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巴菲特,人们的第一印象大都是世界第一富豪,是最会炒股的人,可就是这个股神最近却兼职做起了卡通节目的明星。在一档名为《百万富翁俱乐部的秘密》的卡通剧中,巴菲特化身卡通主角,教孩子理财原则,例如如何规避债务,如何让资产增值。据说,巴菲特筹划这一卡通剧计划已有3年时间。巴菲特表示:“花时间帮助教育我们的孩子理财,难道还有比这更美好的时光?”现年79岁的巴菲特现在正花时间投身做金融扫盲工作,期待着把自己数十年的经验传播给下一代,相信这些知识是最具价值的财富。
随着金融产品的日渐丰富,很多在校大学生都还没毕业就已经欠了一屁股的信用卡债务了,这就是理财知识匮乏的直接后果。笔者有一亲戚的孩子还在念大学,看到校园里有信用卡推广的活动就签了约。以往看到了喜欢的东西要攒够钱才能买,可有时钱攒够了东西又卖没了。于是,就想尝试一下“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很快的,把生活费花光了不说,还在卡里透支了好几百块钱。原本计划“紧缩”下个月的生活费还上,可结果不但没能用生活费还上欠款,反而透支了上千元。就这样雪球越滚越大,最后只能求助父母帮助还债,还没毕业就先破产了一回。
有鉴于此,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意识到青少年“财商”普及的重要性,例如上海30余所中学开设青少年理财教育课程,旨在向青少年中推广和普及经济、金融、个人理财常识,使其树立正确的消费理财观念,类似的课程早已在新加坡的中学里推广。课程中讲授的内容包罗万象却又非常贴近生活,例如:“假设你家中有1万元作为生活储备金,除了存活期外,有没有更好的理财建议?”“购买一套总价为50万元的新住宅,首期付款20万元,其余30万元向银行贷款,每月应还银行多少钱?”“假如你的父母想买一套住房,你应该给哪些建议,请从位置、售价、利率、政策等角度制定理财计划。”
这些最基本的数学计算,只要略懂初中数学就能很快的算出来,可是有不少成年人还是算不清。这充分显现出传统的学校教育已经多么的脱离社会实际。在最著名的财商教育书《穷爸爸富爸爸》中,作者评价当下的学校教育体制时有如下评论:“今天我们的教育体制已不能跟上全球变革和技术创新的步伐。我们不仅要教育我们的年轻人在学术上的技能,也要教育他们理财的技能,这不仅是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而且是生活得更美好所必须具备的技能。”换言之,传统的教育方式只是在培养千篇一律的好员工,并不是在培养企业家和资本家,也从没有告诉我们赚到了钱之后应该如何保值增值,就这样,许许多多人都在为钱而工作,而不是让钱为你去工作。
中国有句古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巴菲特在六岁时就做了人生的第一笔交易,他用两毛五分钱买六罐可口可乐,再以每罐五分钱,卖给度假的游客。当同年龄孩子,还在哭哭啼啼跟父母伸手要钱时,十一岁的巴菲特已在股市初试啼声,买进三股“花旗”,这也为他日后投资生涯揭开序曲。同样的,大投资家罗杰斯小时候就不同凡响。他5岁开始经商,在棒球赛场上拣空瓶赚钱。6岁时从父亲那里借了100美元作为做生意的启动资金,购买了一台花生烘烤机,用小小的计谋获得了在少年棒球联合比赛中出售饮料和花生的特许权。5年后,还清欠款,留下烘烤机,在银行的户头存上了100美元。
由此看来,如何理财如何投资从小就开始培养是非常值得的教育投资,这门技能同其他技能有一个最大的区别,那就是任何一门技能都可能会过时,但投资理财技能绝对不会过时,相反随着经验日渐丰富,能力还会日渐增长。那么如何最快的开始对你的孩子进行财商教育呢?中信出版社的《孩子啊,你将会是有钱人》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该书以父子两人提问回答的方式回答了我们诸多财商教育疑问,怎样变得富有?怎样才能成为有钱人?多少钱才算有钱人?哪一行才能赚大钱?如何从房地产中赚到钱?有好学历才能成为有钱人吗?有钱人有什么特质?应该走怎样的道路?所有这些问题,书中都做了很好的阐述。
虽然作者是法国人,但他也早已看出世界的未来在中国,他建议儿子:学习中文,哪怕十年后中国商人的英文说得比你好,因为懂当地语言永远是手中的一张王牌。当你在法国的学业告一段落,旅行一年,美国6个月,另外6个月在新加坡、香港、东京、上海或是印度。如果你够机灵,可以在当地或别处到自己喜欢的公司上班,即使是跑腿的差事,你努力用功,往上攀升或找出好办法,什么也阻止不了你创立自己的公司,不论在哪个产业。不过要小心,如果你不是顶尖高手,你就得雇用顶尖高手,特别是在财务管理和组织方面。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