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恋”是一种误解
人类物种繁衍的自然法则是以男女两性的性活动为物质基础,以爱情为精神享受,这种性与情的结合让人类体验极大的幸福和满足,这种幸福和满足将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由此人类组建家庭,让人类的孩子在一个健全的家庭中成长,才利于人类物种的延续。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这样的法则已经“写入”了人类物种繁衍的“程序”中。否则,人类就会像大多数动物一样,每年的发情期进行交配,然后各奔东西。
人类在为物种繁衍进行的准备包括了对性(物质)和爱情(精神)的准备。性物质的准备从人类幼年时期就开始了(比如,幼年时期的手淫就是为性感觉的发展而进行的性活动),直到青春期生殖系统的成熟(生殖器的长大、产生精子、卵子的周期性成熟等)。人类对于爱情的准备也是从幼年时期开始的。
人类的爱情会经历两个时期:童年的爱情和青春期爱情。两个时期的爱情会有本质不同。童年的爱情被繁衍程序设定为“无性”的状态,因此这个时期的爱情不带有性冲动,仅仅是让孩子体验和练习异性相爱的情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性物质准备的日益完善,繁衍的“程序”开始启动,爱情目标自然就直指性目的了。
一个5岁孩子告诉妈妈:“一见到她,我的心就怦怦直跳!”或许,这就是孩童的爱情。每一个孩子有自己启动爱情程序的时间,这是一个健康的生命本来发展的方向,无论孩子从什么年龄开始触电“爱情”,成人都无法预知和抗拒,所以,孩子的恋情不可以用“早”或者“晚”来评判,人们对“早恋”的说法是不妥当的。对于父母来说,重要的是如何帮助孩子度过爱情的每一个发展阶段,而不是焦虑孩子什么时候开始享有爱情。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