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话一点不假。学龄前儿童自我认知能力发展还不完善,他们的“自我评价”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成人尤其是父母对他的评价。因此,别人表扬他、说他好,他自然“自我评价”就高,也就更自信。听到这些,可能有一部分家长不解了:我们也天天表扬孩子,为啥孩子不仅没像你说得那么好,反而有的霸道,有的畏首畏尾呢?对此,则要反问您——
表扬孩子要具体到事和行为
从乐乐第一次自己拿筷子吃饭、第一次自己穿衣服、第一次会背诵儿歌……到现在,刘先生已经记不清楚他对女儿说过多少回“你真棒”、“太聪明了”、“多乖”等类似的表扬话。现在看,他的这些表扬挺管用,不论在学校、家里还是外出,乐乐在人们眼里都是一个“乖乖女”。
不过,最近刘先生却为乐乐太乖发起了愁:她从不主动和人说话,一见陌生人就惶惶不安,也不像其他孩子对自己没尝试过的事充满好奇。他猛然发现,一向活泼、好动的女儿不知从何时起不见了。
“问题很可能出在刘先生对女儿的表扬上。”郑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副教授许慧说,表扬绝不是简单地给孩子贴上“聪明”、“乖巧”等标签,类似刘先生“贴标签”式的表扬太模糊了,孩子并不能理解真正让他赢得表扬的行为是什么。以至于以后,他可能为了成为家人眼里的“乖宝宝”或继续赢得表扬而一味地听从大人,不敢发表个人看法,更不敢尝试自己没有把握的新领域。
此外,“贴标签”式的表扬还会让有些孩子把家长对一件事情的好评当成对他整体的评价,可能导致其盲目自大。
许慧建议,家长表扬孩子一定要具体到事,还要让他有追求更高目标的意愿。比如,看见孩子扶起摔跤的小朋友,不妨对他说:“小朋友摔倒了,你帮忙扶他起来,妈妈很为你骄傲。以后,要继续这样热心地帮助别人!”
表扬孩子太频繁太夸张都不好
和同龄孩子相比,洋洋可算是个家务小能手了,他每天都帮妈妈扫地、收拾筷子、刷碗,尤其听到妈妈说“你真是个好孩子”的表扬,他干得更起劲。然而,有一天,徐女士白天工作太劳累,吃完晚饭就直接回屋睡觉了,也没顾上表扬正在扫地的洋洋。第二天早上起床,她到餐厅一看,油腻腻的碗筷摆了一桌。
“现在,不少家长已经意识到表扬能够激发孩子的动力,但却不知表扬太频繁太过分,也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和动力。”河南奇色花福利幼儿园业务主任魏慧敏说,过多的表扬容易让孩子上瘾,哪天家长没能及时表扬他,他也许就失去了做事的动力。此外,表扬用得太多,激发孩子动力的作用也会大大消减。
很多家长在培养孩子好习惯的过程中,常采取表扬的激励措施,比如哪天他按时完成作业了、自觉收拾房间,就会适时表扬,或给他奖个小红花等。刚开始,家长发现孩子些许进步时,确实都要及时表扬,但孩子慢慢养成习惯以后,最好逐渐减少表扬次数、拉长表扬的间隔时间。
“表扬还不能过分夸张了,否则,容易让孩子骄傲。尤其当孩子有一定评价、判断能力后,家长过分夸张的表扬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没有诚心。久而久之,表扬对他的激励作用将大大降低,甚至会因此反感、排斥父母。”魏慧敏说。
孩子成功进步时给他不附加否定的赞扬
现如今,赏识教育越来越受到爸爸妈妈们的认可。但是,家长如何才能把握好表扬的“度”?除避免上面两点误区外,许慧还给家长们提出以下建议:
1。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判断去选择好的行为。父母要做的,是帮助和支持孩子的选择,而不是替他选择,实际上也就是承认孩子的独立性,鼓励他探索的信心,当孩子有这种自豪的体验时,其实是对他最好的表扬。反之,孩子以后做事有可能战战兢兢,甚至成为循规蹈矩的“小机器人”。
2。找出确实能表扬激励孩子的东西。一旦你发现某种表扬对孩子很有效,可以经常使用。例如,你可以对一个孩子说“如果你现在听我的话,我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你做游戏。”但对另一个孩子可能就要说“如果你现在听我的话,我们可以一起买东西。”对于不同孩子,你要留心他真正需要的东西,这样的表扬才能有效。
3。不附加否定的赞扬。孩子取得成功时,家长总希望他们要做得更好,往往会在表扬里添加那么一点否定。父母本意是让孩子做得更好,但孩子的感觉却是父母在批评他,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不如放弃。所以,当孩子成功进步时,最好给他诚心的不加否定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