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多汗的原因及处理

2017年05月15日 06:30 新浪育儿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导读:有些小儿睡觉后出汗多是种常见的现象,但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对此,经常会产生各种疑虑和误解。这究竟是生理引起的,还是某些疾病引起的呢?应该如何处理?

  出汗是人体调节自身体温的身体机能之一。小儿的皮肤细嫩,分布了很多的汗腺,小儿出的汗就是由汗腺分泌的,小儿睡后出汗过多是汗腺分泌过多,称为多汗。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多汗。

  生理性出汗

  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多汗是大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婴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快速阶段,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较高,身体的新陈代谢要比大人旺盛,又总是不停地活动着,加之皮肤中的水分含量多,微血管分布广泛,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身体对冷热的调节能力较差,一旦受到环境刺激或兴奋时,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水分也就比较多,就会导致多汗。这是身体为了平衡体温,汗腺泌出汗液,以达到此目的,属于生理性多汗。

  尤其是在气候炎热季节、室温过高、衣着或被褥过厚、快速吃热的饮食及活动后。只要小儿没有其他异常表现,不必认为是不正常。这种出汗与佝偻病不同的是,大多是白天活动过度,晚上入睡后多汗,常发生在入睡后的半小时内,主要见于头、颈部以上,尤其是以额部为多,不湿被,但胸背部也可出汗。但只要进入深睡,出汗就会逐渐减少。随着小儿神经系统逐渐发育完善,这种出汗的现象就会好转。

  总之,如果小儿在日常生活中,健康活泼,没有任何的疾病,身体发育正常良好的话,即使是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出汗,有时候甚至是满头大汗,也是正常的,这种出汗是生理性的,家长不要太过于紧张。

  病理性出汗

  如果机体在平静状态下出现汗特别多的现象,则多半是病理性类型。

  身体内存在内科疾病 好多疾病都可引起,如营养不良、活动性佝偻病、活动性结核、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但在出汗的同时,还会出现原发病的明显症状。佝偻病 它是婴儿的多发病,不少小儿的出汗即是因它而致,小儿多汗时应注意小儿是否缺少户外活动?有没有添加维生素D制剂?尤其是人工喂养的小儿。同时观察是否伴有夜啼、夜惊、烦躁、脑后枕部头发脱落等症状。结核 小儿多汗时,应注意身体有无活动性结核,观察小儿是否与结核病患者有接触,是否出现午后低热、消瘦等症状。

  身体内存在神经系统疾病 如果是局部性出汗或半身性出汗,多是由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但同时还伴有神经系统疾病的多种表现。

  身体发烧 由于感染性疾病,身体发烧时,使用退热药物后引起全身出汗,以使体温降下来。

  出汗多如何处理?

  衣着被褥:穿纯棉质地内衣,透气、吸汗。穿衣服、盖被子不可太厚。

  调节室内温度:每天坚持定时通风换气,尽量做到每次开窗10~30分钟。

  勤给小儿洗澡:以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经常为宝宝涂抹食用淀粉或爽身粉。还能预防汗水刺激皮肤,及因衣物摩擦而引起的皮肤过敏和损伤。

  饮食:由于患儿大量出汗,造成锌、钙的缺失量比较高,因此导致的疾病发病几率显然要比正常孩子的要高。所以,多汗的小儿要适量补锌,补钙避免免疫能力降低。

  生理性多汗明显,可以服用中药玉屏风散;病理性多汗,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

  本文来源 新浪博主 尹振尧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