反思:这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这种错误行为的养成,除了后天影响之外,很可能是因为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太溺爱,担心孩子无法自己将事情完成,而一味地帮孩子做,长此以往形成的。其实,不让孩子为家操一点心,实际上就是剥夺孩子的责任心,没有责任心的孩子,怎么能在将来有所作为呢?所以,家长朋友要注意,要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培养孩子有责任感,面对挫折困难敢于勇敢的面对,敢于负责任,这也是孩子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课。

  让孩子去承担家庭中的责任

  作为家庭中的一名成员,孩子既应该享受权利,也应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包括建立家庭中的岗位,承担一定数量的家务劳动。父母可通过鼓励、期望、奖惩等方式,督促孩子履行职责,培养责任心。如果一个孩子在家庭层次的责任心难以确立,将来走上社会也难以向社会层次的责任心过渡。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在美国,从幼儿园开始,孩子就轮流担任教师的助手,帮助老师组织各种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能力,孩子们都很愿意参与,并为自己日渐增长的能力感到自豪。

  在家庭中,父母应有意识地分派给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例如打扫卫生、负责为花草浇水等等。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也是培养责任心的一种方式,不但要倾听他的心声、感受,也要同他谈些自己的喜怒哀乐。有时谈谈建设家庭的计划,待孩子大一些后,甚至可以与孩子商计家庭财政安排。

  父母不要越俎代庖

  当孩子没认真完成安排的事情时,父母一定不要代劳,比如代孩子整理书包,帮助孩子检查作业等,必须让孩子重新或继续完成,而不是直接动手将事情办好,这样,孩子才知道如何负责任。所以,父母要注意,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不要急于帮孩子解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某些人生中的难题,必须靠自己努力解决,要勇于面对,勇于负责任,相信自己一定会把事情做好。

  父母首先要有责任心和责任感

  父母自身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心如何,对孩子来说是一面镜子,父母的责任心水平可以折射出孩子的责任心。一个对家庭、社会毫无责任感的父母,不可能培养出有责任心的孩子。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学习  习惯  培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