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早些放开全面二孩,就不会有那些苦痛了。”全面二孩的消息上周公布后,不少怀有二孩梦的市民在私下略有伤感。各种为了二孩辞职、躲躲藏藏、流产甚至冒险坚持的故事浮出水面。有仍然惮于被追责者,也有不少愿意公开自己经历的人。记者发现,畅谈二孩梦,无疑成了坊间最热的话题。
个案1
冒险坚持
苦熬等来政策
张女士今年刚满40岁,夫妇两个都在机关工作,且有一定级别。今年6月,发现自己“中招”(即怀孕)后,张女士不顾丈夫反对,决定冒险赌一把。9月底,她通过自己的关系了解到,国家有望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更加坚定了信心。
张女士平时体型较瘦,怀孕后身体看起来变化不大。而她从得知怀孕开始,便开始着意改变穿衣风格,以下班后需要参加朋友组织的金钟水道行走活动为由,日常以宽松衣服为主,进入10月中旬后,更是穿运动衣,因此,如果不是有心观察,看不出她已经怀孕5个月。
“消息确定后,我和老公喜极而泣。我知道他也希望儿子能有个伴儿,只是以前存在两口子丢工作的风险,所以不敢想。”张女士告诉记者,就盼着政策早点落地。
个案2
煞费苦心
二孩“隐形”三年
四年前,黄先生得知“二孩”已经在妻子腹中开始孕育,马上做了一个果断的决定:让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妻子辞职,在家专心生孩子。为了让自己继续留任公职,黄先生与妻子办了离婚,在老家找了一位可靠的亲戚,与妻子办理了结婚手续。次年,黄先生如意等来了儿子的出生,可是,儿女双全之后,黄先生夫妇足足担心了三年,直到“全面二孩”政策公布后才舒一口气。
为了保证家人的正常生活,黄先生保持了原来的社交圈子,但是,对儿子如何出现在熟人朋友面前,煞费心机。儿子跟着妈妈姓,不会带着儿子在同事面前出现;出外玩时,会找上年龄相仿的另外一家朋友,请朋友家的老婆帮忙带着儿子;即使在老乡面前,也不会公然承认儿子是自己的;黄先生工作表现出色,上级几度要提拔他或者调他到重要岗位,为了避免有同僚嫉妒遭到“调查”,黄先生一度打算放弃现在的领导岗位,到另一个陌生的区域工作重新起步。
个案3
流产两次
只为保住“饭碗”
郑女士得知“全面二孩”政策后,并非满心欢喜,而是锥心一痛:自己的第二孩刚刚在今年7月流产。这已经是结婚生子后,第二次因为不符合生育政策流产。
郑女士的先生在中山一家央企工作,她自己在事业单位工作十余年,儿子已经10岁,家庭年收入超过40万元,拥有两套房产、两辆小车。“如果有人能够提醒我政策会这么快出来,我无论如何都会坚持!”郑女士告诉记者,经历两次流产后,夫妇俩对于再生二孩已经没那么高的热情,“流产后至少半年才能怀孕,我现在已经38岁了,老公41岁了,到时还能怀上吗?”郑女士充满疑问。
个案4
辞职追娃 夫妻损财800万
“我和老婆上半年才为了生二孩辞去公职,下半年就公布消息了。”林先生的经历是公务员队伍中最为典型的二孩故事。
林先生和妻子都是公务员,上半年发现怀上二孩,但并不符合生育政策,两口子知道很难隐瞒就在上半年辞去公职。林先生当着记者的面算了一笔账:他们夫妇一年实际收入约为32万元,两人分别为36岁和37岁,以再工作25年计算,两个人的稳定收入少了800万元,“这还不算退休后的养老、医疗等待遇。所以,老婆在知道消息后哭了很久,我十分理解。”
专家建议配套
政策要跟上
虽然“全面二孩”政策即将落地,但是对于许多工薪阶层来说还是不敢生,除了经济负担外,更大的担心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对此,参与论坛的多位专家学者也建议政府应该出台一些配套的措施,让工薪家庭敢生二孩,这样才能让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世界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和全球社会、经济、政治趋势观察家多丽丝·奈斯比特在接受采访时也谈到了中国刚刚通过“全面二孩”政策,约翰·奈斯比特认为这对中国是一个利好。多丽丝·奈斯比特则建议政府应当为生育二孩后的父母提供更多的社会服务,免除父母的后顾之忧。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也认为,“全面二孩”放开后,政府一定要配套政策。“未来0~3 岁的托儿所会越来越多,这是时代的趋势。”孙云晓说,“生二孩的好处大于带来的压力。孩子有伴,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利,孩子能学会关心他人,不总是想着自己,这对教育而言非常重要。”孙云晓同时建议父母要做好老大的工作,在对待两个孩子时要公平,不要总是对老大说:“做哥哥姐姐的要让着弟弟妹妹。”
“全面二孩”成论坛热议焦点
上周末,2015年家庭教育国际论坛在中山市举行。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奥地利等国以及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和学者齐聚一堂,就中国的家庭教育问题进行对话。“全面二孩”话题成为论坛上热议的焦点。
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杨雄认为,生二孩是对大孩最好的礼物,是人生最好的陪伴,而且解决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的答案就是“再生一个”,这不仅是生育问题,更是一个教育问题。
同样,中国籍犹太人沙拉也支持生二孩,她本身是3个孩子的母亲。沙拉著有《特别狠心特别爱》一书,她认为,生育二孩不是洪水猛兽,和孩子一同成长能带来更大欢乐,是给大孩和自己的最好礼物。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认为,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看,二孩更有利于孩子成长。孩子在家庭中能学习未来在社会上要学习的各种人际交往,领导与被领导,权威与服从。但“单独二孩”放开后并未出现生育潮,生育期望被高估了,因此放开“全面二孩”很有必要。同时,朱永新认为,无论生不生二孩,父母都要学家庭教育知识,让不论是独生子女还是两个孩子的家庭,都能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文/广州日报记者张翔宇 图/广州日报记者于涛)
订阅专业权威的母婴健康知识,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新浪育儿 (xinlangyuer)及活动微信:BB营(yangyuyoudao)。
文章关键词: 二孩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