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生命教育应从幼儿园开始

http://www.sina.com.cn    家庭保健报 

  受访专家:本报特约专家房欲飞(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学博士,3岁孩子妈妈,网名“桐桐妈”)  本报记者 季博音

  生命教育是在1968年由美国学者华特士首次明确提出的。几十年来,生命教育的实践在全球得到迅速发展。不少家长可能会对这个问题有疑惑,“生命教育”这么抽象,我们如何进行?桐妈认为,生活中往往有许多小细节就包含着“生命教育”,或许家长已经忽略了。下面的一些场景或许你也会遇到,看看家长们该如何应对和解决。

  A。关于“我是怎么来的”

  生活场景:一天晚上,我和5岁的儿子斯斯躺在床上讲故事。我绘声绘色地讲:“鳄鱼在岸上产下了几十个蛋,过了一些日子,小鳄鱼从蛋壳里钻了出来。”讲到这儿,一向安静的儿子忽然问我:“妈妈,小鳄鱼从蛋里出来的,我是从哪来的?”当时我心里一惊。面对孩子求知的眼睛,我不知如何告诉他? 

  斯斯妈妈

  桐妈提示:斯斯妈妈的困惑有着一定普遍性,几乎所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对自己的生命来源产生疑问,这类问题通常会让家长恐慌,因为他们以为孩子想跟他们打听那些难以启齿的事情。实际情况却是,孩子只是对自己何以来到这个世界上感到好奇,家长给他们一个适合他们年龄的回答就可以了,比如,小一点的孩子,可以简单地跟他们说“你是妈妈生出来的”,孩子得到答案后,往往会满足一段时间,但随着自我意识的增长,他们又会对自己的生命起源产生更深层次的疑问,问些“那我是怎么跑到妈妈肚子里去的呢”之类的问题,家长不妨这样回答,“爸爸妈妈结婚后,非常想要个宝宝,于是爸爸就把一粒种子种到了妈妈的子宫里,那颗种子就在肚子里长成了一个可爱的宝宝,这个宝宝就是你!”总之,这是一个常温常新的问题,考验着家长的教育智慧,如何给孩子浅显又不失科学性的答案,是问题的关键,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借机让孩子明白生命是爱的结晶,来之不易。

  B。关于“人是怎么没的”

  生活场景:乐乐4岁的时候,我们为了孩子能更有爱心和责任心,就在乐乐生日的时候送给她一只波斯猫。乐乐把小猫当成朋友,并且悉心照料,但是最近不知道怎么的,小猫身体越来越差了,乐乐心情也一天天沮丧起来,这可让我心里很着急。我经常在想,朝夕相处的宠物死了,我该怎样解释给才4岁的乐乐呢? 

  乐乐妈妈

  桐妈提示:当一个4岁的孩子被迫面对死亡时,他们原来那种永远会同心爱的人或物在一起的思维定势就被打破了,取而代之的,是心爱的人或物总有一天甚至随时可能死亡的新观念,在这种新的认知没有找到平衡支点之前,孩子就可能处在焦虑之中。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要懂得共鸣孩子的痛苦感受,但不要因此对死亡讳莫如深,家长遮遮掩掩的态度反而会让孩子嗅到更可怕的气息。反之,家长应该想办法让孩子认识到死亡是正常的生命轮回,是一个值得尊重的结果。《汤姆的外公去世了》、《老鼠爷爷的告别信》等相关的生命教育或心理自助读物,都可以帮助孩子升华对死亡的认知,进而树立一种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和热爱生命的意识!

  C。关于生存技能训练

  生活场景:儿子4岁时有一天上电梯,他刚进电梯门就关上了,怎么也打不开,而我们眼睁睁看着儿子被独自关在电梯里。爸爸立即喊了一句:“果果不要着急,按4,在四楼等爸爸!”紧接着,我们匆忙上了另一部电梯。到了四楼,儿子已经在电梯门口等着了。我欣喜地抱住他,只见他虽然眼睛有点红,但很沉稳地告诉我:“妈妈,我都着急了,我带着手套不好按4,但是我没哭,我勇敢吧!”果果妈妈

  桐妈提示:一个生命的成长,往往是一个经历各种风险和挫折的过程,这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放手的过程,需要家长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其中之一就是安全意识的养成和生存技能的训练。家长可以通过看相关安全教育绘本、情景模拟、日常的随机教育等方式进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避免的一个情况就是不要过分渲染生活中的危险,以免损害孩子的安全感。

  ●让孩子懂得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和热爱生命

  ●让孩子明白生命是爱的结晶,来之不易

  ●培养孩子安全意识、训练孩子生存技能都是生命教育

  D。学会善待生命

  生活场景:帅帅幼儿园门口放了一个募捐箱,因为事先没和孩子交流,突然把钱塞给他让他捐了未免有些唐突。下午接他回来的路上,对他说:“四川发生地震了!”“王老师说了!”“很多小朋友没有东西吃,没有衣服穿,也没地方住了。我们把攒的零用钱捐给他们好不好!”“可是我的零用钱还想留着买玩具……”“但是那些小朋友连吃的都没有,你少玩点玩具有什么关系嘛!”第二天早上,帅帅高兴地把他的零用钱塞到募捐箱里!虽然钱不多,但至少让孩子明白,我们应该帮助有困难的人。帅帅妈妈

  桐妈提示:父母在给孩子足够情感满足的同时,还要让孩子意识到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持和关爱,并让他在这个基础上,学会共情,学会给予,从而为将来建立基于爱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基础。只是对于那些还处在自我意识敏感期的孩子来说,先不要期望太高。孩子学会给予的前提是能够通过推理来理解他人的情感和行为,这需要一个过程。父母们在加强言传身教的同时,也要学会等待。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分享到:
更多关键字: 潜能  培养 

企业服务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