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我听到过这样两件事:其一,上海某小学五年级把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全部编在一个班级,认为这样一方面利于管理,另一方面利于相似经历的孩子沟通和交流,学校里的孩子便把这个班叫做“单亲班”。其二,在成都,一个叫做“星星”的幼儿园拒收来自“破裂家庭”的孩子,并要求入学孩子的家长承诺在孩子上学期间的三年内不离婚,理由是学校的教学质量要有健康的家庭环境作为后盾。
单亲的孩子真的这么与众不同,以至于需要单独编排吗?单亲家庭真的不如双亲家庭健康吗?
这是两年前的事情了,我不知道上海那所学校和成都那所幼儿园的做法和规定是否有所改变,但是我相信,即便再过10年,单亲妈妈们也依然有机会碰到或轻或重的偏见甚至歧视。固然,他人的成见让人讨厌,但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心中有没有类似的成见呢?
人生最大的束缚来自于观念,最大的局限在于性格。生活怎样,不仅在于我们遭遇了什么,也在于我们如何看待我们的遭遇,因为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影响到我们如何对待自己和自己的处境。我们头脑中的观念充满了陷阱。根据我的经验,我把常见的10种消极心理整理如下,姑且称之为“单亲妈妈的10个观念陷阱”。请小心!
这是前世造的孽,都是我命不好
命由天生,运由己造。同样一种遭遇,有的人叫苦不迭,有的人觉得没什么,继续上路。同样一种打击,有的人一蹶不振,从此消沉;有的人痛定思痛,东山再起。最终决定人命运的是自己的性格和选择。苦命意识比苦命本身更可怕。祥林嫂的悲剧不仅在于她坎坷的遭遇,更在于她性格的软弱和顾影自怜。
一切都是我的错
离婚这种事情从来不是一个人的错,有时候甚至说,都并不是什么错。每个人之所以犯错误,是因为当时的智慧和能力不足够。如果能够判断,又能做到,谁还会犯错呢?总以为什么都是自己错,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这种意识是人思想的重大包袱。
一切都是他的错
如果认为都是他的错,那你就犯了一个更大的错,即“看错了人”。再者,夫妻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一方犯错,另一方也必有责任。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就会消除很多的怨气。怨愤的情绪实际上受害最多的是自己,假如和孩子生活在一起,那么孩子受害更甚,因为他正处在一个成长期,你传递了一种可怕的价值观。
有的单亲妈妈将孩子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对孩子与父亲的感情加以限制,天天向孩子灌输怨恨,以阻止孩子与父亲见面来报复对方。这个过程中,受伤最大的是孩子尚未成熟的心灵。
别人帮助我只是在可怜我
这种想法是过于敏感了,太把自己当“弱势”看了,自尊心过强以至于到了自卑的程度。其实大可不必,只要做到能自己解决的事情不要向别人求助、得到帮助时懂得感恩并量力回报即可。
男人都不是好东西
这么不好,为什么当初还做人家的老婆?做人不可这样走极端。“好人”身上也有不好的地方,“坏人”身上也有好的地方。这种不宽容的偏激看法,不仅陷自己于“怨愤”的沼泽之中,还将向孩子传递一种危险的价值观,使孩子无法建立对异性的信任,影响到孩子将来正常的婚恋。
别人会瞧不起我
如果一个人自己都瞧不起自己,别人怎么瞧得起他?
孩子好可怜
顾影自怜不好,而把孩子置于“可怜”的状态去看待,更加不好。认为孩子不能生活在一个和睦、温馨的三口之家是自己的责任,以赎罪或补偿的心态来满足孩子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要求,结果很有可能促使孩子形成孤僻、自傲、任性、自私等性格缺点,结果走上“娇宠出败儿”的误人误己的道路。
另一方面,这种想法是对孩子的消极暗示,很容易使孩子也认为自己是不正常的。本来单亲没什么,若是从意识深处总觉得是一种缺憾,就自己给自己下了“绊马索”,不跌到才怪。
我真对不起孩子
许多单亲妈妈因为不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而深深负疚,她们总感到对不起孩子,总觉得对孩子还不够好,结果补偿导致娇纵,孩子的个性变得任性、自私、狭隘、暴戾。
其实,这种负疚心理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我们不是为了伤害孩子才离婚的,恰恰相反,离婚是为了让孩子的生活脱离纷争和痛苦。对于婚姻的失误,那并不是我们能够避免的,了解一个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足够的成熟,这并不是当初的我们所具备的。说到底,婚姻也是一次“赌博”,谁也没有绝对的把握。这样的结果是我们命运的一部分,也是孩子命运的一部分。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对于既定的现实,我们的责任是坦然而乐观地面对它,而不是怨天尤人。那个“莫须有”的“负疚”是我们的包袱,而不是我们的善根。
孩子是我的累赘,没有孩子我可以活得更好
首先这是一种自私且不负责任的表现。固然,孩子的存在会为再婚造成一些困难,但是假如连这点困难都不能克服,那么你们的感情基础也坚固不到哪里去。这样自私和不负责任的人,谁愿意跟他走到一起呢,他跟谁在一起能幸福呢?婚姻也是需要彼此负责和体谅的,缺乏必要的责任感和公正心,是无法建立健康的婚姻关系的。
假如父母双方都这样想,相互推卸责任,谁也不管子女,孩子就让人担心了。这种情况下,孩子成绩下降乃至因此自暴自弃的几率是非常高的。
孩子是我的唯一,没有孩子我活着没意义
这样想非常自然,很多人都这样想,但这不足以证明这种想法是合理的。这种想法极容易导致对孩子的过分保护和依赖,以及对孩子期望过高。这也是自己给自己“下套儿”,期望越高,束缚越大。
有的妈妈为了孩子放弃自己重新选择新生活的机会,认为:还结什么婚呀,只要孩子好就行了。这种牺牲一方面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另一方面忽略了孩子对妈妈的体谅和支持,也是不对的,应该抱持这样的心态:“他整个成长的过程中,我从来都不会因他而放弃自我,再深厚的感情,也不能使我允许我们之间彼此依赖着存活。”
遗腹子总统克林顿
美国第53届总统克林顿是个遗腹子,在他来到人间前3个月,他的父亲去世。克林顿的母亲弗吉尼娅是通过上夜校成为一名护士的,她下决心要使儿子不但有个好职业,而且要上升得很快。她一心扑在儿子身上,让克林顿住大房间,在他3岁时就开始教他读写。克林顿上小学时,弗吉尼娅每天接送他上学,为此克林顿被同学们讥笑为“胆小鬼”。上高中时,克林顿是同学中第一个拥有汽车的学生,那是他母亲从小给他存钱买的。后来克林顿到牛津上学时,弗吉尼娅要求他每星期给她写一封信,并审查他结交的新朋友,叮嘱克林顿“永不停止学习,永远不要说‘我做不到’”。
单亲妈妈语录
韦 唯
歌手 主唱《爱的奉献》等
如果再让我重新选择,处在当时那个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年龄,处在当时那样的生活环境和事业状况之中,我可能还会做出那样的选择。人不可能拿未来的观点影响过去的人生。
洪 晃
出版人 《I Look世界都市》、《乐?名牌世界》等杂志出品人
我向父亲抱怨他们的离婚让我这辈子不能愉快,他说:“其实你自己活好了就行了,干吗老想父母的事儿。”那时我才15岁,别人都说这句话不负责任,我倒是觉得它救了我,以后我真的活得挺好的。
张艾嘉
演员、歌手、经纪人 主唱《爱的代价》,主演 《阿郎的故事》等
随着儿子的改变,我身上也在发生着本质的变化。我不再张扬,学会了理解和同情,变得成熟和内敛,难怪外界都评论我是一个因为痛苦而长大的妈妈。
胡因梦
演员、作家、身心灵导师
单亲家庭也还是可以养育出非常健全的小孩的,但是作为单亲的这个身份,我们必须要有更高的承受力、意志力,还必须要有更高的自我觉察的能力。
苏 芮
歌手 主唱《酒干倘卖无》、《牵手》等
我经常对孩子讲:两个人在一起就应该快快乐乐,如果不开心,倒不如做朋友,就像我和你爸。
麦尔?克兰兹勒夫妇
咨询师、作家 出版《离婚岁月》等
我们并不认为结婚“好”过离婚,我们同样也不认为离婚“好”过结婚。离婚和婚姻只是社会的组成形式,而不是解决方案。它们既可以是有用的组成形式,也可以是有害的,关键在于你如何对待他们。
朱迪?福斯特
演员 主演《出租车司机》、《安娜与国王》等
别人是否了解我,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我的理想可不是做某人的美人女友或者天真女伴。
宋丹丹
演员 主演《我爱我家》、《昨天、今天和明天》等
离婚到再婚的过程就像补牙,不同的是它会疼得更久,几个月,乃至几年;相同的是都有那么一天,我们永远不再疼。
王雪
湖南某高校女教师
单亲妈妈的处境时时激励着我:只有不断追求上进,才能解放自己的一切。
杜梅梅
河北某棉纺厂女职工
单身妈妈绝不是我主张的生活方式,但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一个人支撑起家的天空时,与其哀怨愁苦感慨命运,不如相信自己,漂漂亮亮地打点好生活。
刘金枝
安徽某乡镇女公务员
离婚是告别不幸的过去还是痛苦的延伸,完全取决于单亲妈妈的所做所为。
魏媛媛
河北某中学女教师
我很高兴,给了女儿一个带锁的日记本,而她没有把我锁在心门之外。
张晓琴
浙江某个体女服装商
做自己孩子心灵上的朋友,比做一个给他洗衣做饭的母亲更重要。
李妍
翻译、对外汉语教师
我鼓励自己每天要有发自内心的喜悦,我想对和我相似的姐妹说,人生苦短,没有时间后悔和埋怨,只要用心,就能不断听见好运的脚步。好好地生活,迎接它吧。
郭燕芬
江西某大学比较文学讲师
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婚姻,每个人都有自己最佳的生活状态。我觉得自己现在和儿子的状态挺好的。
郭凤英
北京某国企干部
下半辈子真真正正地为自己活一次,谁说“女人40豆腐渣”?为什么你不让自己梅开二度?女人老了不可怕,女人都会老,可怕的是你的心先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