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喂”压制宝宝的“吃本能”

  满屋子追着喂,求着孩子打着孩子吃,一顿饭竟要吃上几个小时······一提到孩子吃饭,不少父母都有道不完的辛酸史。其实,造成宝宝非病理性厌食的症结,就在“喂”!

  因为“喂”,没有尊重宝宝的“吃本能”,进而造成宝宝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抗拒;再则“喂”,让孩子错过了因探索自主进食而带来的内在发展。而内在发展的破坏,正是孩子成为“小恶魔”的根源!要想宝宝快乐进食,心理健康,那就在一岁半左右,把“吃本能”还给宝宝吧!

  采访专家: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所儿童营养专家 副主任医师 张敏

  1.喂饭破坏了饥饿的节律

  个案1:“没吃几口,头就摇得像拨浪鼓,嘴巴紧闭,怎么也塞不进去。”说起喂三岁的茵茵吃饭,那斗智斗勇的过程,茵茵妈一脸无奈。

  个案2:我的宝宝1岁5个月了,每天吃饭像逼他吃似的,痛苦极了,没办法,我只有一天喂十几次饭给他吃,每次都是两口饭。

  个案3:老人生怕孩子饿了,常给她吃零食。现在7岁半了,很瘦,每餐要逼着吃半碗饭,而且要吃一个多小时,叫她快点吃就作呕。

  为何会如此?

  不知饥饱地强迫喂食,会很容易造成食物过量,伤损脾胃。脾胃功能一经受损,连正常的食物也消化不了,总有饱胀感,故会厌食、拒食。

  不断喂食,胃不闲,导致胃肠道蠕动和分泌紊乱,饥饿感节律被破坏。因难有饥饿感,故对进食没兴趣。

  2.“肚子饿了想吃饭”是本能

  个案4:过年时,在海口做生意的小姑一家回来了,还带回了可爱的小外甥女果果。全家吃饭了,她跑得飞快。原因是,她在家不会受到特别的待遇(把好吃的放到她的碗里),为了吃到自己想吃的,小姑娘吃饭特别投入,常常“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惹得全家人笑声不断。

  个案5:一位留学生说:我的邻居Carol有两个非常调皮的4岁和5岁的男孩子,但是,他们吃饭却非常规矩,每次玩得正起劲,只要妈妈说开饭,就马上洗手吃饭。这“规矩”是“饿”出来的。有一次男孩子正玩得起劲,不肯吃饭。Carol问,你们确定不吃晚饭吗?男孩子说:是的。Carol说,那今天晚上就不能吃东西,同意吗?两个男孩坚定的回答:同意。孩子们玩兴过后,饿起来,想吃东西。Carol说,我们已经商量好了的,今天晚上不能吃东西。于是,孩子就饿了一个晚上。这样的事情,经过几次之后,孩子们就懂了,吃饭时间不吃饭,错过了就没有了,自己得承受当时犯错的后果!

  人在“肚子饿时想吃饭”,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当孩子在非生病状态下不吃饭,那就是不够饿。

  因此,应该把“吃本能”还给孩子。如何还?

  让孩子养成“到点吃饭”的习惯。父母则要严格做到“逾时不候”。让其“饿了主动要吃的”,就使“吃本能”得以保持了。

  3.不让自主吃饭孩子产生抗拒心理

  个案6:哎,每次喂宝宝吃饭,他就是不肯张开嘴巴。你说他不饿吧,可看见我们大人吃饭,他伸手就抓,马上喂他,他却就是不张口!

  个案7:3岁的玲玲在家,怎么喂都不肯好好吃饭;可在幼儿园吃饭时,学着小朋友的样子拿起勺子就吃,虽然吃得到处都是,但却开心的呵呵直笑,吃了一碗,还要,她妈妈听了惊奇得要命。

  为何喂不肯吃,自己吃却很开心?

  宝宝在1-1.5岁之间开始学习使用工具,这阶段很喜欢用勺子舀饭,即练习自己吃饭了。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讲,“自己来”标志着宝宝自我意识及独立意识的萌发和增强,这也是孩子的大脑和心智在不断发育成长的一个表现。

  因此,对一岁多的孩子来说,“自主吃饭”是发育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如果大人喂饭,孩子自主吃饭的权利被剥夺,自主吃饭的乐趣被剥夺,就会产生逆反心理,而抗拒进食。

  4.“自主吃饭”应从一岁半开始

  个案8:第一次在美国朋友家就餐,我惊呆了。朋友家一岁半的孩子,自己坐在餐椅上吃饭。尽管他拿勺子的动作还很笨拙,但是他不慌不忙的,一勺一勺地吃得很认真。掉在桌子上的饭粒,他很自然地用手捡起来吃掉。吃完时,他一边把围嘴解下来,一边说:“我吃完了!”父母把他抱下餐椅,他端起碗,把碗里的剩饭倒进垃圾桶,再踮着脚尖把碗放进洗碗池。一切都是那么熟练和自然,一看就知道,他很早就养成了这个习惯。

  一般来说,美国的父母在孩子一岁多时,就不再喂饭了。原因是,他们把孩子当做和自己平等的人,尊重孩子的意愿。还有个想法是,让孩子从小自己决定吃还是不吃,吃多少,是培养他们独立思维的开始。

  5.自主吃饭是个探索的过程

  个案9:我家小姑娘今年4岁了,从她会坐开始,我就让她坐在餐椅上自己吃饭,那时候经常是撒的多,吃的少,可是慢慢的她就掌握好技巧了,不到一岁她就会自己用勺子喝汤基本不洒了,一岁半就学会用筷子,两岁多就能用筷子夹豆子花生米等。

  孩子的自主吃饭的过程,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你看他一会儿用手抓,一会用勺子舀,弄得满身、满地都是。但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其实孩子不是在玩儿,而是在探索。他会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尝试把食物放进嘴里。从最初的用手抓,到尝试使用工具;单手抓不到勺子,会试着用双手抓,熟练后再尝试更好的姿势。如此逐渐完成自我进食的探索。

  而且探索也是个思考的过程,在不断尝试自主进食的过程中,有了积累和调整大脑经验的机会。如果一味地喂饭,就让孩子失去了很多对世界探索的机会。

  6.“自己来”能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个案4中的果果,虽然才3岁,但走路奇快,楼上楼下乱跑,也不会摔着;想和小朋友玩,会主动跑上去招呼,为了融入小集体,还能想出游戏内容。

  而她的表哥兵兵,5岁多了,走路时间长些就说累了要抱;吃饭总是叫了一遍又一遍,好不容易叫来了,吃了没几口,就不肯吃,只得喂。如果想和一个不太熟的小朋友一起玩,还要叫老妈去帮忙“联系”。

  为何3岁的果果和5岁的兵兵有这么大的不同?

  从教育的角度讲,“自己来”有益于宝宝独立自理的培养及自信心的培养。

  孩子1岁开始有自主进食的欲望。1—3 岁期间是建立动作平衡和手眼协调能力的重要时期,孩子通过自主吃饭,以满足自我探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同时对于巩固和加强在探索中建立的手眼协调及动作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孩子在探索吃饭的过程中,能使大脑相关工作模式得到修正、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效能的认知、控制自己的饱足感等。

  因此,让一岁多的孩子自主吃饭吧,为其今后的健康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本版采写:李兰陵

订阅专业权威的母婴健康知识,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新浪育儿 (xinlangyuer)及活动微信:BB营(yangyuyoudao)。

新浪育儿 BB营

文章关键词: 喂宝宝 宝宝进食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