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何必苛责女童“病房日记”?

  “我要与白血病这大坏蛋作战,不怕你,我有超能力”,这是一名患上白血病的2岁孩子的“病房日记”。这篇“病房日记”首先在徐州“U我们”微信公益小组的群内发出,很快引发了大量网友关注并转发。然而,也引发了争议和质疑,有网友认为这种方式是一种炒作,是过分煽情,甚至涉嫌“道德绑架”。(8月13日《扬子晚报》)

  2岁孩子写日记?骗人的吧。看看历史上的神童们也没这么神啊,除非是“穿越党”现身了。但是细看新闻,发布日记的公益组织早有交代是由公益小组成员以孩子口吻撰写,并且“每一处描写基于现实真实情节”。那么,既然日记确实记录了孩子的日常生活及言论,那么日记就应被命名为该孩子的日记,撰稿人只是记录者、写手而已,并早已告知读者,那么欺骗之说也就无从谈起。

  在百度上搜“病房日记”,你会发现有多条相关新闻,而且都曾引起不错的公益反响。那么,十岁孩子的病房日记能引人爱心,占据报纸大幅版面,2岁孩子的病房日记为何就“过分煽情”,甚至涉嫌“道德绑架”了?从事实上来看,两者性质是一样的,一样是孩子生病希望得到爱心人士的帮助,一样是公益组织、媒体等发出声音让人们看到这些困难的家庭、坚强的孩子,民众大可不必纠结于2岁孩子是否亲手写了日记的问题,只需关注事件是否真实,关注爱心善款是否切实用于孩子治病等。

  炒作是否成功的标准应是是否将事件成功推到了公众面前,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与热议。那么言称“病房日记”事件为炒作也无不可,首先,炒作是一个中性词,不应贴上“恶俗”、“不道德”的歧视标签。其次,病房日记炒作可谓“真实有效不夸大,此“炒”无关名与利”,公布的银行账号为求助者的,除了将公益小组的微信名字推到人前之外,并未公布或推广任何个人、企业和组织的信息。

  面对一条不了解的慈善信息,我们应保持理智和质疑,避免爱心被欺骗,避免爱心被滥用,但我们更应容许爱心有更多的创意和空间,更多的激情和热爱,如此方能让公益事业更好的走进民众的视野,为社会撑起一把伞,搭起一座桥,让爱心人士和求助者能彼此看到。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志愿者们在公益这个舞台上给更多的人带来希望。(王琦)

文章关键词: 病房日记 女童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