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真的要从娃娃抓起?

  金融知识可以进课堂,植物课、昆虫课、天文课同样可以进课堂。因此,如果金融证券知识非要进课堂不可,不妨让它成为一种兴趣班,让有这方面兴趣的孩子参加,而不是一刀切地成为一种硬性规定

  正当近期股市跌跌不休之际,出现了一则让人感觉颇为“另类”的消息:广东将在全国率先推动开展中小学金融理财知识教育试点工作,广州36所中小学将在9月份开学时试点开设金融证券知识相关课程。

  消息一出,立马引起网友热议:“这是要培养护盘接班人吗?”“小学生的压岁钱有很多,这部分资金如果投入股市,或许可以托到5000点。这个是重大利好啊,看来股市要涨了。”……巧合的是,昨天的股市,确实出现了一根久违了的阳线。

  据悉,此举旨在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意见》提出的“将投资者教育逐步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要求,通过基础教育普及金融证券知识,培育合格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按照网友的通俗解释,就是炒股从娃娃抓起。

  这样一个金融与日常生活关联越来越密切的时代,从小培养孩子的金融理财意识和基本能力、使其获得起码的经济素养,确有必要,不能简单地指责为拜金教育。但是,在证券、理财等金融知识走进课堂之前,可能还有一些疑惑与问题需要厘清。

  首先,从学以致用的角度看,金融知识在我国的证券市场里不见得有实战性。两年前,西南财大发布了首份《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调查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学历越高,不见得赚钱越多,反而是小学文化炒股盈利比例最高。这有个人操作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应该也反映了市场的不成熟乃至制度设计的缺陷。这些年来,价值投资者屡屡成为炮灰便是明证。因此,比炒股从娃娃抓起更应成为当务之急的,是尽快建立一个规范、成熟、法治的证券市场。

  其次,一些金融领域的专业名称、术语和概念,就连成年人也未必能搞清,对孩子来说,哪怕金融教材再精简、再“漫画化”,恐怕也会存在理解上的障碍。更重要的是,金融理财知识进入中小学课堂,会不会无形中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现在的孩子已经够累了,书包已经够沉了,我们要为他们的学习任务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

  对于孩子而言,懂得股市各种指数、看得懂K线图并不见得比认识各种动植物、叫得出各种星星的名字更有意义。换言之,金融知识可以进课堂,植物课、昆虫课、天文课同样可以进课堂。因此,如果金融证券知识非要进课堂不可,不妨让它成为一种兴趣班,让有这方面兴趣的孩子参加,而不是一刀切地成为一种硬性规定。这样,既丰富了孩子的课堂生态,又不致额外增加孩子的负担。即便如此,师资的配置也是一个值得研讨的话题,毕竟,中小学教师里面就算有“股神”,也不一定能将金融知识讲得头头是道、通俗易懂。

  进一步看,比金融知识更应从娃娃抓起的是对金钱的认识。盖茨说,“个人拥有巨额财富,不仅是巨大的权利,也是巨大的义务。”让孩子从小获得正确的财富价值观,这一门功课尤其不能缺席。

文章关键词: 炒股 娃娃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