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方式 适当放手

2016年05月19日 09:47 华声在线-大众卫生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家长总认为孩子年龄比较小,很多事情还做不了,也做不好,因此会包办孩子的一切。家长也许不知道,这种事事包办的做法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且还会阻碍孩子独立自主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因此,教育孩子,家长应该适当放手,这才是真正有利于孩子的教育方法。家长适当放手,孩子才有动手实践的机会,才有成长的机会。这样,孩子的劳动能力才能在动手的过程中得以提高,孩子对家长的依赖程度也会降低,孩子才能学会自我服务,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此外,家长放手,孩子的意志力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无形之中增加了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所以,家长应该摒弃包办代替的教育方法,适当放手,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1、适当放手,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

  目前,孩子的动手能力差,独立性弱,究其原因,和家长总习惯包办孩子的一切有很大的关系。生活中,很多家长总是怕孩子做不好而包办孩子生活中的各种事情,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

  因此,家长应该‘’狠”下心来,适当放手,让孩子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孩子才能减少对家长的依赖心理,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蜻稚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老师要求同学们要学着自己整理自己的书包,自己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可是,请稚一回到家,这一切妈妈都会帮她完成,她根本没有自己动手的机会。

  后来,妈妈在一本教育书上看到了孩子缺乏自理能力的危害,妈妈这才意识到应该适当放手,让女儿自己去做一些事情了。

  于是,妈妈开始放手,让睛难自己去整理书包。“丫头,妈妈教你整理书包好不好?”“好呀,妈妈这可是我期盼已久的事情呢。”睛稚高兴地说。在妈妈的指导下,精稚终于学会了整理自己的书包。

  渐渐地,妈妈开始引导睛难做更多的事情。例如,早晨,妈妈会让睛雅下楼去买早点;让睛难试着整理自己的房间;让她参加家庭大扫除,和家长一起做家务等。

  在妈妈的放手教育下,睛稚的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家长要像靖雅的妈妈那样,多给孩子一些实践的机会,让孩子动手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教给孩子具体的方法,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收获更多。

  2、适当放手,给孩子更大的成长空间

  孩子6岁后,自我意识增强,如果家长总是帮孩子打理好一切,不利于孩子自主性、独立性的培养,从长远来看对孩子的成长也有着消极作用。

  包办会剥夺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因此家长应该适当放手,给孩子更大的成长空间,让孩子安排自己的时间与生活。

  天智以前上学的时候,都是由妈妈接送,即使他现在已经读小学四年级了,但妈妈每天还是坚持送他上学。

  一次,妈妈下班的时候遇上了堵车,等赶到天智学校的时候,学校已经空无一人了。妈妈连忙打车回家,沿途找寻天智。结果,妈妈在快到家的时候,在楼下花园的台阶上看到了天智。原来天智见妈妈很久都没去接自己,便独自走回家了。这让妈妈很受启发。

  于是,从那以后,妈妈便有意识放手,给天智一个更广阔的空间,锻炼他的自主能力和独立能力。

  刚开始,妈妈在日常小事中放手,让天智自己安排生活。后来,随着天智逐渐长大,妈妈放权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如报培训班、参加集体野炊等,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也会让天智自己拿主意。当然,妈妈会适当地提出自己的意见,让天智参考。

  妈妈从天智独自回家的事情上受到启发,开始放手教育孩子,不仅给了孩子一个更自由的成长天空,而且也有助于让孩子在生活中形成自己的见解。

  3、适当放手,并不意味着放任

  教育孩子,家长适当地放手是必要的,但这并不意昧着对孩子的放任,放任不管同样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所以,家长放手管教孩子的时候,也要适当地引导、教育,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由于爸爸妈妈工作比较忙,紫璨从小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紫璨的爷爷奶奶刚开始时认为“树大自然直”,因此对紫璨放任不管,任其自由成长。

  然而,渐渐地爷爷奶奶发现了问题。他们发现没有了家长的约束,紫璨变得越来越不爱学习了。以前放学回到家,她总是先写完作业再去做其他事情,可是现在,紫璨放学回到家后,首先要做的是看电视,只要爷爷奶奶不管她,她总要在睡觉前才急急忙忙地赶作业。

  爷爷奶奶知道,对孙女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放任不管了。于是,他们开始加强对紫璨的督促和引导。针对做作业的问题,爷爷奶扔给她制定了一些制度,帮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爷爷奶奶的精心教育下,一段时间以后,紫璨的个性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紫璨的爷爷奶奶刚开始采取放任不管的方式对待孩子,但事实证明那样对孩子的成长并不利。后来,两位老人在放手培养孩子的同时,也给了孩子一个合理的约束,促使孩子健康成长。

订阅专业权威的母婴健康知识,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新浪育儿 (xinlangyuer)及活动微信:BB营(yangyuyoudao)。

新浪育儿 BB营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