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孩子人格发展的最佳期限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7日 07:47  《教子法则》 

  儿子将要降生,麦克阿瑟将军向上帝祈祷:

  上帝,请您赐我这样一个儿子,他将坚强得足以认识自己的弱点,勇敢得足以面对恐惧,在遇到正当的挫折时能够昂首而不卑躬屈膝,在胜利时能谦逊而不趾高气扬。

  请给我造就这样一个儿子,他不会用愿望代替行动,将牢记你的教诲——认识自己是认识世界的奠基石。

  我祈求,请不要把他引上平静安逸的道路,而要把他置于困难和挑战的考验和激励之下。让他学会在暴风雨中挺立,让他学会对那些失败者富于怜悯。

  请给我造就这样一个儿子,他将心地洁净,目标高尚;他将在征服别人之前先征服自己;他将拥有未来,但永远不会忘记过去。

  我祈求,除了上述的一切之外,请赐他以足够的幽默感,这样他可能永远庄重,但不至于盛气凌人;赋他以谦卑的品质,这样他可能永远铭记在心:真正的伟人也要直率真诚,真正的贤人也要虚怀若谷,真正的强者也要温文尔雅。

  那么,作为他父亲的我就将敢于对人低语:“我这一生没有白白度过。”

  人生是一个发展过程,很多孩子会逐渐成熟完善,如鱼得水,但更多的人成年后不快乐,本来以为坏心情源于自己没钱,没工作,没女朋友,人际关系不好……但等有了钱、有了工作、经济基础很好、朋友也很多的时候,依然不快乐。带来快乐的因素有很多,起决定作用的却是人格。面对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格往往造就不同的结果。

  人格的发展最佳期限是幼年、少年期,家长们应负起塑造孩子最佳人格的责任。否则,成年后的情商低下,即使再有才华的人,也难生活幸福。

  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的妻子娜达丽娅,婚后被丹特士苦苦追随。只要哪里有娜达丽娅的身影,哪里就有丹特士。他曾在公开场所挑衅,为娜达丽娅的健康干杯,并邀请她跳舞,大声说着恭维话;还与约娜达丽娅单独约会,表白自己的爱情,并用自杀来威胁对方接受他。在丹特士的强势进攻面前,娜达丽娅陷得越来越深,甚至不顾丈夫的禁止,参加年轻人的聚会,与丹特士四处招摇、我行我素。

  丹特士的行为确实太过分了,普希金必须要采取一些行动。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和妻子的荣誉,他毅然决定向丹特士发起挑战——决斗。那个时代,只要决斗的一方取胜,就有权拥有他心爱的女人。双方制定了极其残酷的标准:射击的距离只有十步,谁把对方刺倒就算获胜。

  1937年1月,决斗在黑山进行,伟大的诗人死在了情敌的手下。他的妻子也留下恶名。

  表面上看,这场悲剧是情感事件引起的。而从深层次看,则是普希金的人格决定的。

  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美国南北战争正在打响,南方的庄园主不满意北方佬的统治,拒绝废除奴隶制。他们聚集在一起,想出了一条妙计。由于当时也流行决斗,他们在南方找到一个快枪手,以一火车皮的黄金作为酬赏,让他和林肯决斗。这个家伙是全美国拔枪最快、射击最准的人,就欣然接受了任务。

  骑士时代有这样的风俗,你可以决斗,无论是胜还是败、是死还是生,大家会非常尊敬你,但如果不敢决斗,全社会都会鄙视你。林肯如果和快枪手决斗,就像我们平常人和许海峰比赛射击一样,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不和他决斗,大家都会知道:哦,原来林肯是个胆小鬼!不管林肯答应也好,不答应也好;前进也好,后退也好;他都是“必死无疑”。怎么办呢?

  这里就用到了心理学上研究的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幽默。弗洛伊德认为:“通过幽默,可以使我们的敌人变小、变弱、变得可鄙和可笑,我们将以一种迂回的方式获得了愉快并战胜他。”

  情景再现

  终于等到这一天,南方的快枪手来了,准备办完事就去领一车皮的黄金:“怎么样,林肯先生,敢不敢和我决斗呀!”

  林肯慢悠悠地说:“当然,只要你答应我三个条件,我就和你决斗。”

  快枪手一听,马上表示,别说三个,就是三十个、三百个也没问题。

  “第一、咱们不能在总统府决斗,这里都是国家财产,我的枪法不准,打坏了不好交代,得找个宽敞的地方。”——好。

  “第二、你不用住宾馆,咱们现在就比,你也好尽快回去领黄金。”——好。

  “第三,咱们先出去,到了地方再说。”

  到了一个宽敞的养牛场,林肯说:“武器是牛粪,一人一筐,直到砸死对方为止。”说到这里,全场哄堂大笑,无论南方人还是北方人,大家知道,只要林肯说出这句话,他就赢了。

  快枪手走过来,握住林肯的手:“总统先生,您已经赢了。”

  林肯出身贫贱,没上过大学,却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总统之一;他一生充满坎坷,饱受挫折,却不屈不挠地追求个人的政治抱负;他的长相丑陋无比,不修边幅,却迷倒了千百万美国人。是什么使林肯有这样高的感召力呢?就是幽默感。

  心理学研究发现,当科学、哲学都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的时候,上帝给了我们第三条通道——动用一下你的幽默感。

  幽默不是齿轮式的思维,环环相扣,假如你被别人卡住,就走出不来;幽默也不靠道德、伦理进行,如果按伦理道德,林肯或者决斗,或者逃避,最终都会伤害自己;幽默靠人格的魅力,它相当于一个船帆,顺风的时候一帆风顺,逆风的时候会自己调整角度,向自己的方向侧进,到了一定的程度再向自己的目标侧进,通过“之”字形的航道,最终到达目的地。风帆的特点就是——在它看来没有对立面,只有带来利益、带来推动的力量。

  其实,“幽默”这个词的出现也就是几百年的历史,一个男人要有男子汉气概,既把事情办成、又不伤害别人的最佳的品质就是幽默。一般来讲,幽默感是有攻击性的,因为你碰上了问题,但这种方式必须以对方可以接受,或者比对方想到的办法还好的时候,才能实施。好人——不是人的最佳品质,因为太好的人会受欺负;恶人——更不行,祖祖辈辈都会产生对立和麻烦。我提出要做“成功、健康、幸福”的人,这种人不能缺少幽默感。美国最伟大的将军麦克阿瑟在给刚出生的儿子祈祷时说:主啊,请赐予我的儿子坚强勇敢,请让他能认清自己,请不要让他贪图安逸,让他学会在暴风雨中挺立,在赐予他所有这些美德以后,请赐他以足够的幽默感。那么,作为他的父亲,我敢于对人低语:“我这一生没有白白度过。”

  许多伟大的人物都会运用幽默感,化解尴尬的场面。弗洛伊德解释说:“不友善的幽默能够把我们的敌意以社会可接受的、轻松的方式表达出来,使我们的紧张得意宣泄。”比如,孙中山年轻时在美国跟《泰晤士报》的一个记者过往甚密。一天,这位记者约孙中山打网球,一不小心把球打在孙中山的前额上,他却说:“这是英国人的打法。”孙中山忍痛跑向前,抱住记者,用巴掌使劲地打他的屁股,并笑着说:“这是中国人的打法。”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在公园里散步,走到一条小径上,巧遇一位尖锐批评自己作品的批评家。“我从不给一位笨蛋让路。”批评家傲慢地说。“我正好相反。”歌德笑道,并让出路来。

  看,这就是幽默的力量!那么,你是不是具有幽默的人格呢?我来测试一下。

  从前,有一个人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在冬夜里疾行,天降雨雪,他冻得浑身发抖。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客栈,里面有一个壁炉,围着许多人在烤火。你可以拿出一副可怜相:“大家行行好,我快冻僵了,让我烤烤火吧。”但实际生活中,人们对可怜的人很少会给予尽心尽力的帮助,“你冷,我们不冷?!我们都是被淋湿的,先来后到,你等着吧!”另外一种方法就是“打”——“让开,不让就打你们。”人家一大群,你很有可能打不过他们。有没有什么办法,把事情办成,又不产生伤害呢?

  他采取了这样的办法。“老板,我要吃饭,来三条鲈鱼;我的马也要喂,它不吃别的,只吃鱼,也来三条鲈鱼吧!”大家一听,吃鱼的马——没见过。所有的人都跑出去,看马吃鱼。过了一会儿,大家都回来了,面带微笑:“这个家伙,骗我们,你的马根本不吃鱼!”但没人讨厌他,只留下一段美妙的故事。

  当妈妈们碰到麻烦的时候:儿子和你作对,丈夫和你意见不一致,领导安排困难的工作……你能不能想起来“吃鱼的马”呢?把不良的因素转化为有利的形式。当然,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要花费很大的工夫去练就,将自己的人格加入更多幽默的元素。

  目前,在美国,如果一个总统没有幽默的能力就很难担当重任。比如,林肯的一生是在接连不断的磨难中度过的,挫折是他生活的主旋律,抑郁是他人格的大敌,但他学会用幽默来化解这一切。林肯不仅改写了美国的历史,也影响了美国领导者的领导风格。在他之前,美国总统一直是不苟言笑的职业形象,在他之后,幽默成为总统的一种能力。由于他的幽默,美国老百姓也从早年清教徒的刻板的生活方式中解脱出来,幽默从此成为美国文化的新风尚。

  幽默不是回避问题,更不是插科打诨。幽默的力量在于自我调节,人在心烦时,可以去吃东西、运动、找心理医生,而幽默是不需要成本的调节艺术,是智慧的化身。

  了解了幽默力量的强大及万能性,家长们要在家庭气愤的营造过程中将儿女的人格潜移默化,用幽默感来分析、应对周围的冲突、不均衡的状态。尤其是幼年期孩子的家长,在选择书刊、影音制品的时候,要有意识发现。在给孩子的读物中,至少保证四分之一是弘扬幽默智慧的。

  等孩子大些、上学后,动员孩子们专门搜集出幽默故事,相互演讲,形成固定习惯,渐渐成为行为习惯。幽默,就好像神话里那个奇妙的点石成金的手指,可以让孩子从容应对各种人生难题。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家庭  教育  培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