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感冒高发期,宝宝一般过了6个月就难免患感冒,一旦感冒就容易发热,而且多表现高热,持续时间3-5天,有的甚至达7天,这时家长会非常着急,频繁到医院要求大夫“只要把高热退了就行”,这种做法不可取。
1.什么是发热?
若宝宝肛温>37.8摄氏度,舌下温度>37.5摄氏度,腋下温度>37.4摄氏度为发热。正常小儿体温可波动于一定范围,很多因素可影响体温,如高温环境、活动后以及新生儿、早产儿哭闹、喂奶、过分保暖等都可使体温暂时升高,但一般不超过0.5-1℃。其中,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8摄氏度左右,高热时体温在39摄氏度以上,若超过41摄氏度为超高热。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为长期发热。
2.发热的利弊:
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防卫反应,在发热期间人体的免疫系统最活跃,发热越高说明人体抗病能力越强,只要机体在同致病菌“战斗”,就有发热存在,只有致病菌全部杀死才能退热,同时发热还可以增强肝脏解毒功能。所以发热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但另一方面,发热时间较长,尤其高热又可使人体各种调节功能受累,如高热可引起大脑兴奋增强,表现为烦躁、哭闹,甚至惊厥,超高热可导致大脑抑制而昏迷。发热还可影响消化功能,长时间可增加人体消耗,使宝宝消瘦、虚弱。
3.宝宝发热了该怎么办?
病因治疗更要紧,在38.5摄氏度以下不要吃退烧药、打退烧针;如果环境温度过高,也不容易退热;妈妈抱着婴儿时热气不易散发,使体温升高;包裹得过多或盖被太厚,不仅退不了热,也会使宝宝体温升高,甚至发生惊厥;若高热38.5摄氏度以上,对应治疗同时可考虑退热,退热的方法很多,家庭可使用物理、药物降温相结合的方法:
(1)控制环境温度:室内温度过高或穿衣、盖被过多,都不利于退热,适当开窗通风及开包散热均能起到有效而安全退热作用。
(2)多饮温热开水:通过喝温开水,可以促进皮肤出汗而散热,达到退热及利尿排毒的作用。
(3)温水或酒精擦浴:用30℃左右的温水或35%~40%的酒精,如无酒精也可用低度白酒代替。擦浴容易出汗的地方,如头颈、腋下及双侧腹,用酒精时禁忌擦浴面部及胸前,用量切忌过大,以免通过宝宝稚嫩皮肤吸收中毒。
(4)头部冷敷:可用头枕冰袋,或额部冷毛巾湿敷,或两者同时使用。此法简单易行,但忌用退热药后使用,因冷敷血管收缩阻止出汗散热。冰敷时,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皮肤冻伤,并及时更换冷毛巾或冰袋。
(5)药物退热:当物理降温方法的疗效不佳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适当的退热药。退烧药要按医嘱使用,剂量过大,可引起出汗过多,发生虚脱;也不能使用过频,也就是说同一种退烧药两次间隔时间不能太短,以免药物在体内蓄积而产生副作用,一般两次间隔以4~6小时以上为宜。文/杨清华(天津二五四医院儿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