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心经:孩子应是野地里的花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6日 08:12  扬子晚报 

  一个人的童年完全在城市里度过,是一件幸福的事还是一件遗憾的事?

  幼年时,我的答案毫无疑问是:幸福,太幸福啦!那时,我生活在县城边缘一座贫穷的村庄里,孩子们穿的是补丁摞补丁的破衣服,吃的是粗糙的玉米糊和小麦疙瘩糊,玩的是石头、泥巴、青草和蚱蜢,稍稍长大一些,就要跟在父母后面,在黄土地上使锄头下苦力,与县城里孩子“锦衣玉食”的富贵日子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

  然而现在,我的答案却是:遗憾,实在太遗憾了!我的感慨来自我不到两岁的孩子,他已经有很清晰的自我意识了,他在我们精心筑就的钢筋水泥的小“火柴盒子”里,呆得实在是腻味透了苦恼透了,时不时要以摔打玩具、无故撒泼、拒绝吃饭来发表他强烈的不满。这让我常常生出恻隐之心:城里的孩子是一群幸福的小可怜。

  一直有个想法,那就是把孩子送回老家,让他过上一个有野地和村庄的童年。然而这种想法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未能实现。亏得今年有段时间城里突然出现了“保姆荒”,孩子找不到合适的人带,我正好把他送回老家住了20多天。那些日子,这个小人儿过得无比开心。

  母亲后来跟我说,每天一大清早,他就睁开眼睛要起床。一下地,他就到鸡窝里看“啄啄(鸡)、鸭鸭”,到猪圈里看“nia nia(猪)”,到狗窝猫窝里看“狗狗、咪咪”。白天,他在院子里疯玩,扯地上的青草、捉飞来飞去的蝴蝶、翻石头找蚯蚓,整天嘻嘻哈哈快活得像个小神仙。有母鸡“咯咯”叫,他就会钻进柴堆里,把一只热乎乎的鸡蛋找出来交到奶奶手上。奶奶去菜园子里干活,他就蹲在地沟里自个儿美滋滋地玩泥巴。晚上,他一罐子牛奶喝下去就会安然入睡,远不像在城里,非得把人折腾得身心俱疲才肯罢休。

  我回乡接他那天,他正随我母亲到山头上的茶园里采茶去了。我看见他时,这小子正在草地上撅着小屁股抓蚂蚱、采野花、寻野果子吃,脸上的泥迹横一道竖一道,脏得像“花猫”。然而抱在手上,却感觉比先前要沉许多。原来他在农村饭量大增,再加上野外活动多,按照母亲的说法是接了“地气”,所以身体比以前明显壮实了许多。知道我是来接他回家的,这小子顿时一屁股赖到地上,又哭又闹,死活不愿意跟我走。看来,他是迷恋上农村生活了。

  于是我更坚信:没有野地和村庄的童年是残缺的,是遗憾的。孩子本该是朵长在野地里的小花,而不应当开在水泥地上和“火柴盒”里。 储劲松


相关报道:父亲的教育像给孩子补钙  
          父亲对孩子的教育更具革新  
          美国孩子如何在家接受教育  
          教育孩子父母做到言传身教  
          教育孩子怎样避免过于唠叨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家庭  父母  教育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