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把孩子看成小大人

  “尊重小孩”,尤其对幼儿,就是一个我们自以为懂,却打从骨子里是全新的观念。“尊重”是什么?第一步就是:“不把孩子看成小大人。”它是一种了解的努力,也是尝试接纳的学习。成人不但要想、也要努力了解现阶段的幼儿能做什么?是怎么做的?先有了解,才可能接纳现阶段幼儿的喜怒哀乐、勇往和退缩,也才能断定什么时候要为孩子下决定。因为了解,成人才有可能学着如何爱现阶段的幼儿。有了了解,你就会无法抗拒地爱上现阶段的幼儿。

  在我们的传统隐形观念里,“幼儿”时期是个待塑形的黏土,是为日后成为大人的准备时期。既然“待塑形”,教养工作的重点就集中在:“它还不是什么,所以让我们想办法把它变成什么。”既是成人准备期,所有的成长轨迹都有缺失,都有待改正得更好。

  说穿了,我们是不是想在生命的初期,就为他树立一个模子——一个父母想要的模子?但在“模子”的概念下,怎会看见和接纳孩子真正是谁、真正想做什么?甚至“现在”能做什么?因此,许多台湾父母,才会忧心忡忡地焦虑幼儿还不会这个和那个。

  在“模子”的概念下,我们也会失去“发现”生命的惊喜和热情。因为,我们太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可以把站在眼前的这个幼小生命“从小看大”地看透。但生命的历程实在太奇妙了,你不会知道站在眼前的这个身高几十公分的小人儿,他将来的路是怎么转弯的?他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他有什么样的感动?他又会影响到哪些人?每一个孩子,都是个谜;每一个孩子,也都充满着惊喜。假使有模子挡在孩子跟大人之间,那我们就无法发现每个生命个体的独特性,是这么有趣、这么迷人。

    本文由海豚传媒授权摘自《让孩子安心做自己》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关键词: 家庭教育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