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子勋聊“家庭成就孩子”(实录)(3)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1日 16:26  新浪育儿  
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做客新浪 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做客新浪

  我不认为虎妈是不好的,但是我也不认为她好。原因是说这两个孩子,他的未来会怎样不知道,现在眼前把力量集中在某种能够得到社会认同的工作上,我不知道这两个孩子,我没有看过,看起来他在这个地方跑得快一点,但是大家知道生命是马拉松,马拉松在前一段跑出去的,最后都跑不赢,总是中间的人才能拿到冠军,是因为你不能在起跑的时候跑得视频:李子勋聊“家庭成就孩子”媒体来源:新浪育儿太快。

  主持人:能量都消耗了。

  李子勋:中国讲易经,讲起伏,讲平衡。既然这个孩子以后成为重要的人,但是他内在的感受、外在的感受会受影响吗?你不知道,因为这是复杂的,谁都不敢说。我既不能说他好,也不能说他不好。但是我会觉得在美国环境里保持中国的某些教育,可能会让孩子更优秀,更优秀不等于孩子更幸福,也不等于他未来会很优秀,成年了以后会很优秀,不知道,这种事情谁都不敢说。东方教育反过来,东方教育整体是以老师为主的教育方式,这时给孩子一些西方的宽松方式作为补偿。我一直主张在教育方式上要有补偿系统。什么叫补偿呢?主体教育给不了我们的,父母就要给他,主体教育给我们的,我们不要再加一把劲,比如在学校做题,我们就要在家做题,不行。每一个教育都不是完美的,每一个教育都有它关照不到的,爸爸、妈妈就要做的是补充性的教育方式和主体相匹配。如果我们的教育用一些西方的教育观念补充我们在主体教育里面的不够,恰好我们的主体教育和我们补充进来的教育是完美的,就像我们天天吃汉堡就要吃维生素,就要吃蔬菜,而不仅仅吃汉堡。就像营养一样,教育也要用营养的观点去思考,爸爸妈妈要为自己的孩子去思考,因为只有你最了解自己的孩子,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比你更了解,哪怕心理医生也做不到。你知道孩子要什么,不要完全被主体文化所操作、所控制,而要想到我要给他补一些可能主体教育不能给他的,我要给他补充,这样营养就丰富,就均衡,就全面发展。

  主持人:您是说要补充主体文化。

  李子勋:而不要否定它,不要跟它对抗,不要把它看成是敌人。其实现在很多父母要么是规避我们的教育方式,要么是过度服从,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其实要非常冷静思考我们的孩子要什么,学校能够提供给他什么,我要给他补充,只有补充才是完美的。

  主持人:现在有很多父母接受了宽松式,应该给孩子自由和发挥的空间,这样很多理念是有的。掌握这么多理念以后,又焦虑,觉得主体教育没有给孩子这些东西,有些家长自发的,我们是不是要在家庭课程不要让孩子再去学校上学,或者在选择幼儿园的时候,我要挑专门的蒙氏教育或者是专题心理幼儿园去加入,甚至最好有小学,有初中,这样能够一直上到大学。

  李子勋:都有关系的。因为在中国整体文化背景开始做一个主体来讲,哪怕改变是缓慢的,这是重要。因为任何一个社会的稳定都要求把守才会稳定,如果太过前卫,太过激进,其实社会是动荡不安的。我们的改变,主体教育是要缓慢地改变,一点一点地改,不能再教育理念上改,只能在教育做法上做一些修正。家长这样的选择是让孩子是补充系统,家长千万不要去认为主体是不好的,千万不要去对抗它。因为这个情绪会给我们教育撕裂了,本来1+1=3,结果变成1+1=0,因为当你不满足中国教育的时候,你再灌输新的教育,你比较强制,就像拔河,你拔过中国主体教育,你哪儿拔得过。中国某种教育一直创造人社会性的面貌,就像我们说一直让孩子学会社会性的服从,忍让,无我,团结精神,按照标准答案来工作,学校穿校服,行为一致,让孩子学会团体的思想。

  中国干任何事情都干得好,我们奥运会办得不错,我们干任何事情都不错。因为中国教育本身让我们有一个聚合性,我们希望成为跟别人一样,不要跟别人不一样,中国过去讲中道的思想,就是不偏不倚,但是不偏不倚不等于是完全居中,因为中国的中是巨大的范围,不要太好,也不要太坏,就叫中。这种教育对我们中国社会是非常适应的,在主体教育下面,我们对中国的社会,比如我们到了单位,到了企业,就知道服从,我们能够进入社会适应得更快。大家一定要想主体教育是帮助孩子在社会中的最好的适应和生存反应。当然一定要维护,而且帮老师解释,当孩子不满足这种教育的时候,要替学校解释,因为学校要管40个孩子,不可能让你搞出40个想法来,那么这个老师太累了,一般家长要帮着教育去解释,让两种教育,你是宽松教育,西式教育和种式教育完美结合起来,他们要结婚,他们要联盟,这样才会有好教育,千万不要攻击主体,你不要攻击西方开放式教育,因为任何教育,你的孩子是不是适应,只有妈妈知道,但是妈妈也不能因为某种价值观,认为东方的不好,西方的好,逼迫孩子不得不服从他的想法,这些都是希望爸爸妈妈注意的,最终来讲,我们是为未来培养孩子,而不是为过去,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主持人:刚刚说到关于主体教育观念还有怎样做补充,这里就蕴含着一个家长可能会持有不同的教育理念的问题,如果一个家庭是统一的还好,不统一,刚才您也说到像虎妈,东方教育是母亲做主导的教育模式。

  李子勋:西方是父亲。

  主持人:相反过来。在东方这样教育环境下或者说主体环境下,您觉得现在的妈妈和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这样子好吗,妈妈做主体?

  李子勋:母亲做主体,这样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儿童容易把妈妈看成全能。因为儿童小时候在妈妈的肚子里长大,生下来在妈妈的怀抱里长大,饿了有奶吃,冷了有衣服穿,晚上还有妈妈陪,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只要妈妈在,儿童心里特安全,因为妈妈是全能,他任何事情妈妈都能搞定。一般母亲在儿童心目中有全能感,儿童对妈妈有全能感,但是对爸爸不行,爸爸小时候没有奶,什么都没有,很少回家,回家就把妈妈抢走,对父亲不是很喜欢的所以为什么孩子时代,小孩5岁以前,孩子更愿意听妈妈的话,那是因为妈妈在他心目中是全能的印象。所以中国是鼓励妈妈更多地跟孩子在一块,不讲究关系分离的东西。西方是要求2岁孩子就要独立地睡觉,独立处理自己的生活,分床、分房。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跟妈妈的依恋关系要比爸爸深,所以妈妈的教育理念容易成功,很愿意听妈妈的,哪怕爸爸很正确。

  我不是很在意两者是一样还是不一样,不管一样还是不一样,如果两个人是不一样,侧重点不一样,或者在主体教育观念不一样,其实都没关系,只要两个人互相支持,比如妈妈用的严厉的教育,爸爸喜欢宽松的教育,爸爸他会欣赏他太太的教育,因为他在告诉孩子什么事情是必须要做的,什么事情是应该有规则,而我教育孩子是让他自己选择并且自己承担责任。如果他们这样想就好了,当孩子说妈妈不像你这样,爸爸就说,因为妈妈是母亲,母亲要教育你什么,但是爸爸这方面是不管的,爸爸要教导你其他的美德。同样如果孩子跟妈妈说,爸爸可不像,爸爸每次回来让我自己决定做多少作业,妈妈也会说,因为爸爸是一个男人,他希望你像男子汉顶得起,你现在是男人吗,你才4岁,爸爸教育你是男人,肯定让你以后成为男子汉,但是今天你还是孩子。所以妈妈教育你的方法还得是遵守。

  如果双方是这个态度,孩子没法从两个父母的差别里找到不好的东西,反而找到他们很团结,很协同。所以孩子会齐头并进在多重教育思想中,或者多重方式中获得成长,他以后也会学会选择,他会觉得在爸爸妈妈要努力像个男子汉,因为爸爸很在意我这个。妈妈面前我像一个懂得管理自己,懂事的,听话的孩子,因为妈妈在教育我这方面的美德。这就是1+1大于2。就怕两个人不同,又互相排斥,别听妈妈的,妈妈越严厉,爸爸就越宽松,就恨不得用宽松的方式补充孩子,结果两个人像拔河,孩子在中间被拔得,那个在书里写过,这可不是好的现象。如果两个人互相支持这种差异性教育,要比两个人都一致的教育,孩子得到成长的机会会更大。这在我书里有。

  主持人:无论是严父、慈母,还是慈母、严父。

  李子勋:都是good,看夫妻两个人怎么配合,因为教育孩子很难说哪个观念是不好的,是因为儿童成长太过复杂,有些家庭要选择一些比较另类的教育方法,比如说对一些孩子,家长要全身心培养孩子一个特长,通过一个特长得到认同,而不是让他全面发展,我们的教育是追求全面发展,这个妈妈强烈为孩子做一些奉献,要让孩子在十来岁的时候,真正在一个方面展现自己来,这样的话,他的某些行为,比如说孤僻或者说脾气暴躁,就会得到更宽松的环境,大家会因为他有一个能力,而对他更加宽松。这些教育是很特别的教育,就需要爸爸妈妈去思考。

  主持人:这个特别教育是因为孩子特别?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