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顺应孩子的天性

  《麦加菲美德读本》

  唐朝有个姓郭的驼背的人,以种树为职业。他种的树没有不成活的,每一棵都长得高大茂盛,结的果实又好又多。因为他种树好,人们都争着在家里奉养他。其他种树的人,虽然很是羡慕,想效仿他,但是没有谁能比得上他。别人问他种树有什么诀窍,他回答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我只不过顺应树木的本性,让它自由自在地生长罢了(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树木的根部需要舒展,土要用原来的土,培土要均匀,筑土要紧密。种好了以后,不要再去动它,不要过分地担心它,让它按照自己的天性自然生长。别人种树,树根卷曲就换上新土,培土不是太松就是太紧。有的人太溺爱它们了。早晨去看看,晚上去摸摸,已经离开了,又回头去看看,甚至抓破树皮来观察它是荣是枯,摇动树干来验察土的松与紧,一天天背离了树木的本性。虽然是爱它,实际上是害了它。所以他们没有我种得好。”这个故事是真人真事,记录在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里。

  教育小孩,就像是培育一棵树,需要给孩子安静、细致、稳定、从容的“爱”,需要“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给孩子最美的教育——麦加菲美德读本》就是一本能够顺应孩子天性的家庭教育读物。一个个中英文对照的小故事,具有明朗乐观、温婉柔和的气质,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学习逻辑和理性思维,学习智慧和优雅,学习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怎样待人接物,并且形成自己的风格。

  最重要的是,这本书渗透着生命的本真,散发着“爱”和“美”的光芒。教育是五彩的智慧之花,敏锐的情感之花,盛开的生命之花。只有在自由中,生命才能盛开鲜花;只有在爱中,生命才能盛开鲜花。教育的高超艺术,需要的不是多么高阶的智商或者能力,而是需要无尽的爱、耐心和关怀。教育从始至终都必须珍视、培育、滋养、维护爱的品格。

  参与这本书的翻译,让我能够向卓越的教育家威廉·霍尔姆斯·麦加菲先生学习。在写这篇序言之前,我查了很多资料,尽量联系了我的美国朋友们,以及现在生活在美国的亲友。我想知道这套语言教材为什么具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影响了百年间多代美国人。在我查到的资料中,我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事实,美国国民经济成为世界第一的时间节点,与麦加菲教材在美国出现并且风行的时间节点相差不远。如果说语言是人类个体认识世界、接触世界的根本工具,那么这套语言教材让我们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看到了,生活在升平之世以及太平盛世的美国人,是怎样看待这个世界的。我的眼界和能力实在有限,无法向读者贡献麦加菲先生的教育真谛。但是我想,亲爱的孩子们以及家长们,你们可以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答案。我所能做的唯有献上诚挚的祝福,祝福每一个孩子的生命鲜花盛开,祝福每一株小苗茁壮成长,枝叶参天,果实累累。

  最后向我的同仁苍松,以及编辑、出版团队的其他同仁献上我的敬意和祝福。这本书的翻译、编辑以及最后出版经历了好几年时间,跨过了很多障碍。如果没有各位同仁付出的巨大努力、耐心以及坚持,这个中文版不可能出现在读者的面前。而我仅仅是完成了一部分的翻译,对这本书的贡献非常小。愿与各位同仁互相勉励:如持地菩萨,以平地故,心地遂平,但尽我们的天职,奉献好的出版物,奉献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奉献我们内心的真正热爱,不计外物和外界环境的顺逆。

  教育的高超艺术需要的不是多么高级的智商或者思维能力,而是需要无尽的爱、耐心与关怀。教育意味着觉悟与万事万物的相互关系,不是这样吗——与金钱的关系,与财产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大自然的关系——在生命广阔深邃的背景中觉悟与万事万物的相互关系。

                                  ——基督·克里希那穆提 (Jiddu Krishnamurti)

                                                                        依妮

                                                             2012年9月于北京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换一换不喜欢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