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怎样应对孩子的提问?

http://www.sina.com.cn    《培养后劲十足的孩子》 

  三四岁的孩子对什么都充满好奇,他们不知什么是害羞、什么是禁忌、什么是幼稚,见着什么问什么,想着什么问什么,脑子里的问题千奇百怪……

  在幼儿园,老师会向孩子提些问题,孩子也会向老师提些问题。但老师的时间、精力有限,不能一一回答孩子的问题。所以,见到父母,孩子会有问不完的问题。遇到这种情况,父母要想一一回答孩子的所有问题,一是没那可能,二是没那必要。父母怎么才能不扫孩子的兴呢?

  第一,父母不能打击孩子提问的积极性。孩子有想法、有疑惑会不由自主地向父母提问,一不是想刁难父母,二不是想要一个教科书式的标准答案。所以,父母大可不必搜肠刮肚,一本正经地回答孩子的所有问题。即使能答的,也不能一答了之。父母可启发孩子自己回答这个问题,或者换个角度思考。比如,孩子问:为什么人不能自己飞上天,鸟却能一飞冲天呢?父母可跟孩子探讨,能飞的东西都有哪些特点?是不是能飞的东西都有翅膀?可停在机场的飞机有翅膀,为什么不能飞呢?因为飞机身上的发动装置还没启动。这就是说,会飞的东西,不仅要有翅膀,还要有身上的发动装置。发动装置发动起来了,翅膀只是起平衡、滑翔的作用;否则翅膀伸开也没用。跟孩子探讨问题,并不是要解决问题。只要孩子能想一些问题,大致知道一些事物的原理,由此及彼地能想更多的问题,就达到了学习、思考的目的。

  第二,父母不能不懂装懂,欺骗、糊弄孩子。三四岁的孩子还不会辨别真伪,家长、老师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如果孩子提一个问题,家长不知道却编些瞎话欺骗孩子,那将出现两个后果:一是让孩子也学着信口开河、胡说八道;二是会误导孩子把谬误当真理。比如,孩子问:地球和太阳哪个更大?妈妈不知地球、太阳谁大谁小,看见天上的太阳那么小,脚下的地球那么大,就随口说,地球大,太阳小。孩子会把此话当真,甚至以讹传讹,误导别的孩子。

  对于父母不知道的问题,可采取多种办法解决:一是回答不知道,然后和孩子一起向书本、老师请教;二是可以采取追问的方式,让孩子自己去想,自己去问,自己去琢磨。比如,孩子问:为什么只看见遛狗的人,没看见遛猫的人?父母可以启发孩子去观察猫和狗,看看猫和狗都有哪些特性;或者让孩子去问问猫的主人,为什么不遛猫?或者让孩子自己在家遛遛猫,看猫听不听人的话;三是可以和孩子一起联想,一起追问,一起推理,但求追问的快感,不求每个问题都能找个标准答案。比如,孩子问:坏人都是不听妈妈话的人吗?妈妈不知怎么回答,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推理。坏人听坏妈妈的话会怎样,坏人听好妈妈的话又会怎样,坏妈妈是不是一定会教出坏孩子,好妈妈是不是一定会教出好孩子等等。

  第三,要让孩子看到父母的真诚、信任和期待。甭管孩子提什么样的问题,父母都要认真地听,真诚地对待,鼓励性地评价一番,希望孩子能提更多的问题。只有父母抱着这样的态度,不管能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孩子才会保持提问的习惯。

  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主动思考、学习?从提问开始。孩子不知提问的时候,只会被动地向父母学知识、学本领,父母教什么,孩子学什么。孩子会提问了,说明他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提高了。孩子的问题越多,说明他想得越多,关注得越多,求知欲越强——这是孩子进入学习状态的标志。

  生活中,有的孩子爱提问,有的孩子不爱提问。对于那些不爱提问的孩子,父母该怎么办呢?作为成年人,父母不应等着孩子来问,而应主动向孩子提问。父母看见什么,觉得孩子应该知道这方面的问题,就可以向孩子提问。比如,为什么野生蘑菇比人工培植的蘑菇好吃?为什么有些小动物的寿命短,大动物的寿命长?为什么阔叶林容易凋谢,针叶林不易凋谢?……父母主动向孩子提问,会促使孩子去想一些问题。孩子想的问题多了,想提的问题自然就多了。父母向孩子提问,孩子“礼尚往来”,也会向父母提问。这样,父母的问题增多,孩子的问题也会随之增多;久而久之,养成了提问的习惯,就算父母不问,孩子也有问不完的问题。

  孩子喜欢提问是好事,但是,单会提问还不够——孩子不只要爱提问,还要善于提问。怎么才能帮助孩子善于提问呢?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思维习惯、思维方式问题。孩子漫天提问,父母可给孩子的问题归类。比如哪些是动物的问题,哪些是植物的问题;哪些是古时候的问题,哪些是现在的问题;哪些是天上的问题,哪些是地上的问题;哪些是宏观问题,哪些是微观问题……父母和孩子可以围绕一个问题进行多方位的提问和思考。比如为什么食肉动物骁悍,食草动物温顺?为什么野生动物强壮,人工饲养的动物柔弱?再一步一步地分析:动物和植物都有什么区别?食肉动物怎么才能夺得肉吃?食草动物为什么敌不过食肉动物?人工饲养的动物为什么敌不过野生动物……这会使孩子的思维既开阔又集中、既有思辨性又有逻辑性,对他们以后的工作、学习都大有帮助。

  三五岁的孩子正是练习口语表达的最佳时期。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父母想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就要看他在说什么。孩子的语言表述不清晰,说明他的思维不清晰。父母要有意识地跟孩子沟通、交流,通过对话,一点一点使孩子的思维清晰起来。

  此时孩子的学习,更多地表现为语言和思维方式的学习。而语言、思维方式的学习,大多是通过对话来进行的。父母与孩子对话越多,孩子提问的机会越多;孩子提问的机会越多,孩子的思维、语言训练的机会越多;孩子思维、语言训练的机会越多,会使孩子越善表达,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最终使孩子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状态:从爱提问发展到善于提问,从善于提问发展到更爱提问更善提问。这样循环往复,会使孩子成为一个爱学习、善于学习、学无止境的人。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分享到:
更多关键字: 成长  行为  提问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