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赞扬孩子为他人着想

  父母必须让孩子懂得“爱人者,人也爱之”这个道理。只有学会为他人着想,自己有困难时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马剑驰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父母在对他倾注爱心的同时,更注重用自己的言行教会小剑驰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心中有他人。这里不妨举两个实例。

  学校少先队员倡导“手拉手希望工程”互助活动,剑驰与河南的广华结成了对子,他用自己省下的压岁钱和零用钱给广华买书、买衣服,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和鼓励。两年来,剑驰用自己积攒下来的一百多元钱支援了“手拉手”小伙伴,并且还把小广华接到天津的家中欢度儿童节。

  寒假,剑驰参加学校少先队组织的慰问活动,看到了八十多岁的退休教师王奶奶孤身一人,便萌发了帮助、照顾王奶奶的念头。回家后,他把想法告诉了父母,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并且父母也参与到照顾王奶奶的活动中来。每到双休日和节假日,一家三口经常到王奶奶家帮助打扫卫生、买米买菜。除夕,一家三口还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到王奶奶家与她共度除夕夜。

  剑驰平时参加了许多助人活动,比其他同学学习时间少了一些,但是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多次被评为市区三好学生。

  剑驰的事例说明:孩子做人的品行是父母带出来的,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在父母的言行中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教育家卡尔威特回忆父亲时讲述了这样的一段故事:

  有一次,叔叔一家要去波尼那河做一次沿河旅行,他们也请我参加。那一天,父亲要去参加一个会议,当我们要出发时,母亲的胃病却犯了。为了让我们能安心出门,母亲尽力装着没事的样子,但父亲却看出了母亲的不对劲儿。当时我只顾着自己高兴,根本没注意到母亲的异样。父亲叫我留下来照料母亲,但我好不容易才得到这样一个机会,当然不想放弃。父亲生气地说:“你不能把生病的妈妈一个人丢在家里,你必须在家里陪妈妈。”我听了大哭,叫道:“明明是你不让我去,生病的人怎么能笑得出来,刚才妈妈不是笑着叫我好好去玩吗?”父亲质问道:“你难道真的看不出妈妈病得有多严重?她装出快乐健康的样子,就是害怕你会担心她,不能安心地出去玩。你真的忍心把这样爱你的妈妈一个人丢在家里吗?”我终于恍然大悟,怪不得妈妈从早上起来就脸色苍白,不吃饭,她还说自己没有什么胃口,这一切都是因为她生病了呀!我难过地说:“爸爸,你说得没错,妈妈确实病了。可是,我真的没有看出来。”

  父亲说:“卡尔,你不能只在口头上说爱妈妈,而是要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你要像妈妈爱你一样去爱她,从妈妈的眼神、说话的语气和一些行动中去感受妈妈的需要,去爱她、帮助她。”

  父亲的话让我想到,我生病时,妈妈整日整夜地照顾我;我有什么不高兴,我不说,妈妈也会知道。但妈妈病了,我却不知道,我真是太自私了。我觉得很惭愧,忙跟父亲道歉。

  父亲说:“懂得改过就是好孩子,现在你打算怎么做呢?”

  “我不去旅行了。我在家陪妈妈、照顾她,陪她去看医生、吃药、打针,陪她说话解闷。等您回来时,妈妈的病一定全好了。”我回答道。

  “那我就把妈妈交给你了。”父亲说完就出门了。

  就这样,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并在父亲的教育下,我懂得了怎样去体贴别人。

  言传不如身教。一位年轻的母亲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我的身体不舒服,便对女儿说我很累,要回去休息。可是路上看到有两个老人正非常吃力地抬缝纫机,我忍不住上去帮忙。回家后,我的腰都直不起来了,只好让女儿帮忙揉揉。我从来没有对女儿说过要怎样对待年纪大的人,但女儿总是很有礼貌地对待老人,主动帮老人拿点儿东西。那天,九岁的女儿居然会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很吃惊,我从来没有刻意教给她这句话,但同时也感到很兴奋,这也许是自己潜移默化的行动教育的结果吧。”

  肯为他人着想的孩子,都会有一颗善良的心,一颗会同情别人的心。华盛顿大学的斯托特兰德博士通过研究发现,鼓励孩子去想象别人的感受或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是有效培养孩子有爱心的很好的方法。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教育  引导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