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娘”留守儿童:没妈的孩子,亲情如何归来?

  新华网兰州9月6日电(记者荣启涵、肖正强)今年暑假过完,11岁的小博(化名)和13岁的斌斌(化名)都该上六年级了。虽然他们分别生活在相距近80公里的两个县,但相同的是:“妈妈”这个词,早早地从他们童年记忆中被抹去。

  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和渭源县,记者走访了村中的留守儿童家庭,由于贫困,部分家庭的母亲在孩子幼年时便逃离改嫁,父亲常年在外打工,长期与父母分离成为这些孩子童年的常态。

  据临洮团县委副书记罗天芝介绍,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当地交通不便、生活艰苦的山区和坪区。一些男性在外出打工时结婚,带妻子回到家乡,而女方由于受不了条件艰苦就离开了,留下正需要母亲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是贫困地区留守儿童中的重要一类。

  见到小博时,他正趴在凳子上写作业,见到记者显得很局促。由于父亲智力缺陷打工挣不回钱,小博不满1岁时母亲就匆匆改嫁。扫地、洗碗、揪面片、烧柴火,这些他很小就学会了。1只毛绒大熊,1个撒了气的篮球,是他仅有的玩具。

  “伤心的时候,我就爬到树上去哭一场。”小博拉着记者跑到后山,熟练地爬上半山腰的1棵树。树上能看到家里的房顶、奶奶做饭的炊烟。

  “他懂事早,从不提妈妈,怕奶奶伤心。”家人告诉记者,但只要电视里有和“母亲”有关的画面,他就会偷偷哭。

  “我喜欢英语,我长大想做小老板。”问及以后的理想,小博想都没想就说出了答案。“当老板就能赚钱,我想让家人过好一点,还想去找妈妈。”他咬了咬嘴唇,拽了拽不太合身的衣服。

  同样是暑假,这个本应属于孩子的快乐时光,在渭源县清源镇的1个村子,斌斌正坐在院里洗衣服,家里的小黑狗懒散地趴在阳光下,陪着他。

  也是因为受不了家庭贫穷,斌斌的母亲在他不满周岁时,就逃离了这个道路崎岖的山村。“娃太小,妈就跑了,他天天咂我的手指要吃奶。”奶奶苏秀英说起来,止不住泪。

  但斌斌很少哭,他坚定地说:“妈妈是爱我的,她生了我。”他的床头,贴着1张爸爸的照片,“想了就看这个”。可他已经两三年没见到爸爸了。

  “爸爸答应我,等我考上大学就带我见妈妈。”这句话被他埋在心底,却是学习最大的动力。

  虽然内向寡言,但斌斌喜欢写作,作文三四次被刊印在学校的《作文报》上。学校老师告诉记者,能从他写的文字里感觉到“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对亲情的渴望”。

  曾经,贫困让他们的母亲过早离开。如今,逐渐改善的生活状况让他们不再难求温饱。可亲情的缺失,却带来了成长中难以弥补的缺憾。

  罗天芝说,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至少还可以有机会见到双亲。但这些自幼母亲缺席的孩子,却很难再拥有一个完整的家。最需要母爱的年纪母亲却缺席,使得这些留守儿童或是表现出与年龄不符的成熟,或是羞怯寡言甚至自闭,这对他们一生的影响难以估量。

  “学校老师的作用格外重要,要对这样的孩子多问一句、多想一点、多关爱几分。另外,学校老师和一些有心理学知识的爱心人士,最好能和孩子建立较为稳定的一对一情感交流关系。”秦王小学语文老师薛卉琴说。

文章关键词: 留守儿童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