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孩子小的时候,什么样的教育都容易,一旦孩子长大了,教育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有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重视孩子的事,等孩子长大了,出现问题了,才想到花钱买教育。父母花钱能买到教育吗?
李玫瑾:如今的金钱社会,一些年轻的父母,生了孩子就花钱请人带孩子;孩子长大了,出现叛逆、早恋、厌学、网瘾、打群架、夜不归宿、在外结交社会不良青年等问题,还是想花钱请人教育自己的孩子。这些不愿花时间、精力教育孩子的父母,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那就是:人的成长不仅仅是钱堆出来的;人的心理成长更不是钱能换来的。在人的成长中,亲情比金钱、比权力要基础得多、重要得多。
心理学研究早就告诉我们:人从出生起,将有多年的无助与依赖(0~12岁),正是在最初岁月里,他身边的抚养者日日夜夜地照看与哺育,才使他出现对养育者几乎一生不可消失的情感联系。这种情感联系并不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抚养过程中……所以,我要说,自己去挣钱,把孩子交给别人照顾与哺育,是为人父母者最愚蠢的行为!
因为,即使是亲生的父母,如果没有守在孩子的身边日复一日地付出抚养艰辛,没有让孩子形成对你的声音、相貌和气味的记忆,没有形成那种无法言说的对你的依恋,你也就失去了对他的那种真正的、永久的心理影响力与控制力。所以,凡是觉得孩子不可理喻,与孩子的关系陌生得如路人般的父母,一定是有这样的生活背景。
这种孩子进入青春期(即独立、逆反、自我意识增强的成长期),父母就会难以对他进行管教和控制。这时,父母再弥补亲情的话就需要成倍地付出。
这成倍付出意味着:弥补的是你欠下的多年“亲情”,而不是钱!陪伴在逆反的孩子身边,用你真心的爱去陪伴他、感化他,帮他找回家的感觉、亲情的感觉,这是你的唯一明智、有效的选择。其他的任何打算都是不见成效的无用功。
由此我想告诉所有的父母:孩子的成长有关键期(0~12岁),这是你们付出辛苦、并由此获得教育孩子的资本或证书的时期,这份资本和证书不是用金钱换取的,只能亲力亲为!
记者:在孩子的成长关键期,父母、家庭对孩子的性格形成具有怎样的影响呢?
李玫瑾:对许多孩子而言,他们的性格往往在他们没有自我意识之前就形成了!
孩子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呢?
从人的心理发展看,人在出生后的1~2岁内,主要发展的是行动能力和言语能力。这期间他们的行为大多是自发的,并在大人的奖赏与惩罚中得到发展或抑制。
但是,人从3岁起就开始出现一种认同倾向,即不自觉地向身边的大人模仿,将他看到的各种大人的行为复制出来,并逐渐变为自己的行为方式,比如:照顾小娃娃、模拟大人说话口气等。这时,他的行为模仿就犹如在一张白纸上画出的最初印迹,深刻而难以磨灭。父母或其他抚养人是否有同情心、是否乐于助人、是否坚持原则、是否自信、是否具有良好的品德,甚至父母(或其他亲人)喜欢看的电视节目都会决定孩子未来的人格发展方向与道德水准。这种最初的印迹往往会伴随人的终生。
所以,从一个成人的行为举止就可以看到他父母的影子,从一个人的修养就可看出他的家庭背景!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